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币粋€沒有思想的人,是可憐的;一個有思想而不能堅持的人,是可悲的。做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人,做一個能堅持自我、崇尚真理的人,是人一生的追求。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在風雨飄搖的清末,康有為沒有成為封建思想的奴隸,也沒有變成西方文化的傀儡。在大起大落中,他因自己獨有的思想而顯名于世。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他以自己獨有的思想給陳舊發(fā)霉的中國社會以生機與希望。他閱讀四書五經(jīng),但不唯書;他學習西方文化,但不盲從。他選擇了非暴力變法這條救亡圖存的新路。變法失敗后,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在一座小山城里繼續(xù)探索強國之路。他披肝瀝膽,增刪補減,歷18個春秋,費半生心血,終于完成了集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與西方進化論知識于一體、全面反映其思想的偉大著作——《大同書》。風風雨雨、起起落落、正正反反,康有為的一生充滿矛盾,但他因其獨有之思想光照千古。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歷經(jīng)三個朝代、跨越兩個世界的馬寅初,努力堅持和維護自己的思想,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勇氣與信念,決不向以力壓人的批判者屈服,給后世留下了一座學習的豐碑。馬寅初親身經(jīng)歷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幾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但不論何時,只要他認為是進步的,他就支持;只要他認為是正確的,他就堅持。1957年,時任北大校長的他,公開發(fā)表了《新人口論》,提出控制人口數(shù)量與提高人口質(zhì)量的觀點。此觀點本來是一個不可辯駁的真理,但在當時卻被誣陷為“馬爾薩斯人口論在中國的翻版”。面對隨時扣下的“右派分子”政治高帽,面對摯友親朋苦口婆心的勸說,他選擇了堅持,選擇了以撤職甚至失去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真理。守正白眼朝天,立世青眼向文,馬寅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信仰、對真理的執(zhí)著與追求。時間洗不掉他的精神,他用他的一生告訴了我們怎樣的人才算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存在,人更因堅持真理而偉大!
【作者系河北省滄縣風化店中學青草香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