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雙黃連產(chǎn)品的廣告在各地電視臺密集播放,儼然成了感冒藥中的“明星”,不少人因而把雙黃連當成了感冒的首選用藥。可是——
雙黃連口服液是治療感冒的常用中成藥,因其不良反應少、口感好而受歡迎。
不過,用藥不比買衣服,可不能什么流行就用什么,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感冒為例,中醫(yī)就有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之分,而雙黃連口服液就不適用于風寒型感冒者。
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黃芩、連翹。金銀花有清熱解毒、解表止痢的作用;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等功效;連翹也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的作用。這三種中藥配伍,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發(fā)熱、咽痛等癥狀。
中醫(yī)認為,風寒、風熱這兩種感冒的病因、癥狀、治療原則都不相同。雙黃連口服液中的3種中藥,其藥性都偏涼,按照中醫(yī)“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原則,雙黃連口服液應用于治療風熱感冒,而對風寒感冒則不適用。
風寒感冒多見于冬春季,外感風寒所致。表現(xiàn)為惡寒重、發(fā)熱輕、頭痛無汗、四肢酸痛、鼻塞不通、流清涕、說話聲音重、咳嗽痰稀、咽癢、舌苔白、脈浮緊等。應選用發(fā)散風寒的辛溫解表藥,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等。
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惡寒輕、有汗但不多、頭脹痛、四肢酸懶、咳嗽痰黃、咽紅腫痛、口干欲飲、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雙黃連口服液等。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