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府刺激經(jīng)濟的舉措會給商品價格很好的支撐。隨著通脹風險上升,大宗商品收益率表現(xiàn)相當穩(wěn)健
「商品價格仍有支撐」
對未來經(jīng)濟前景的擔心主導了1月的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商品價格由年初的上升變?yōu)榛芈?,標普高盛商品指?shù)(SP GSCITM)在1月沒有變動。由于商品市場和股票市場同時受對美國經(jīng)濟預期的影響,今年商品價格與股票價格關聯(lián)度增加(見表1)。
雖然今年頭三周商品和股票的價格都有大幅下降,但美聯(lián)儲在1月22日宣布降息75個基點,讓商品和股票價格都有了反彈。降息是當局在1月采取的首次刺激經(jīng)濟的行動,此后的行動可能還會支持商品價格回升,包括:
——1月30日,美聯(lián)儲宣布,將聯(lián)邦基準利率再降低0.5個百分點,從3.5%降到3.0%。美聯(lián)儲還宣稱,如果經(jīng)濟進一步惡化,將繼續(xù)采取行動。
——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總額1680億美元的刺激經(jīng)濟法案,將由布什總統(tǒng)簽字批準。該法案包括給納稅人人均退稅600美元的舉措。
——2月1日,歐佩克在維也納召開的會議,決定維持目前的石油供給量。
我們相信,美國經(jīng)濟預期放緩會造成一定影響,但上述舉措依然會給商品價格很好的支撐。雖然我們預測,短期內受經(jīng)濟負面消息導致的投機行為,會使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類商品價格產生很大的波動。例如,最近的非農就業(yè)人口就業(yè)量下降的報告以及美國供應管理協(xié)會(ISM)對服務的報告,導致WTI原油每桶價格分別降低了2.79美元和1.61美元,降幅分別為3%和1.8%。我們認為,此次價格回落是買入的機會。
有意思的是,雖然來自經(jīng)濟方面的消息使能源類商品價格產生了很大波動,但是工業(yè)用金屬的價格卻一直在上漲,可見供給一直是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雖然有觀點認為,工業(yè)用金屬回報率與經(jīng)濟關系緊密,但是因電力系統(tǒng)問題造成的工業(yè)用金屬產量下降,導致標普高盛工業(yè)用金屬指數(shù)(SP GSIN)在1月上升了10%(見表2)。這些問題包括:
——在中國,由于冰雪災害對交通和發(fā)電能力都造成了影響,使得很多采礦和冶煉廠被迫停產。未來一段時間,這一影響還將持續(xù),主要原因是停產的冶煉廠重新投入生產需要數(shù)月時間,而且,與原材料生產相比,電力供給將優(yōu)先考慮居民和勞動密集型商業(yè)活動。
——在南非,受電量緊缺影響,南非電力公司(Eskom)減少了采礦活動的供電量。
雖然中國的暴風雪問題在中期將得到解決,但是類似南非的電力短缺將可能成為市場的普遍情況。正如我們此前強調的,商品生產的基礎設施尚未健全,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達到可以支持商品長期回報率的規(guī)模。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3日
本文見《金融實務》 2008年第3期
封面文章
當期雜志
「通脹擔憂上升」
受成本上升及刺激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影響,投資者開始關注通貨膨脹可能。雖然最近幾個月的核心CPI(未包含食品和能源)漲幅都低于2.5%,但去年11月和12月,美國總體CPI(headline CPI)漲幅超過了4.1%。有趣的是,美國房地產市場惡化緩解了核心CPI上漲的壓力,因為租金漲幅降低了。
食品和能源類商品價格的上漲,對美國核心價格指數(shù)上漲的影響很小。部分原因是中國降低了生產成本,并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管制了成品價格。但未來,中國低通脹率對美國的影響將可能結束。
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率正在上升,去年11月達到了6.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是導致通脹的主要因素(表3)。食品價格上漲又是因為中國豬藍耳疫情蔓延造成豬肉短缺,豬肉價格飛漲,帶動肉類和家禽類價格上漲(表4)。雖然目前中國肉類價格有所回落,但是未來谷物類價格上漲,將可能繼續(xù)造成中國的通脹壓力。
此外,中國的工資收入水平正不斷增加。據(jù)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資料顯示,2007年三季度,國內居民收入同比上漲了19.75%。同時,中國新的《勞動合同法》也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將會大大增強員工與用人單位的議價能力。最后,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7%,中國商品的價格將越來越高。
「商品投資可防范通脹風險」
我們在此前的報告《商品、資產回報和通貨膨脹》中曾談到,基于多種商品指數(shù)(例如,標普高盛商品指數(shù))的投資,其風險組合相當獨特,無論是對美國的總體還是核心通脹率,都產生了較高的正回報率。在每次主動和被動的貨幣政策變動中,商品收益率都與通脹率正相關,這表明,對于貨幣政策變動來說,商品收益率相當穩(wěn)健。進一步看,商品收益率對美國核心通脹率的反應(目前環(huán)境下其比率超過7∶1),令大宗商品組合成為規(guī)避通脹風險的有用工具(表5)。
相比之下,其他資產——包括美國股票、美國國債、TIPS(美國財政部通貨膨脹保護證券)、REITs(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都表現(xiàn)出和通脹一致的風險,其與預期到的通脹率正相關,與未預期到的通脹率負相關。這是因為市場在考慮資產價值和收益時,會把預期到的通脹率考慮進去,從而使回報率隨著預期到的通脹率上升。但同樣的邏輯也導致收益隨著未預期到的通脹率上升而下降。這是因為現(xiàn)在市場必須給未來現(xiàn)金流較高的折現(xiàn)率(名義和實際折現(xiàn)率都高),導致目前上述資產的價格下降。
在表5中可以看到這種變化。表5描繪了年回報率和美國核心年通脹率的相關系數(shù)。我們的收益率中包含了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以控制價格中的通脹因素影響。
表5顯示,大部分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有所增長,其中,有通脹對價格影響的因素,但是相對真實通脹率來說,收益率依然在下降。圖形顯示,對大部分金融資產來說,當真實通脹率低于預期通脹率時,收益率較高。相反,收益率就低。因此,是未預期通脹造成了眾多金融資產的損失。
惟一的例外是現(xiàn)金投資,例如,三個月期美國國債。目前,三個月期美國國債回報率上升了1.5%,同期核心通脹率是1%。雖然這表示現(xiàn)金投資可以作為防范通脹的工具,但是,現(xiàn)金類投資收益率與通脹率關聯(lián)度太低,以至于無法作為規(guī)避通脹風險的有效工具?!?/p>
作者為高盛執(zhí)行董事、能源行業(y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