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員同熟客們開會商量創(chuàng)意。那些對蘇荷理念產生認同的客人,又往往加入已經在網(wǎng)絡上頗具規(guī)模的“蘇荷群”,于是口口相傳,酒吧形成一個“同心圓”。
那是2007年的6月8日。南寧某報的醒目位置上出現(xiàn)了一則灰白色、略帶傷感的廣告:“沒什么可給你,但求憑這闕歌,謝謝你一路風雨陪著我……蘇荷酒吧告別南寧之夜?!?/p>
當晚。酒吧門前燈火通透,吧客、酒吧員工紛紛拿出相機,而另一側的留言板則貼滿了“荷粉”們的留言。緊接著,音樂響起,燈光纏綿,現(xiàn)場許多人開始掉下眼淚
你不會想到這竟是一個酒吧的告別演出,如此高調的退場讓太多人感到匪夷所思。然而。這個在南寧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酒吧的確堪稱業(yè)界奇跡:沒有穿梭其間賣酒的Sales,沒有打扮嬌艷的“公主”,沒有煙霧繚繞的夜場特質,單是憑借獨特的音樂營銷而引發(fā)追捧。
更重要的是,蘇荷將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可以復制的“音樂場”,在如今魚龍混雜的“夜場”競爭中家家生意火爆。并且在國內12個擁有蘇荷的城市里,你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輕松找到某個獨特的圈層,他們彼此戲稱“荷粉”……
那么,蘇荷究竟憑什么?
偏居一隅的野心
“這世上有一種鳥,它們總是不停地飛翔,飛累了就睡在風中?!边@句話用在品牌締造人李華賓身上再恰當不過。連續(xù)五年的時間里,李華賓幾乎沒在同一個城市呆上過5天。他似乎總處在旅途中,而行李箱里也總裝著一兩本新近閱讀的書。
蘇荷的創(chuàng)意,正是來源于李華賓的游歷。2001年,深圳市政府組織了一批當?shù)仄髽I(yè)家前往歐洲學習,李華賓名列其中。他當時因為一家餐廳在深圳小有名氣,而更早之前,其涉足的行業(yè)甚至包括船舶、機械制造,成功組建樂隊也開過歌舞廳。
讓李華賓震撼的夜晚是在柏林的一家酒吧。他不明白這家裝修得頗有斷壁殘垣之感的酒吧,為何會聚集如此高的人氣。雖然很多吧客都是40多歲的中年人,彼此卻絲毫沒有束縛感,大家都在醇和熱鬧的音樂里自得其樂。李華賓心動了,此時大洋彼岸的中國正缺少這種真正用音樂說話的場所,娛樂“夜場”尚處在萌芽期的無序與混亂中。
回國后,李華賓開始一門心思地撲到自己的酒吧構想中。
首先是選址,當時的珠三角正是國內新興事物的發(fā)源地。許多優(yōu)秀的商業(yè)模式總是在一夜之間被人復制,然后席卷全國。然而,李華賓卻并不打算將蘇荷的第一家店開在廣州,他不想自己的酒吧一登場便被人競相模仿,于是決定從其它城市做起,“高筑墻,緩稱王?!?/p>
2001年,李華賓選址南寧。面對國內千篇一律的酒吧裝修,蘇荷團隊在第一家店的定位上費盡周折。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團隊成員針對一個個細節(jié)反復討論?!皩τ谶@群音樂狂人而言,蘇荷不惜成本地讓他們盡情發(fā)揮?!?003年7月,蘇荷南寧店正式開業(yè),無論是以舊鋼琴改制而成的升降梯,還是擺放在吧臺的鐵藝裝飾品,都讓人感覺到了與眾不同。而酒吧過道里,竟然出現(xiàn)了后工業(yè)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粗大鋼管、古老儀表盤;包房中,則用柔軟毛皮配合冰冷金屬。
差異化讓蘇荷看到了創(chuàng)意的力量,但對于酒吧行業(yè)而言,裝修只是營造氣場的一個方面,并且很容易被人模仿。要想長時間立于不敗之地,蘇荷必須擁有自己的軟實力,而最能阻隔對手的,只有音樂。
“蘇荷在全國都堅持這樣的風格,我們的簽約歌手和知名DJ都是煽情高手?!碧K荷提倡“音樂才能成為生命”:或許你已經聽慣了House、電子音樂,可在蘇荷你聽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蘇荷音樂”,甚至酒吧里轉動的風扇、搖擺的燈光都能在DJ的控制下,成為音樂的一部分。
此外,蘇荷在自己的DJ臺后設置了許多特別座位——雖然面積不大,但卻不同尋常。只要你有好的創(chuàng)意,便可登臺帶領全場一起舞動。互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現(xiàn)場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半年過去,蘇荷在南寧激烈的酒吧競爭中脫穎而出,看著自己的作品得到了這樣的市場回報,李華賓對自己的團隊說,“蘇荷可以打遍全國了!”
蘇荷競爭力
事實上,蘇荷與其它酒吧最大的區(qū)別,恰恰在于它是一個純粹的酒吧。
針對酒吧行業(yè)泥沙俱下的經營行為,蘇荷最大程度地維系著自己的純粹性。一切不健康的消費習慣都被明令禁止。此前,很多娛樂場所都存在“嗨藥”現(xiàn)象,而蘇荷要求員工一旦自己門店發(fā)生類似情況,必須上前制止。甚至在洗手間發(fā)生類似狀況,員工都能及時覺察并做出反應。
另一個細節(jié)是:某段時期,當酒吧打烊之后,一群頭戴鋼盔的蘇荷員工,會將當天的空酒瓶一個個敲碎。在那個假洋酒橫行的時期,大量魚目混珠的酒品充斥“夜場”,行業(yè)利益被嚴重透支?!按蛩榫破浚瑯右彩菫榱舜蚱茲撘?guī)則,最終是讓客戶相信自己的酒品質量?!?/p>
到2008年,蘇荷在全國12個城市成功完成布點。在那場聲勢浩大的圈地運動中,蘇荷表現(xiàn)出與眾多外來品牌不一樣的地方:很多品牌專挑酒吧少的地方開店,似乎獨占一方便能持久領先,可蘇荷卻偏往酒吧扎堆的地方擠。按照李華賓的說法,這樣的選址一方面可以借助酒吧群聚集的規(guī)模效應;另一方面,一個成熟的競爭環(huán)境,同樣也有助于提升蘇荷在全國的品牌形象。
而隨著攤子越來越大,新的問題又開始浮出水面。酒吧是個相對個性的行業(yè),如何實現(xiàn)服務質量的量化考核是李華賓最關心的問題。諸如“神秘顧客計劃”:在蘇荷你時不時會看到幾位態(tài)度蠻橫的顧客,他們顯得無理取鬧,有時甚至刻意刁難,可十幾分鐘后又突然雨過天晴。這些由總部派來的督導,手中都有一張完善的評分表,諸如經理的反應速度,以及員工面對刁難的態(tài)度都是考核指標。
而在整個蘇荷,人數(shù)最多的部門是音樂部。它甚至擁有自己的“星探”,專門負責在全國各地網(wǎng)羅音樂人才。每天晚上,酒吧實行“DJ半小時,歌手半小時”的操作流程,無論客人什么時候進場。交替出現(xiàn)的音樂環(huán)節(jié)都會將他推向高潮。
也正是因為對音樂質量的嚴格掌控,蘇荷得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軟性競爭力。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前往蘇荷的顧客都是對音樂有一定愛好的白領,那么,如何讓這些人對蘇荷產生持久的認同感?
和其它酒吧贈酒贈飲料的促銷不同,蘇荷會選擇一些經典書籍進行階段性贈送。除此之外,酒吧管理人員還會同熟客們一起開會商量創(chuàng)意。而那些對蘇荷理念產生認同的客人,又往往加入已經在網(wǎng)絡上頗具規(guī)模的“蘇荷群”,于是口口相傳,酒吧形成一個“同心圓”。
模式的力量
四年時間,全國12家門店,家家生意火爆。更重要的是,蘇荷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潮,不靠曖昧的經營,沒有盛大的開業(yè)慶典,也沒有瘋狂的現(xiàn)場樂隊,單是憑借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和口碑效應,風靡全國,“蘇荷模式”也成為國內行業(yè)的專用名詞和酒吧業(yè)態(tài)新潮流。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有“誠意”的酒吧,而它的成功之處恰恰在于將音樂做成了一個平臺,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相對于服務行業(yè)的松散式管理,蘇荷有著獨特的核心引力。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服務生,日常的洗衣煮飯全由專人負責,他們只需為這個音樂工廠扣好最基礎的一環(huán)。
對于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他們或許很難想象這個古色古香的低調酒吧所掀起的潮流,而這就是蘇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