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的高考作文出現(xiàn)了幾個不容忽視的誤區(qū)?,F(xiàn)以近兩年高考作文為例加以說明,以引起考生注意。
1.內(nèi)容平淡,無病呻吟
有的考場作文“看上去很美”,仔細揣摩,卻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平淡乏味,純屬無病呻吟之作。例如:
現(xiàn)在,我在心里喊你,沒有聲音,盡管外面很喧囂,但我只在心里喊你,我沒法去看你,不知你的臉上,是怎樣的表情。怎么去看你?不知道你是否在等我?媽媽,你在哪里,在故鄉(xiāng),在田野,在老房前,我怎么還沒有去看你?四季輪回,大鳥高飛,我卻只是想著,想著要回來看你?怎么去看你,以什么樣的速度,以什么樣的步伐?但我知道時光沒有隧道,回家沒有小路,我如何去看你?我只想以優(yōu)秀的成績?nèi)タ茨?,可你為什么不等我?/p>
這是2007年高考安徽一考生寫的命題作文《提籃春光看媽媽》中的片段。畫線句不但顯得啰嗦累贅,而且內(nèi)容平淡乏味,完全可以刪去。究其原因,乃是考生未對語言進行錘煉。
2.堆砌辭藻,不知所云
有的考場作文,表面上看用詞豐富,熱鬧非凡,讀完以后,卻讓人云里霧里,不知所云。2007年高考山東卷以“時間使記憶風(fēng)化”為話題作文,一位考生的《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一文的開頭這樣寫道:
風(fēng)若遙遠的回音,追著夢的翅膀,在亙古不變的神話里尋找一個金碧輝煌的王朝。它是史冊里深藏的墨跡,帶給人無法言語的美麗和憂愁;它是云彩里鐫刻的記憶,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和大氣;它宛如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陽。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搖醒了一個盛世的傳說。古老的風(fēng)鈴開始變奏,渾厚如黃鐘大呂的音符直貫蒼穹。是你嗎?唐朝。
且不說這段文字與話題意思相悖,光是這段話的意思就讓讀者感到費解??紙鲎魑囊罂忌迷~要精練、貼切,文章中語句要充滿活力,內(nèi)容要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3.看似深刻,實則膚淺
請看2006年高考山東省一篇題為《莫讓浮云遮望眼》的作文片段:
不管是肉體經(jīng)歷的夢魘,抑或是靈魂深處的哀嘆;不管是貶謫遠遷的酸楚,抑或是暗無天日的奇冤;不管是學(xué)海無涯的艱難,抑或是情場商場的慘淡……朋友,不要灰心,不要厭煩,方向依然清晰,遠處是固定不變的暗,總有一天:你會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傲然……
這段運用排比句鋪陳的議論,無非是要說明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灰心喪氣,要相信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墒牵l又能明白“方向依然清晰,遠處是固定不變的暗”究竟是何意?要知道觀點模糊,表述不清,是議論文的大忌。
4.文白夾雜,不倫不類
文言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為了讓書面語明白如話,魯迅、李大釗和胡適等人曾經(jīng)掀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然而,時至今日,文言這種晦澀艱深的語言在高考作文中竟屢見不鮮。可能有的考生以為文言更能體現(xiàn)自己的寫作水平,殊不知往往會弄巧成拙。如2006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珍瓏》一文的的開頭寫道: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于戰(zhàn),未曾敗績。世人視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郁郁而返,脾性怪異,不喜人眾,好冷清,一入棋,則物我皆忘。年過半百,不欲默默無聞于后世,遂窮畢生心血,布一棋局,望后人破之……
文白夾雜的語言,實在讓讀者難以把它讀完。明明有比文言更準確明白的現(xiàn)代漢語,卻棄之不用,非得用這種不倫不類的語言,怎不叫人生厭!看來,在今后的高考作文中增加一條“使用現(xiàn)代漢語寫作”的要求是必要的。
5.非驢非馬,文體混亂
高考作文大都文體不限,并非不講究文體,可一些高考作文,初看像議論文,細看又像散文;還有一部分考生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竟使用廣告文體、病歷診斷書、化學(xué)實驗報告、招生簡章、產(chǎn)品說明書、訪談錄、BBS網(wǎng)絡(luò)體等形式,可謂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而實際上這幾種文體,在高考作文中不但不利于內(nèi)容的表達,而且形式上也讓人不舒服。須知,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是高考作文最基本的三種文體,考生還是應(yīng)該在這三種文體上下功夫。我推測,將來的高考作文,很可能在文體上會有所限制。
6.似真似假,虛情假意
絕大多數(shù)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所記的事件,說好聽一點是虛構(gòu)“創(chuàng)新”,說得難聽一點簡直就是無中生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考生缺少必要的生活體驗和積累,另一方面也是考生想投機取巧之心理所致。如有的考生為了表達親情的可貴,明明母親還健在,非得在作文中讓她“犧牲”;有的考生為了表現(xiàn)正直清廉的主題,明明父親沒當(dāng)官,非得給他戴一頂烏紗帽;有的考生明明對父母缺少關(guān)愛,卻在作文中大寫自己是如何報答父母的;還有的考生寫議論文時,找不出論據(jù),干脆臨場“創(chuàng)作”。這些似真似假、虛情假意的作文,不僅對考生的成長不利,也使得中學(xué)生作文的文風(fēng)受到了極壞的影響。
體驗生活,積累知識,豐富閱歷,勤于觀察和思考,是醫(yī)治這種不良文風(fēng)的一劑良方。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誤區(qū)之外,高考作文還有題材散亂、離題萬里、仿作套作、張冠李戴,甚至抄襲他人作品等不良現(xiàn)象,這里不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