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漢語中有些詞必得帶“著”,不能帶零后綴。在這些詞匯性組合中,“著”不是表示動態(tài)的助詞,而是做該詞的后綴?!爸笔菢嫵蓜釉~、介詞以及代詞的后綴。為了便于讀者掌握這類詞,詞典的編寫應該把帶“著”的詞匯性組合單立為詞條,并加以解釋。
關鍵詞:“著” 后綴 動態(tài)助詞 詞匯性組合
現(xiàn)代漢語中,“著”的常見用法是附在動詞后邊表示動作行為在特定時間內還在進行或處于某種狀態(tài),或某種狀態(tài)在持續(xù)?!爸笔潜硎緞討B(tài)的助詞。①但是有些詞在成句過程中,其后面必須帶“著”,不能帶零后綴。例如:向著、本著、順著、這么著、意味著等。
(1)我可不能因為他是我二叔就[向著]他……②
(2)我們這是[本著]對您負責的精神……
(3)今后你們都得[順著]我讓著我。
(4)[這么著],爸,咱也甭鋪地板。萬一來了客人,您把我轟出去……
(5)我爸我媽已經走了,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上述這些詞不能帶零后綴,也就意味著“向、本、順、這么、意味”等在表達相關義項成句時不能單獨使用,只有后帶“著”時,才能成為獨立運用的詞。而在“向著、順著、這么著、意味著”這些組合中,“著”顯然不是以動態(tài)助詞的身份出現(xiàn),那么“著”的身份又是什么呢?
一、語法學界的看法
關于“著”在這些組合中的功用,語法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有些學者明確指出在帶“著”的組合中,“著”是詞的后綴。如劉月華《實用漢語語法》提到:“著”做某些詞的后綴。如“趁著”“沿著”“順著”“隨著”“朝著”“向著”“冒著”“接著”等。
也就是說,這些詞都是帶“著”的詞匯性組合,“著”是構詞后綴。
(二)有些學者雖然沒明確指出“著”是詞的后綴,但從他們對“著”的語法功用的描述來看,也認可“著”是詞的后綴。
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說:有幾個新興的動詞是由名詞加“著”造成的。例如:“標志著”是由名詞“標志”加“著”造成的動詞?!耙馕吨笔怯擅~“意味”加“著”造成的動詞。這也就表明“意味”和“意味著”是兩個彼此獨立的詞,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這里的“著”不同于動態(tài)助詞“著”,而是構成動詞的詞綴。
很多詞典也對這一現(xiàn)象做了介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四角號碼新詞典》、《新華漢語詞典》、《新華詞典》、《現(xiàn)代漢語辭?!贰ⅰ稘h語大字典》指出:“著”加在某些動詞后面,使變成介詞。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為例,該詞典指出“著”有四個義項:①表示動作的持續(xù);②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③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后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④加在某些動詞后面,使成為介詞。如:順著、沿著、朝著、照著。
以上四個義項是平行的,也就是肯定了在“順著”等帶“著”的詞匯組合中,“著”不是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持續(xù)的動態(tài)助詞,而是構成介詞的后綴。
(三)一些語法書和詞典并沒有指出“著”的這項用法。如《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語法講義》《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標準漢語詞典》等。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著”能否充當后綴?如果是詞的后綴,它能充當哪些詞的后綴,形成哪些帶“著”的詞匯性組合呢?
二、帶“著”的詞匯性組合中,“著”的功用
(一)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帶“著”的詞匯性組合
本文通過對劇本《我愛我家》(約39萬字)的檢索,考察帶“著”的詞匯性組合的存在狀況。
根據語言學的基本理論: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是由語素構成的,那么假設一些語素在實際運用時,后邊一定帶“著”,我們就可以認定這些語素和“著”形成了詞匯性組合,“著”是詞的后綴。
本文對劇本《我愛我家》做窮盡式的搜索,針對某一語素的特定義項,找到相關例句,將該語素后邊帶“著”的例句數量和后邊不帶“著”的例句數量加以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以下一些帶“著”的詞匯性組合,并整理成下表:
通過例句數量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當這些語素被用作表達某個特定義項時,要和“著”組合成詞,“著”是必要成分。這里的“著”不再是慣常使用的動態(tài)助詞,而是構詞后綴。限于語料《我愛我家》的容量,不能完全列出現(xiàn)代漢語中所有帶“著”的詞,但是從局部可以反映出現(xiàn)代漢語確實存在這一現(xiàn)象,即存在帶“著”的詞匯性組合。
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帶“著”的詞匯性組合,可以從漢語發(fā)展史中找到答案。漢語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之一是單音節(jié)詞向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方向發(fā)展。古代漢語中的單音節(jié)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變成不能獨立運用的語素。只有和“著”組合后,才能獨立運用。從《我愛我家》檢索到的帶“著”的詞匯性組合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單音節(jié)語素后帶“著”,如:緊著、本著、沿著等。可以說,帶“著”的詞匯性組合是漢語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歷時產物。
(二)“著”是介詞、動詞、代詞的構詞后綴
在肯定現(xiàn)代漢語存在帶“著”的詞匯性組合的前提下,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著”是哪些詞的后綴?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認為:“著”可以加在某些動詞后面,使之成為介詞。例如:順著、沿著等??墒窃谡韯”尽段覑畚壹摇分袡z索到的例句,可以發(fā)現(xiàn)“著”不僅可以加在某些動詞后邊,還可以附在名詞后邊,把名詞變成動詞。例如:意味著、標志著、本著、背著等,也可以附在代詞后邊,如:這么著、那么著、怎么著。所以“著”既是介詞的構詞詞綴,也是動詞、代詞的構詞詞綴。
三、對詞典、漢語教科書編寫的建議
(一)各大詞典對該類詞的收錄情況
既然在帶“著”的詞匯性組合中,“著”是詞綴,是構詞成分,那么,詞典以及教科書的生詞表就應該將此類詞作為詞條收錄。本文考察了七本大中型語文工具書,每本詞典的收錄情況有很大的差別。現(xiàn)將各大詞典的收錄情況整理成下表:
*以上詞典所收條目均分為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表中“√”號表示該詞典在多字條目中收錄了該詞。
從上表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本詞典收錄的數量差別很大,收錄最多的詞典是《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一共收錄了11個,而《新華詞典》卻一個也沒收錄。另外,每本詞典收錄的內容也有很大的不同。以“隨著”為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應用漢語詞典》和《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把“隨著”作為一個詞條收錄其中,可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華漢語詞典》卻沒有收錄這個詞條,也就是說,這兩本詞典并沒有把“隨著”看成是一個整體,一個詞匯性組合。
(二)漢語教科書的收詞情況
詞典的收錄情況也直接影響到教科書的編寫。以“跟著”為例,如果“跟”在表達“后面緊接著向同一方向行動”這個義項時,一定要與“著”組合成詞?!冬F(xiàn)代漢語詞典》、《新華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應用漢語詞典》都把“跟著”作為詞條收錄,可是《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如前面提到雖然收錄了“隨著”,卻沒有收錄“跟著”。詞典對教科書的編寫具有指導意義?!恫┭艥h語》是一套以“詞本位”為指導思想編寫的對外漢語系列教材,該教材在課文后邊都會列出生詞表,而不是生字表。該教材把“連著”“接著”“挨著”等看作一個詞,放在生詞表中。而課文中出現(xiàn)了“跟著”,在生詞表中卻只列出“跟”。由于在生詞表中只列出“跟”,學習者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很容易將“著”理解成動態(tài)助詞,造成理解上的障礙。
(三)規(guī)范詞典和教科書的編寫
面對這種混亂狀況,我們有必要規(guī)范詞典的編寫,以便于讀者和漢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這類詞。
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隨”為例,先列出該字的6個義項:
①在后面緊接著向同一方向行動;(例如:跟~|~著形勢的發(fā)展,我們的任務更加繁重了)。②順從;③任憑;④順便;⑤<方>像;⑥姓。
然后列出多字條目。多字條目中沒有收錄“隨著”。可是當“隨”表示第一個義項時,是不能獨立成詞的,可以跟“著”組合成詞,且位置固定,“隨”在“著”的前面,是不自由語素。這里的“著”很顯然不是動態(tài)助詞,而是構詞后綴。
這也反映出漢語的詞逐漸由單音向雙音化的發(fā)展趨勢。古代漢語的“隨”在現(xiàn)代漢語中變成構詞成分,“隨著”的詞根。只是在一些文言格式和成語或其他熟語中仍然被當作詞用。文言句式如:隨之……;隨……而……等。
(1)[隨]著實踐的不斷進行,理論也[隨之]發(fā)展提高,這便是真理的相對性(程穩(wěn)平《21世紀的牛頓力學》)
(2)償還貸款,應提前15天向貸款銀行提出書面申請,已計收的利息不[隨]期限、利率變化[而]調整。(佚名《MBA寶典》)
基于以上考慮,建議詞典在列出該字的字義以后,有必要將“隨著”收錄在多字條目中。
再以《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為例,該詞典在多字條目中只收錄了“意味”,沒有收錄“意味著”。對“意味”的解釋是:既可以作名詞,也可以作動詞。這樣就無法解釋 “意味”作動詞成句時,為什么后邊一定帶“著”。由于詞典沒有列出“意味著”,那么學習者在使用動詞的義項造句時就無法借助詞典的幫助,而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了。
因此,從讀者和漢語學習者的實際使用出發(fā),詞典有必要將帶“著”的詞匯性組合單立詞條加以收錄。在教科書中,也應該作為整體出現(xiàn)在生詞表中,并在教學中把這種組合作為整體來教授。同時,也建議在中文輸入法中增加相關語素的詞的聯(lián)想功能。
注釋:
①參見劉月華等《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增訂本)第393-395頁,商務印書館,2001.
②本文所舉例子,除特別說明外,均出自劇本《我愛我家》。
參考文獻:
[1]韓敬體.增新刪舊、調整平衡——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收詞[J].中國語文,2006,(2).
[2]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劉伶.語言學概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4]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5]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6]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查曉芳,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