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機構多次寫信給奧運頂級贊助商,要求他們表明立場,并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人權現(xiàn)狀的改善。他們要求贊助商通過采取6項措施,承擔起他們所承諾的企業(yè)社會責任。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一家贊助商采納這些建議。
距北京奧運會開幕已不足4個月。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近日表示,如果奧運贊助商再不出面譴責中國日益惡化的人權狀況,那么他們所謂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將成空談,其品牌形象也會隨之受損。
“股東和消費者都在關注中國日益惡化的人權狀況,他們不會放任奧運贊助商隔岸觀火?!比藱嘤^察組織的商業(yè)和人權計劃負責人阿文德·甘納森(Arvind Ganesan)說,“贊助商在北京奧運前的集體沉默,使其過去支持人權的種種承諾顯得特別缺乏誠意?!?/p>
北京奧運會有12家全球合作伙伴(即人們所說的頂級贊助商),其中通用電氣在頂級贊助商中尤為顯眼,它同時也是奧運轉播商NBC的母公司。國際奧委會最近的報告顯示,贊助商提供的贊助費和奧運轉播費收入,占奧委會2001年至2004年總收入的87%,在2005年至2008年間,頂級贊助商至少為奧運會提供了8.66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人權觀察組織還指責說,在北京奧運會之前,與奧運直接相關的人權事件正不斷增加,包括妨礙媒體自由、迫害某些公開批評奧運的人權激進分子,也包括在西藏發(fā)生的沖突事件。
面對不斷發(fā)展的事態(tài),頂級贊助商們依然保持沉默。自2007年11月起,人權觀察組織就開始不斷與所有頂級贊助商和其他贊助商交換看法,并與可口可樂、通用電氣、聯(lián)想,以及奧運供應商微軟公司的相關代表進行了會面,與維薩公司的會面也已提上日程。
“針對圍繞北京奧運的種種人權問題,全世界的領袖甚至國際奧委會,都終于開始表態(tài),但是贊助商們卻出奇地沉默。”甘納森說,“這些企業(yè)究竟能不能把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承諾落到實處?本屆奧運會就是一個關鍵的測驗。迄今為止,就連那些很強勢的公司,都還沒有通過這個測驗?!?/p>
人權組織還稱,這些贊助商在為他們的沉默尋找借口,一些贊助商說人權問題是“政治”問題,實際上,人權的確是許多合法政治運動發(fā)生的基礎。
“在任何法治社會中,人權都是基礎,它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根基。”甘納森表示,“尤其當人權問題與奧運直接相關的時候,企業(yè)不應該保持沉默,或者試圖忽略這些問題。他們?yōu)閵W運提供的數(shù)以億計的贊助資金,更增加了他們出來表態(tài)的責任?!?/p>
2007年秋天、2008年3月及4月,人權觀察機構曾多次寫信給奧運頂級贊助商們,要求他們表明立場,并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人權現(xiàn)狀的改善。他們要求贊助商通過采取6項措施,承擔起他們所承諾的企業(yè)社會責任。但是,沒有一家贊助商采納這些建議。
“這些公司為奧運會付了賬,所以他們不能宣稱自己沒有責任批評奧運的污點。”甘納森表示,“他們如果仍不實踐自己的人權政策,那又何必要制訂這些政策呢?”
出處:人權觀察組織網(wǎng)站 2008年4月16日
編譯:段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