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野花
陳夢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fā)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藐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在大自然中,你也許欣賞過超凡脫俗的荷花,也許贊美過國色天香的牡丹,但你可曾關注過荒原里開落的一朵野花?《一朵野花》就是通過對一朵野花驚鴻一般短暫、火焰一樣絢爛的生命的觀察,領悟到一種充滿詩意的人生真諦。
詩歌一開始就感嘆這朵野花在荒原里孤獨地開,孤獨地落。把一朵野花放在“荒原”的背景里,顯示出了野花生命的卑微。在時間的年輪里,他生命短暫,孤獨渺小,雖也曾美麗芬芳,但剎那間的盛開,接著便是枯萎,這似乎是它注定的命運,所以在眾人眼里他當然是個不值得人關注的“小生命”。而野花卻不為這樣的境遇所影響,依舊“向著太陽發(fā)笑”,“發(fā)笑”、“輕搖”等詞活現(xiàn)出野花自信自強自得的神采。在孤獨的綻放與墜落之間,洋溢著他周圍的是“他的歡喜,他的詩”。而“不想到”三字突現(xiàn)了眾人對野花面對困厄依然豪情萬丈的驚詫和贊嘆。
第二節(jié)中第一個句子同詩的首句相同,以這種復沓的形式,感嘆野花在荒原上孤獨地開落的境遇,形成了全詩詠唱的基礎。在這里詩人把野花放在了一個更為遼闊的天地之間,一朵小小的野花看見了廣闊無垠的“青天”,卻并不覺得自己“藐小”,自信再次讓野花的形象在人們的眼中、心中高大起來。無論是風的“溫柔”還是“怒號”,他都能坦然面對,啟動自己曾有的美夢,啟動自己曾有的幻想,堅持住自己的位置,牢牢地把握住現(xiàn)在,用事實來證明一朵野花的生命雖然如驚鴻一般短暫,但完全可以像火焰一樣絢爛。野花的這種有花容就得展露、有芬芳就要留下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怎能不讓每一個見到他的人贊嘆不已!
生命如驚鴻一般短暫的豈止是野花?陳夢家的《一朵野花》無疑是以花喻人,詩人禮贊一朵野花的生存態(tài)度,是啟迪人們不悲觀、不自哀,在人生的考驗中依然綻放出火焰一樣絢爛的光彩。
[作者單位:山東萊陽柏林莊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