摘要 以有關人再社會化的理論對影片《美麗的大腳》中夏雨的再社會化的原因、內容以及機制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再社會化 夏雨 張美麗
一、電影《美麗的大腳》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丈夫因無知犯罪被槍斃,孩子因病夭折從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農村婦女張美麗(倪萍飾),為了村里的孩子們不再愚昧下去,開辦了一所鄉(xiāng)村學校。在北京過著不錯的生活的夏雨(袁泉飾)報名成為了一名志愿者,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來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地方變得燥動起來。山村以外的世界讓孩子們包括張美麗感到困惑與茫然,山村貧窮而乏味的生活讓夏雨感到辛酸與難熬
在夏雨因山村生活過于艱難而即將選擇離去的時候,山里人淳樸的性格感動了夏雨,她說服有錢的丈夫出資贊助,帶著張美麗和孩子們來到了北京想讓他們見見世面。最終張美麗死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夏雨開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們回到學校繼續(xù)他們的生活和夢想……
二、再社會化理論
人的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學習社會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會性、由生物人變?yōu)樯鐣说倪^程。這里所說的“社會的文化”,包括他生活于其中的群體的多種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該群體、該社會的價值觀和各種規(guī)范。一個人學習這些價值觀和社會規(guī)范,認同了這些文化,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社會性,同時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生物性,減少了由生物性驅動的行為,從而能夠作為社會人去獨立和有效地參與群體和社會生活。再社會化是指由于原來的社會化失敗或基本上已不適用,而重新學習社會的價值和行為規(guī)范的社會化過程。再社會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對人的重新社會化。再社會化主要有兩種原因和類型。一是原來的社會化失敗,某些人不再遵從原來社會化所倡導的基本價值和行為規(guī)范,認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為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流價值的代表者認為必須對這些人進行重新社會化,比如對犯罪分子的強制性改造。二是原來的社會化成果基本上已不適用。由于文化的差異性,當在甲類文化中完成了社會化的人進入乙類文化中生活時,原來社會化的一些成果在這種文化下的一些領域中并不適用,這種情況下,進入異質文化的人們必須重新學習新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以適應生活。電影《美麗的大腳》就為我們呈現(xiàn)了夏雨則是一個從城市文化下長大的人進入一個異質性的鄉(xiāng)村文化中生活時所面臨的再社會化過程。
三、分析與討論
(一)再社會化:城鄉(xiāng)文化轉換使然
夏雨是一位從北京來的志愿者。她所接受的是大城市中的教育與熏陶。因此,夏雨在城市的社會化所觸及的是學習城市群體和城市社會的價值觀念與社會規(guī)范。她身上所展現(xiàn)的則是一種城市文化的魅力。與夏雨相反,張美麗所生活的是風沙刮起不見天日,干旱不見半點雨滴的西部貧困農村。她所在的是一種她努力想讓她的“娃”們擺脫的鄉(xiāng)村文化。從北京這個大城市到西部的一個貧困的小農村生活,是從一種文化下到另一種文化下生活的轉換。進入一個與夏雨原來在北京所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種異質文化中,她原來社會化所有的一些成果已不適用,包括她的飲食、住、行以及許多日常生活方式她都無法一下子適應。變得無所適從。所以,她要適應這種鄉(xiāng)村文化下的生活就必須學習新的文化、價值與社會規(guī)范。這就促使她自己重新社會化亦即我們所說的再社會化。
(二)再社會化的內容
1、學習新的基本生活技能
夏雨剛到村時我們看到的是她撐著一副墨鏡,用一條黑色的圍巾把個臉圍得嚴嚴實實。這是她到一個新的文化背景下對外部環(huán)境的一種本能防護意識。進門時用本來不多而又很珍貴的水洗了把臉而且把水都洗黑了,這對于她是一種挑戰(zhàn),她更意識不到這水還要給好久沒有洗臉的娃們擦把臉。這與她原來的基本生活是不相符的,這些新的生活技能需要她在學習中適應。影片中講到一個關于洗衣服的片段,張美麗把那些衣服洗得不能穿了,她并不知道她這些衣服是不能水洗的,她所想的是節(jié)約用水。但正是夏雨在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中所不能體會到的缺水,所以夏雨開始時是不能理解的因而很憤怒。
2、內化新的社會價值規(guī)范
這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影片中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城鄉(xiāng)兩種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的沖突,這是最難重新社會化的,所以影片中的張美麗和夏雨更大程度上是仍然堅持自己原本生活所有的價值觀念,最終都沒有向彼此的文化屈服。影片中給我們呈現(xiàn)了兩人關于成功的不同詮釋。在張美麗看來她所謂的成功瓶是生個娃和教育娃門好好讀書從而擺脫他們所處這種農村文化。張自己的娃沒了,丈夫也沒了,所以她總認為她是不成功的,覺得自己干啥就啥不成功,生雙大腳確還要取個名字叫“美麗”在她看來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她總是說她這一輩子都不成功。但是夏雨對成功的取向是不同的,她覺得張和電影放映員王樹的感情就很成功,這就是一種城鄉(xiāng)文化下對成功的不同詮釋,也是兩種文化的潛在沖突。因此,當夏打掉懷上的孩子時張哭了,這在她看來是不成功的,沒有個娃怎么算是女人,所以她說真搞不懂夏他們那些城里人。這兩種不同的對成功這一價值觀念的取向促使這兩種不同文化下生活的張和夏應有的思考,但是影片所呈現(xiàn)出的仍然是張和夏自始至終各自所堅持的觀點。夏面對這種在她看來不能叫做是成功的張的成功標準她是不會去實踐與學習的。
(三)再社會化的機制
關于社會化機制的觀點主要有三種,即教化論,學習論和互動論。簡單說教化論強調的是外在的對社會化對象的教化,社會化對象是被動的,而學習論則強調社會化對象是主動的,互動論則綜合了這兩者的內容。筆者認為這三種機制同樣適用于再社會化,因此也可以將其看作是再社會化的三種機制。對于再社會化的第一種情形,更多的是適用于第一種機制,即再社會化實施者強制再社會化對象接受新的社會價值觀念與行為規(guī)范。而本影片中所呈現(xiàn)的在筆者看來則是一種互動機制,當然這種機制本身涵蓋了學習機制。夏雨的再社會化實際上是她與張美麗兩人共同參與、互相學習、互相適應的一個過程。這種機制強調兩方的各自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我們可以看出兩者在再社會化的這個過程中都是有選擇性的學習對方的東西的。張美麗向夏雨學習一些簡單的英語知識,但她并不認同夏雨對于成功的取向,因此當她知道夏雨打掉孩子時她很生氣也很痛苦,因為這跟她的取向是相違背的,在她看來成功的女人至少要有娃。而夏雨她除了要重新學習一些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下生活的基本技能外,她自己對于她固有的某些觀念是持保留態(tài)度的,筆者認為最突出的就是她對成功的理解。所以她愿意而且很大方地告訴張美麗應該大膽地去成功獲取與王樹的婚外愛情,她認為張可以要求王跟他的老婆離婚從而獲得張自己的幸福,取得在夏看來是成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