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滑稽泰斗周柏春夫婦
提起周柏春、吳光瑾夫婦,在上海文藝界是有口皆碑的。當(dāng)年,周柏春英氣勃發(fā),與胞兄姚慕雙的“姚周檔”,名滿天下。《寧波音樂家》、《學(xué)英文》、《各地堂倌》、《十三人搓麻將》等等市井色彩濃郁卻不失文化品位的經(jīng)典段子,通過電臺、劇場傳遍上海,仰慕者不計其數(shù),其中不乏淑女名媛、大家閨秀。
作為當(dāng)紅藝人的周柏春雖身處十里洋場,卻從不沉湎酒色,而是敬重事業(yè)、鉆研藝術(shù)、潔身自好。眼看將近而立之年,親友送來不少佳麗照片讓他篩選。周柏春聽從母親 “娶妻娶德不在貌”的教誨,明智地選擇了端莊賢惠的吳光瑾為妻,成就一世良緣?;楹?,兩人生活甜蜜,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新中國成立后,周柏春毅然放棄高薪待遇,積極加入國營團體,主動要求減薪,為國家困難分憂;吳光瑾則在有限的家庭收入內(nèi)精打細算,勤儉持家。面對翻天覆地的時代變化、日新月異的人民生活,周柏春主動深入生活,積極從事創(chuàng)作,《滿園春色》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好戲連臺;吳光瑾則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和睦親友,創(chuàng)建文明幸福家庭。
時光如梭,斗轉(zhuǎn)星移。晚年的周柏春夫婦欣逢盛世,生活幸福美滿。早已功成名就、桃李滿園的周柏春依然癡迷滑稽藝術(shù),毫無保留地關(guān)心、指導(dǎo)青年演員的成長與后備力量的建設(shè)。更可貴的是,周柏春從沒有門戶之見,不計報酬,甘為人梯,真心誠意地提攜每一位后生。
周老師與我雖分屬兩個劇團,但他對我同樣十分關(guān)心。每次我請他觀看新戲,他總是十分認真地前來觀看,看后就戲論戲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和他有過好幾次合作,其中既有滑稽大戲《海上第一家》,而更多的是滑稽小節(jié)目。
考慮到周老師年事已高,每逢排練,我基本都去他家。每次去周家,幾乎總是周師母為我開門,并常常風(fēng)趣地自稱:“我是一個老門房!”進門之后,周師母熱情地讓座奉茶;周老師和我對臺詞時,周師母便悄悄地坐在一旁操持家務(wù);排練間隙,她則會熱情地送上自制的點心,客氣地對我說:“來,陪周老師吃些粗點心。”這份溫情與關(guān)愛,如同和風(fēng)細雨,沁人心脾。
去年五月,周師母突感渾身乏力,咳嗽氣急,子女陪她去醫(yī)院診查,結(jié)果令人吃驚——從不抽煙的她被診斷為“肺癌晚期”!子女們想瞞著這兩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只說是母親得了肺炎。然而,聰明的周柏春聽后始終默不作聲,吳光瑾更是不發(fā)一言,從此再不打聽病情報告。
幾天后,姚慕雙夫人在兒子姚琪兒陪同下趕來探望老姐妹,妯娌間拉起手訴說衷腸。面對現(xiàn)實,吳光瑾心平如鏡,卻忍不住吐露心聲:“子女們好心瞞著我,說是肺炎不礙事的。其實,我自有毛病自得知,做人終要離開世界的,這兩天趁還有點力氣,我打開衣櫥整理了一遍,把我和柏春兩人離世穿的衣服都準備好了。要是熱天走嘛,就穿夏衣;冷天走嘛,就穿冬衣。都已經(jīng)預(yù)備好了。子女們工作都很忙,我不想討他們手腳,麻煩他們。唉!事到如今,我最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柏春啊,要是我先他而去,他該怎么辦呀……”一番言辭,令人聞之落淚。
聽周柏春的女兒偉兒告訴我,周老師自周師母被診斷為不治之癥之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頭,身體狀況日見衰弱。到了九月,已微有腦溢血的癥狀,醫(yī)生囑咐他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在夫人和子女的勸說下,周柏春住進了華山醫(yī)院。
幾天后,虛弱的吳光瑾在子女陪同下趕到醫(yī)院探望老伴。說來也奇,本已神志恍惚的周柏春竟一下子清醒了過來,他從病床上坐起來,笑瞇瞇地對妻子說:“我曉得你會來看我的!” 吳光瑾坐在輪椅上,艱難地伸出雙手:“我不放心你呀!”周柏春緊緊的拉著老妻的手:“你看我不是蠻好嘛!”“光瑾,我這一輩子全靠你照顧,沒有你,哪有今天的周柏春?我與你一世夫妻,總算稱得上白頭偕老了!”
“說得對,我們不僅白頭偕老,而且還子孫滿堂呢!”
“是呀,人生一世,我們也該滿足了?!?/p>
言畢,兩位老人相視一笑。不見眼淚,沒有嘆息,寥寥幾句,無怨無悔,一對恩愛夫妻從容訣別……
兩個月后(2007年11月10日),吳光瑾告別人間,終年86歲。在家人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老人親筆寫下的一紙書信,密密麻麻數(shù)百字,通篇沒有談到自己,更沒有什么“遺產(chǎn)分配”,字里行間時刻都在殷殷囑咐著子女們,要善待老父……
四個月后(2008年3月25日),周柏春辭世,終年亦是86歲。
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生死契闊,與子相悅?;┒泛χx幕,從從容容地去尋覓他那生命中的至愛了。(王悅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