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陽娟是個意外
自2005年《深紅粉紅》出版以來,歐陽娟以每年一部長篇的速度先后出版了《路過花開路過你》、《交易》、《手腕》,并將于2008年同時推出兩部二十余萬字的長篇大作。對于一個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作家來說,她的創(chuàng)作成果不可謂不豐厚,甚至可以說是令人意外和驚喜的。這種意外和驚喜,一方面來自于她作品的數(shù)量,更多的則是來自于作品的質(zhì)量。從《深紅粉紅》和《路過花開路過你》的清純唯美,到《交易》和《手腕》的成熟老辣,歐陽娟完成了她文學旅程中的一次涅槃,突破了“80后”作者圍繞狹小個人體驗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藩籬,將視角投入了更廣闊的天地。她的讀者群,也由以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女性為主,擴展到包括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遍布全國各地各個行業(yè)的男男女女。
2007年是歐陽娟的一年,全國大大小小數(shù)百家媒體,包括《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廣州日報》、《新民晚報》等報刊雜志,都對她及其作品進行了相關(guān)報道,另有國外媒體,瑞典《晚報》對其作品做了詳細介紹,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也多次與我聯(lián)系,希望能對歐陽娟做一次采訪……
歐陽娟越來越忙碌,也越來越成熟了。這讓我想起第一次見到她時的情景。那是去年七月份,在北京,公司邀請她前來參加新書發(fā)布會。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她的年齡,想當然地以為能夠?qū)懗鱿瘛督灰住愤@種筆力老到的作品,其作者至少也應(yīng)該是一個中年人,沒想到站在我面前的居然是個嬌小玲瓏美麗可愛的女孩。她笑嘻嘻地拿開我面前的報紙,伸出手來說:“你是丹飛吧?丹總好?!蹦莻€調(diào)皮可愛的樣子,與其沉著冷靜的文風形成強烈的反差。直到后來答記者問時,我才再次在她的身上看見了其作品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冷靜和睿智,她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又恰到好處地答完了所有問題。記者們關(guān)注的目光,也充分肯定了她的應(yīng)答。
二、《交易》里有每個女人的影子
第一次注意到歐陽娟是因為一篇題為《一個女人的官場之路〈門〉》的稿子,這個稿子就是《交易》的前身。有一天,一連三個好友發(fā)消息問了我同一個問題:“哎,你有沒有看過這個稿子?寫得很不錯的?!币粋€人說,我也許沒有太放在心上;兩個人說,我就犯了嘀咕;三個人說了,我終于忍不住順著鏈接點進去。結(jié)果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交易》的好,好在故事動人,語言活絡(luò)。也許得益于身份和修養(yǎng),歐陽娟養(yǎng)成了干脆洗練的文風,寥寥幾筆,勝過許多作家說個千八百字還不得要領(lǐng)。著墨不須多,旁人的花花腸子,女主角柳翠煙的直腸子沒腦子,“官場”、職場、生活中人與人你來我往、綿里藏針等等情事躍然紙上。她形容分手情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兩段切開的藕”,她說“謠言不一定止于智者”……《交易》能俘獲讀者的心,角色塑造極其成功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柳翠煙和柳小顏、周劍、林鞍、吳幀、鄭濤等幾個配角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據(jù)說“色女郎”(《色戒》女主角)湯唯評價柳翠煙這個角色簡直可以不寫劇本,照著小說演就是了。
盡管一百個讀者讀《交易》會得出一百個結(jié)論,這些結(jié)論分解歸類之后成了三個結(jié)論:官場小說,職場小說,女性成長史。某種程度上,職場小說更貼近《交易》的本來面目。說她是官場小說、官場文學只因為主人公柳翠煙(柳亭)后來升任副市長。說到底,柳翠煙的“官場”沒交易,沒手腕,對自己,她不接受做人“情人”,對表姐柳小顏,她“不能接受一個出賣身體的人”,她所做的,只是一個職場女性在常態(tài)和變局中的條件反射和自然應(yīng)對。她的“潛規(guī)則”只是她的幾任上級剛好賞識她,由賞識而心生愛慕,因此格外眷顧,重點提攜,使得她的“仕途”也就是職場之路走得相對平坦一些。她與“數(shù)十名”要員之間的“超友誼關(guān)系”作為艷史在“民間”流傳:她會勾魂,她有技巧,她讓人欲仙欲死欲罷不能,甚而說她養(yǎng)了一只火紅的小狐貍,每夜與狐同眠,練就一身狐媚。(到了《手腕》那里,小狐貍成了一本神秘的教人修煉房中術(shù)的書。)“傳說”與嚼舌一樣來得滑稽,卻也是生命常態(tài)。而其實,她在心里把他們當成了心理上的父親,在彷徨處給她指路。
《交易》在本質(zhì)上是一本女性成長史,是女性性別覺醒、氣質(zhì)養(yǎng)成、性格塑造的生命史。歐陽娟用一支筆,說出了很多女性隱藏在心底的往事、記憶、細節(jié),不乏美好,不乏良善,也不乏“不得不”和“不得已”。柳翠煙的特性同時也是女人的共性,柳翠煙的選擇和無奈也是女人的共同選擇和集體無奈。一個情字,束縛了女人心,卻也賺取了更多女人的憐愛和自憐?;榍靶孕袨閹Ыo她的陰影使她自問怎樣“對另外一個人解釋這個創(chuàng)口的由來”;她對表姐承諾不會跟她愛上同一個男人,只是她在一廂情愿,她的愛人后來成了表姐的男人,直至表姐生下她丈夫的兒子;她信奉“要解釋就跟自己解釋”,能說服自己、過得了自己這一關(guān),做一件事才算是找到了理由;她不想鉆進任何“圈子”,卻總有“圈子”百般拉攏;她悟到美女想要贏得尊重,最主要的是擺平身邊的女人;柳翠煙母親“教導”她不離婚,“你就拖,拖死她!”不能成全了“破鞋”;她分析公務(wù)員隊伍里的“打手”、“武師”和“至尊”,她獨到的“拍”、“藏”之學……會讀書的人會發(fā)現(xiàn)《交易》甚至是一本社會學,一本接受美學,一本心理學,一本公關(guān)學或關(guān)系學。
讀《交易》,女人落淚了。落淚的女人不是一個兩個。中學老師會端著中學課本告訴中學生:因為感動而落淚是鑒賞作品的最淺最初級的層次。初級好了,淺層次好了,我們流我們的淚。讀《交易》不是鑒賞,讀《交易》是讀者與書相互體認:在經(jīng)驗、歷程、情感、情節(jié)的脈絡(luò)和細節(jié)上兩相印證?!督灰住反蛑辛嗣恳粋€女人幾根或某一根神經(jīng),除卻心理層面的感動之外,還造成了耳熱、心口處熱流涌起、大腦瞬間空白等生理層面的反應(yīng)。到這個層面,我們與其說一本書成功了,不如說這本書建了功德,讀者的閱讀行為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次預期之中的或毫無征兆的購買行為所能賦予的價值回饋。而這些,是一本書所能發(fā)揮的最大價值。這是一本官場小說嗎?婚姻十年,傷痕累累,熬到丈夫同意離婚,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丈夫的下半身,她會離嗎?臨床的老奶奶說:“你不會放手。因為你的心很軟,很軟很軟,像我年輕時一樣。”這么“軟”的女人,與其說她置身官場,不如說她置身于磕磕絆絆的職場,置身于每個女人都在面對的難以言說的命運。
三、《手腕》是解讀官場的密鑰
《手腕》是繼《交易》之后歐陽娟推出的又一力作,以上有關(guān)《交易》的諸多命題對于《手腕》同樣適用。后者在前者已經(jīng)開掘出的礦井之下又往礦脈深處插入了探頭。這一探,探出了《交易》之中沒有說出的諸多“秘密”。
《手腕》末尾的《〈手腕〉外篇或十一個關(guān)鍵詞》可以看作解讀《手腕》的密鑰。這十一個關(guān)鍵詞從“技術(shù)”層面剖解了官場之“術(shù)”,對于公務(wù)員及職員有著實戰(zhàn)指導意義。評說《手腕》的價值所在,不妨以這十一個關(guān)鍵詞為坐標切入。這十一個關(guān)鍵詞包括:
其一,官場成功人士必備的三種素質(zhì):名聲、個性、堅持。
付小平因為抄襲論文而敗壞了名聲。何芳對合作過的上級和同事、下屬評價都不高,后者投桃報李,對何芳只有惡評:熱血過頭,功勞大包干,“不可靠”的個性使得何芳在官場上行之不遠。劉碧玲認為官場上的較量開始時分是才華和手腕的較量,誰能笑到最后,卻取決于毅力大小。
其二,官場中兩類即時反饋機制:議論、偏見。
官場說大也小,稍有風吹草動,即時反饋機制立即啟動:議論滿天飛,“民間”的話語場就這樣給人、事蓋棺定論,“偏見”由此產(chǎn)生,直接取代“真相”和官方結(jié)論。
其三,六種官場動物:自殺者、“張局長”、官場美女、官場丑女、官場干物女、紅顏知己。
歐陽娟對官場動物的分類很有意思。六種類型中只有“張局長”是專為男性設(shè)立,自殺者一類男女通用,此外四種類型都是說的雌性動物。這大概是歐陽娟的性別角色定位使然。官場中的男人走到極端如劉江一條道走到黑,最后以自殺謝幕的畢竟只在少數(shù),大多數(shù)官場男都是“張局長”型:多是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產(chǎn)物,早年娶了青梅竹馬、春情初萌對象,到后來如年久失修的齒輪組合,動一動的勁頭都沒了,墻外花香,卻又還只停留在“思想犯罪”階段,張局長對“墻外花枝”劉碧玲的最大念想止于“只是想問問,那天晚上,你是為了我才在辦公室凍了一夜嗎?”
在歐陽娟筆下,濁男、優(yōu)質(zhì)男不是重點。美女、丑女、干物女、紅顏知己構(gòu)成歐陽娟文學體系的龐大網(wǎng)絡(luò)。她的諸多發(fā)現(xiàn),女性職場人士簡直可以挪來作為行動指南。因為受過勞而無獲的傷,或秉持的從業(yè)哲學使然,“官場干物女”與八小時之外嚴格保持距離,可以想見,升職、高位等也與她們保持距離。以與“藍顏知己”、“談?wù)勑慕饨夥Α睘椴僮鞣绞降募t顏知己們很顯然只能有選擇地擱置在男人心里某個角落,若有若無,說有還無,總在關(guān)節(jié)點上合理遺忘、遺漏。歐陽娟應(yīng)是深有感觸,不然為什么十一個關(guān)鍵詞,獨獨只有這一個她格外做了形容:“愚蠢的紅顏知己”。干物女自甘落后,紅顏知己多有閃失,美女是否就能脫穎而出?歐陽娟告訴我們:不盡然。她給的答案是美貌利用得好是法寶,利用不好反受其害。陳婉凌與關(guān)琳、吳小麗是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歐陽娟指出一個振聾發(fā)聵的事實:沒人察覺,悄沒聲爬到較高位置的,往往是姿色平平的“丑女”,前仆后繼涌入官場的美女們往往有始無終。
如此說來柳翠煙與陳婉凌是“官場美女”中的碩果僅存者。如果說柳翠煙的官場“手腕”還稍顯稚嫩,她有種被命運推著走的感覺,以一技之長最后榮登副市長高位,陳婉凌則理性得多,她是自主選擇,主動出擊,加以資源整合,一步一步達成所愿?;蛘哒f,在技術(shù)操作層面,《手腕》予以讀者更多教益。
四、“無人不識歐陽娟”
“交易”、“手腕”無疑是官場、職場中的關(guān)鍵詞。官場中人的“官場性別”的共性與差異在歐陽娟筆下達到了精確的地步,她那種溫馨中暗含諷刺,柔情中包藏鋒芒的獨特文風,讓人激賞。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交易》、《手腕》,我相信歐陽娟會陸續(xù)捧出更多作品,解剖職場、官場、人際的關(guān)系、情面、命令、規(guī)則、道義、操守、責任,寫出局中人想說而說不出、讀者想說而未說出來、其他作家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的一言難盡和心照不宣。早在《交易》出版之前我就預言“無人不識歐陽娟”,這不是噱頭,也不是故作高深,我是說出一個真相:歐陽娟在每個人的骨子里。她的所謂“官場文學”其實是人學:你我不在官場就在職場,不在職場總該是男人或女人。歐陽娟的官場寫作或許還有更深意義———著名攝影家張雙俊認為,歐陽娟“選準了咱們民族、國家這個大主題”,在“文明建設(shè)、體制改革的前進道路上,鮮明地樹起一塊警示碑,讓每一位有社會責任有人民感情的人暫時停下腳步,站在這塊警示碑下深刻反思!堅定選擇自己出路的良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