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隴西李氏是唐代著名的五姓七家之一,敦煌房更是隴西李氏家族內(nèi)的顯赫房支,被唐代政府定為著姓并列入宗正寺,編人屬籍。但由于隴西李氏敦煌房世系失載,所以學(xué)界對敦煌房所指存在一定誤解。經(jīng)筆者校諸史籍,考證隴西李氏敦煌房應(yīng)指涼武昭后李茂一支。而且李茂的后代至唐代仍保留著敦煌爵位。
關(guān)鍵詞:隴西李氏敦煌房;涼武昭王系;李茂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08)04-0109-03
《新唐書》卷72上《宰相世系表二上》在記錄了隴西李氏武陽房、姑臧房、丹陽房、李陵后裔李粲一支、李晟一支的五個房支世系后載:“隴西李氏定著四房:其一日武陽,二日姑臧,三日敦煌,四日丹陽。宰相十人?!敝泄艜r期,家族間門第等級差別顯著?!缎绿茣肪?99《柳沖傳》載:“‘郡姓’者,以中國士人差第閥閱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日‘膏粱’,有令、仆者曰‘華腴’,尚書、領(lǐng)、護(hù)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同樣,家族內(nèi)各房支之間也存在著高低之別?!对紫嗍老当怼分兴^著房應(yīng)是唐代政府頒布給著姓家族中門第較高房支的資格。根據(jù)編撰體例,《宰相世系表》中只收錄在唐代出過宰相家族的世系。在隴西李氏定著四房中,由于敦煌房內(nèi)沒有出過宰相,所以《宰相世系表》中未收錄敦煌房世系。如此,敦煌房的所指就成了問題,以致在學(xué)術(shù)研究中對隴西李氏家族內(nèi)房支間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一定誤解。
一 《(新唐書)隴西李氏敦煌房辨疑》商榷
張書城先生在《<新唐書>隴西李氏敦煌房辨疑》(以下簡稱《辨疑》)一文中考證敦煌房應(yīng)指李陵的二十世孫李賢、李穆一支?!侗嬉伞返闹饕罁?jù)為:1 李賢、李穆兄弟在北周至隋時地位顯赫,并曾在敦煌任職;2 李賢、李穆“后代”仍居住并任職于敦煌。
然校相關(guān)文獻(xiàn),可發(fā)現(xiàn)《辨疑》中疑點(diǎn)頗多。
首先,根據(jù)《周書·李賢傳》、《隋書·李穆傳》、《北史·李賢傳》、《李賢墓志銘》記載,李賢、李穆兄弟世居原州,二人一生主要活動于關(guān)隴一帶,歷任原州刺史、長史、都督等職,并且李賢死后歸葬于原州,李賢墓于1983年在寧夏固原發(fā)現(xiàn),并出土墓志?!独钯t墓志銘》載:“皇帝追保弼之勛,不拘恒例,爰降神筆,特贈柱國大將軍、原涇秦河渭夏隴成豳靈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謚日桓公?!笨梢婈P(guān)隴是李氏家族勢力所在,而原州更是李賢、李穆兄弟屬籍之所。李賢一生僅任瓜州刺史兩年(北周武帝保定二年至四年—562~564年)。李穆并沒有任職與敦煌有關(guān)的任何職位。僅憑李賢在敦煌兩年的任職就將其支系定名為“敦煌房”,似不合情理。
其次,《辨疑》中所舉李賢、李穆“后代”李克讓一支世系,是依據(jù)圣歷元年(698)《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并序》(以下簡稱《圣歷碑》)、大歷十一年(776)《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以下簡稱《大歷碑》)、乾寧元年(894)《唐宗子隴西李氏再修功德碑》(以下簡稱《乾寧碑》)的記載,其中敘及李穆事跡僅見于《圣歷碑》。
《圣歷碑》載:“君諱義,字克讓,敦煌人也。高陽頊之裔,太尉頒之苗。李廣以猿臂操奇,李固以龜文表相。曾祖穆,周敦煌郡司馬,使持節(jié)張掖郡諸軍事,張掖太守兼河右道諸軍事,檢校永興、酒泉二郡大中正,蕩冠將軍。祖超(據(jù)《李太賓碑》補(bǔ)),隋大黃府上大都督,車騎將軍……遠(yuǎn)祖顧,漢太尉公,歷幽、豫二州刺史,食邑赤園巖□。顯祖昭,魏使持節(jié)武、張、酒、瓜等四州諸軍事,四州刺史,河右道大中正,輔國大將軍。曾祖穆,周敦煌郡司馬使持節(jié)張掖郡諸軍事,張掖太守兼河右道諸軍事,檢校永興、酒泉二郡大中正蕩寇將軍。(原碑空行)祖超據(jù)《李太賓碑》補(bǔ))隋大黃府上大都督、車騎將軍??歼_(dá),左玉鈐衛(wèi)效谷府旅帥、上護(hù)軍口口口口軍?!?/p>
上文中所列李穆世系、官職與《隋書·李穆傳》對李穆的記載相對照,可發(fā)現(xiàn)二者并非一人?!端鍟肪?7《李穆傳》載:“李穆字顯慶,自云隴西成紀(jì)人,漢騎都尉陵之后也。陵沒匈奴,子孫代居北狄,其后隨魏南遷,復(fù)歸’淠隴。祖斌,以都督鎮(zhèn)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貴,贈司空?!薄吨軙肪?5《李賢傳》載:“李賢字賢和,其先隴西成紀(jì)人也。曾祖富,魏太武時以子都督討兩山屠各歿于陣,贈寧西將軍、隴西郡守。祖斌,襲領(lǐng)父兵,鎮(zhèn)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統(tǒng)末,以賢兄弟著勛,追贈涇原東秦三州刺史、司空?!薄侗嬉伞分幸部隙ɡ钯t、李穆是李陵之后,世居代北。而《圣歷碑》中所列先祖“李固以龜文表相”出典自《后漢書》卷63《李固傳》:“李固字子堅(jiān),漢中南鄭人,司徒邰之子也。邰在數(shù)術(shù)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辈⑶摇妒v碑》中所列李克讓顯祖昭、曾祖穆的世系、官職也與李賢、李穆本傳所載不同。李克讓后代李太賓、李明振所刻《大歷碑》、《乾寧碑》也明確記載二人為涼武昭王后代?!洞髿v碑》:“時有住信士朝散大夫、鄭王府咨議、隴西李大賓……咨議即興圣皇帝十三代孫?!薄肚瑢幈罚骸澳擞泄矢M明振,字九皋,即西涼武昭王之系也?!笨梢娎羁俗屧胬钅屡c“李陵后”李穆并非一人,李克讓一支為隴西李氏中涼武昭王一系。李賢、李穆兄弟與隴西李氏敦煌房并無關(guān)系。
二 隴西李氏敦煌房考
與李賢、李穆家族相比,涼武昭王一支與敦煌的聯(lián)系則非常緊密。涼武昭王李暠在敦煌、酒泉一帶建立西涼政權(quán),奉東晉正朔,暠與其子孫歷任敦煌太守一職?!侗笔贰肪?00《序傳》載:“涼武昭王暠字玄盛,小字長生,簡公昶之子也……而敦煌護(hù)軍馮翊郭謙、沙州中從事敦煌索仙等以昭王溫毅有患政,推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武昭王十子,譚、歆、讓、倍、恂、翻、豫、宏、眺、亮……后主(李歆)弟讓,字士遜,雅量凝重,善于謀略,位寧朔將軍,領(lǐng)西羌校尉、輔國將軍、晉敦煌太守、新鄉(xiāng)侯,贈驃騎大將軍,謚日穆。讓弟情,字士正,位晉昌、敦煌太守。情弟恂,字士如,有于略,位酒泉、敦煌太守,遇家國之難而終?!币虼?,對隴西李氏敦煌房的考察還應(yīng)集中在與敦煌有極深淵源的涼武昭王支系中。
《舊唐書》卷24《禮儀志四》:“(天寶元年)七月,隴西李氏敦煌、姑臧、絳郡、武陽四房隸于宗正寺?!薄短茣肪?5《宗正寺》:“天寶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詔:‘殿中侍御史李彥允等奏稱與朕同承涼武昭王后,請甄敘者。源流實(shí)同,譜牒猶著。自今已后,涼武昭王孫寶已下,絳郡、姑臧、敦煌、武陽等四公子孫,并宜隸人宗正寺,編人屬籍?!?/p>
隴西李氏姑臧房、敦煌房均出自李寶之后。
《新唐書》卷70上《宗室世系上》:“(前涼太子侍讀李昶)生暠,字玄盛,西涼武昭王、興圣皇帝。十子:譚、歆、讓、愔、恂、翻、豫、宏、眺、亮。愔,鎮(zhèn)遠(yuǎn)將軍房始祖也。其曾孫系,平?jīng)龇渴甲嬉?。翻孫三人:日丞(筆者按:“丞”當(dāng)作“承”),姑臧房始祖也;日茂,敦煌房始祖也;曰沖,仆射房始祖也。”
可見,敦煌房應(yīng)指涼武昭王曾孫李茂一支,李茂與姑臧房始祖李承和仆射房始祖李沖為兄弟。
《魏書》卷39《李寶傳》:“李寶,字懷素,小字衍,隴西狄道人,私署涼王暠之孫也。父翻,字士舉,小字武強(qiáng),私署驍騎將軍,祁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寶自伊吾南歸敦煌,遂修繕城府,規(guī)復(fù)先業(yè),遣弟懷達(dá)奉表歸誠。世祖嘉其忠款,拜懷達(dá)散騎常侍、敦煌太守,別遣使授寶使持節(jié)、侍中、都督西陲諸軍事、鎮(zhèn)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lǐng)護(hù)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鎮(zhèn)敦煌……有六子:承、茂、輔、佐、公業(yè)、沖。”
李寶因歸款于北魏而得到太武帝的嘉獎,受封敦煌公。其二子承、茂就是此后姑臧房、敦煌房的始祖。
《魏書》卷39《李承傳》:“承,字伯業(yè),少有策略。初,寶欲謀歸款,民僚多有異議,承時年十三,勸寶速定大計(jì),于是遂決。仍令承隨表入質(zhì)。世祖深相器異,禮遇甚優(yōu),賜爵姑臧侯。后遭父憂,居喪以孝聞。承應(yīng)傳先封,以自有爵,乃讓弟茂,時論多之?!?/p>
《魏書》卷39《李茂傳》:“承弟茂,字仲宗。高宗末,襲父爵,鎮(zhèn)西將軍、敦煌公?!?/p>
李承在其父李寶生前即受爵姑臧侯,其父死后本應(yīng)繼承其父敦煌公爵位,但承以自己本有姑臧侯爵而讓父爵于其弟茂。這便是姑臧房、敦煌房名稱的由來。敦煌公爵位至唐代仍由李茂后代繼承。
咸亨元年(670)《大唐故越州都督府長史上柱國敦煌縣開國公李君之墓志銘并序》:“口諱口基,隴西□□人,涼武昭王之八葉孫也……高祖茂,鄰臺履牧,體□居□,賜□□□成桑梓。曾祖孚,祖昭,功宣露冕,績著分符。父嗣祜,位止烹鮮,有識流恨?!?/p>
《魏書》卷39《李寶傳》、《北史》卷100《序傳》均記載了敦煌公李茂一支的家族世系,二者詳略稍差,但彼此不爽。再結(jié)合墓志記載,可復(fù)原李茂家族世系如下(人名下所記為其主要爵位、官職):
隴西李氏敦煌房由于其始祖“(李)茂性謙慎,以弟(李)沖寵盛,懼于盈遂,托以老疾,固請遜位。高祖不奪其志,聽食大夫祿,還私第,因居定州之中山。自是優(yōu)游里舍,不入京師。景明三年卒,時年七十一,謚日恭侯。”所以敦煌房于北魏一代沒有李承、李沖系顯赫,然其子孫在唐代卻能克隆堂構(gòu)。限于資料不足,目前還難以復(fù)原隴西李氏敦煌房在唐代的世系傳承。但可以肯定的是隴西李氏敦煌房在唐代有相當(dāng)?shù)挠绊懀灾鲁⒍橹坎⒘腥胱谡?,編人屬籍?/p>
本文成文后,張學(xué)鋒師曾多有指正,筆者特別感謝!
責(zé)任編輯 梁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