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良心不同于一般職業(yè)道德良心,它是國家立法的思想基礎,是執(zhí)政者和全社會的“善良刻度計”。在短期的政治斗爭中,政治良心與經(jīng)濟、軍事力量相較是弱勢的,甚至在與陰謀詭計的相博中也多是靠不住的。但從歷史的長過程看,它是指引人類社會前行的最高動力。政治良心與民主政治是統(tǒng)一的。作為長期的執(zhí)政黨,必須具有培育和訓練政治良心的強烈意識,同時更要主動承擔起實現(xiàn)和弘揚政治良心的歷史責任。
關鍵詞:政治良心;道德底線;社會公正;反腐敗
中圖分類號: B82-0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08)06-0071-03
Ethical Position and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Conscience
FENG Lian-jie
(Party School of CPC Binzhou Committee,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rofessional conscience, political conscience is the basis for a country's legislation and the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goodness or honesty of a governing party and a whole society. Within certain period of political struggle, political conscience is inferior to economic or military strength and is unreliable in schemes and intrigues; however in the long period of history, political conscience is the strongest driving force for human's society becau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mocratic politics. It is of necessity for any political party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cultivate its political conscience as well as to carry on and promote political conscience in order to maintain a long-termed governing power.
Key Words: political conscience; base line of moral; social justice; anti-corruption
政治是對社會的治理和管理,其本質(zhì)是社會公共權力的運作。政治良心是社會管理者必須具備的道德良知。政治良心是政治家道德水準的集中體現(xiàn)。雖然不同意識形態(tài)有不同的政治良心標準,但是,政治家職業(yè)道德的普遍規(guī)范還是比較明確的。政治良心的基本內(nèi)容是認真履行政治承諾,不搞政治欺騙,光明磊落,為政清廉,促進、實現(xiàn)和保持社會的人權以及人權基礎上的公平正義。政治良心表現(xiàn)為對普通選民的感恩之心、對弱勢群體的同情之心和對精英人才的敬畏之心。政治良心是抵制腐敗的根本道德防線。腐敗是阻礙中國發(fā)展的最大威脅。政治良心問題已經(jīng)凸現(xiàn)在世人面前。更加關注政治良心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問題,已經(jīng)成為國際社會和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黨建設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一、政治良心的倫理學地位
政治良心是政治倫理道德的靈魂,它是政治家或者公務員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內(nèi)容。政治對于全社會具有唯一合法權威的統(tǒng)攝作用。政治家不同于企業(yè)家、藝術家、科學家,公務員也不同于屠宰戶和推銷員、技術員等其他社會職業(yè),因為他們是社會公共權力的運作者,他們的職業(yè)行為直接影響到全社會的道德價值取向,政治的特殊社會作用,導致了政治良心在倫理學中的特殊理論地位。
(一)政治良心是全社會的道德底線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所有的政治家不一定都是革命家,但所有的革命家一定都是政治家。所有的革命家都是以改變政治環(huán)境為直接目的的,而且為此采取了最為極端的革命手段。革命家對政治改革的獻身精神,說明了其政治良心的徹底性和堅定性。任何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第一代政治家,大多出身于革命家。每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第一代政治家所付出的職業(yè)機會成本最為巨大。由革命家轉(zhuǎn)化而生的第一代政治家,大多具很強的政治良心。因為他們親身體驗了革命事業(yè)的艱難,深切地感覺革命成功來自于人民的支持,所以,他們身心中積蓄了大量拒斥腐敗的情愫。
無論是人治社會還是法治社會,政治家都擔負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圣職責,是引領時代前行的思想先鋒。因此,無論何種社會形態(tài),無論薪金多少,無論權力多大,政治家和公務員都是社會的第一職業(yè);政治家和公務員都應該是全社會的道德楷模、行為旗幟和現(xiàn)實偶像。所以,政治家們的政治良心,是所有職業(yè)良心的預期目標和心理基礎。如果政治良心不張,則所有的職業(yè)良心萎縮。如果被普通公民視為社會發(fā)展第一責任人的公務員都不講政治良心了,那就怪不得老百姓不講道德良心了。正如孔子所言:“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2]
社會群體對各種社會陣痛的忍受程度,取決于政治良心的實現(xiàn)程度。汶川大地震給災區(qū)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讓人難以承受。在震后的第一時間,溫家寶總理親臨現(xiàn)場對搶險指戰(zhàn)員說:“是人民在養(yǎng)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我不管你們怎么樣,我只要十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這就是政治良心在這一特定時刻的光輝閃現(xiàn),它像黑夜里的一道閃電,照亮了所有中國人的心,喚起了潛伏已久的全社會的同情心,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大愛,迸發(fā)出了感天動地的無窮力量,極大地增強了地震災區(qū)人民忍受創(chuàng)傷的能力和重建家園的的信心。
人民群眾最不能容忍政治良心的缺失。政治良心的缺失,必然引起全社會的民憤,導致公民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引起公民政治心理恐慌。民間俗語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政者尸位素餐,對民間疾苦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樣的官無異于寄生蟲,要它何用?政治良心在,則社會正義在,人類的美好希望在。政治良心失,則民心散,社會亂,此一潰而百潰,此一墮而百墮,此一廢而百廢。當政者不為民做主,人民就要自己起來做主。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百姓揭竿而起,都源于當政者政治良心的缺失。這就是古語說的所謂“敬有道,伐無道”。
(二)政治良心是國家立法的思想基礎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里,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政治良心也是有階級性的;資產(chǎn)階級不可能有超階級的政治良心。其實,任何階級的人首先都是具有人性的人,因而首先都是具有普遍人性良心的人。雖然人的階級屬性與政治良心是內(nèi)在統(tǒng)一的,但是,政治良心比階級立場的內(nèi)容更為寬泛,更為人性化。人的階級屬性和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只有通過當政者的政治良心,才能作用于立法和執(zhí)法。受人性的驅(qū)使,立法的人總要諱忌人道主義的攻擊。政治競爭中,政治角逐者也總要回避對政敵的暗殺行為和其它人道主義的攻擊。因此,政治良心有一定程度的超階級性。與社會的法治、軍事、經(jīng)濟力量相比,甚至與陰謀詭計相較,政治良心都是靠不住的,但是,政治良心終究是人類社會前行的最后依據(jù)。把變革社會的動力寄托于舊政治家們的道德自律或政治良心,是幼稚的革命家的表現(xiàn);不把人們的政治良心置于應有的社會歷史地位,同樣也是幼稚的革命家的再現(xiàn)。策反,統(tǒng)戰(zhàn),輿論,都是建立在政治良心基礎上的政治軍事措施?!妒澜缛藱嘈浴肥侨祟愓瘟夹牡漠a(chǎn)物,《聯(lián)合國憲章》是全世界人民的政治良心的產(chǎn)物,一切促使人類社會進步的規(guī)則,都是政治良心的產(chǎn)物和體現(xiàn)。
政治良心是制度安排和政治設計的思想基礎。只有具備公民認可的政治良心,才能確立符合公民愿望的良法體系。良法體系產(chǎn)生的思想基礎、運作靈魂都是政治良心。政治良心是良法的旗幟、執(zhí)政理念的精髓和政策設計的核心。
(三)政治良心是執(zhí)政理念的集中展現(xiàn)
若造成人民生命財產(chǎn)重大損失,負有重大直接職責的官員必須引咎辭職,這是政治良心的突出表現(xiàn),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常態(tài)心理期待。這是世界各國統(tǒng)一的政治道德底線。這條道德底線一旦被觸及,社會和正常秩序就會被打亂。
政治良心是執(zhí)政理念的外在表現(xiàn)。政治良心在每一個社會事件中都會展現(xiàn)出來。天災人禍發(fā)生時當政者如何應對?利益調(diào)整時當政者如何選擇?干群矛盾時如何調(diào)處?個人利益、部門利益、國家利益三者之間如何協(xié)調(diào)和兼顧?都能彰顯政治良心。政治良心是執(zhí)政理念的晴雨表。對于這張晴雨表,幾乎每個社會公民都能讀得懂、看得見、把得準,因為它是心靈的感應。社會公眾對政治良心不可能熟視無睹或視而不見。人民群眾既能讀出“文不貪財,武不貪生”、“文諫死、武戰(zhàn)死”的政治氣慨,從而報之以“縱然死難也相隨”;也能讀懂“官官相護,腐敗成風”的政治末日,從而報之以覆舟的滔天洪水。
二、構筑政治良心的現(xiàn)實必要性和緊迫性
構筑政治良心是國際社會和平、合作、發(fā)展態(tài)勢的需要,更是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全方位改革開放的特殊歷史需要。
(一)構筑政治良心是國際社會和平發(fā)展的需要
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反復考驗了人類社會的政治良心。歷史事件一再表明,政治良心反映了人類社會向往和平、尊重人權的共同愿望。二戰(zhàn)以后,國際社會的政治良心得以恢復和重構。兩極爭霸結束后的近20年來,國際政治良心向著和平(非暴力)、人道、文明、有序的方向回歸。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wěn)定與世界各國政治家們的政治良心直接相關。自由、平等、博愛、正義、民主、人權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維護這些人類社會共同價值的政治良心具有國際公度性。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們的政治良心,承載著國際社會發(fā)展和安全的責任。一國的人道主義危機,一國的貨幣大幅貶值,一國的股市大幅震蕩,一國的進出境和進出口禁令,一國的利息率、匯率大幅調(diào)控,都會關系到國際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恰恰在這些問題上,各國的國家元首都握有大小不等的調(diào)整權力。國家元首們的政治良心,既是國際的,也是民族的。當國家元首們面對國際和國內(nèi)問題遭遇政治良心的兩難選擇時,即面臨選擇國際主義抑或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時候,則國際組織的斡旋家們的重要作用就顯得更加關鍵。
必須指出,雖然體現(xiàn)著人道主義正義觀的國際政治家們的政治良心趨于強勢,但是,某些政治家表現(xiàn)出來的不良政治用心,也嚴重妨礙著人類正義的伸張。有的依仗武力,粗暴干涉他國內(nèi)政,造成嚴重的局部戰(zhàn)爭和人道主義災難;有的大搞恐怖主義活動,濫殺無辜,暗殺進步民主人士;有的不履行政治諾言,出爾反而,欺騙本國和世界人民;有的拒不承認世界環(huán)保條約,破壞生態(tài)平衡,惡化人類生存環(huán)境。這些有違于政治良心的行為,正在被世界各國人民嚴重關注和嚴厲指責。如某國的捕鯨行為,某國貨幣近年來的大幅貶值,某國在簽定關系全球氣候的《東京議定書》問題上的不負責任態(tài)度,某國在禁核問題上對伊朗和印度的雙重標準,等等。出于全人類的根本利益,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迫使人類在全球范圍內(nèi)更加強化政治良心的國際輿論,譴責有違政治良心的非人道主義行徑。
(二)構筑政治良心是我國社會敏感期的特別需要
我國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特別是人均物質(zhì)財富占有水平遠比不上資本主義強國,科學技術水平、軍事力量、文化產(chǎn)業(yè)實力等也將長期處于競爭劣勢。在這個歷史時期,我們承受著資本主義勢力在政治、軍事和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壓力,如果沒有優(yōu)越的政治良心作為強大的心理支撐,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持久和鞏固。我們有沒有與之抗衡優(yōu)勢因素?有,這就是我們的社會制度優(yōu)勢,即我們的社會制度更合理,社會管理者更廉潔高效,我們的政府更廉政勤政,總之一句話,我國社會的政治良心更顯著。如果失去了這一點,的確再也沒有什么可以與強大的資本主義相抗衡的了。因此,整個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政治良心的敏感期。只有當中國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科技、文化全面超越了世界發(fā)達國家以后,這個敏感期才能基本完結。
發(fā)展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需要穩(wěn)定的國際國內(nèi)秩序。就國內(nèi)而言,社會秩序的不安定、不穩(wěn)定、不理順,本質(zhì)是政治良心建設不到位、不達標。當前社會秩序穩(wěn)定與否,特別取決于下列敏感問題:在涉及群眾直接利益問題上,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百姓負責;行政、司法不作為導致社會治安環(huán)境差;形成了“數(shù)字出官,官出數(shù)字”的惡性循環(huán)怪圈;主要領導干部搞短期行為、面子(政績)工程;不尊重群眾意愿;嚴重損害群眾利益;部門利益嚴重;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等等。
(三)構筑政治良心是黨長期執(zhí)政的需要,關乎執(zhí)政黨的生死存亡
政治良心問題的實質(zhì)是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執(zhí)政黨的宗旨問題。黨風問題和黨的宗旨問題,都關系到執(zhí)政黨的生死存亡。執(zhí)政黨的建設,最為根本的是政治良心的建設,或者說執(zhí)政黨員的政治良心的培養(yǎng)、公務員的道德品質(zhì)問題。
(四)構筑政治良心是反腐敗的需要,關乎政治權力的正確使用
公務員手中實際權力的大小,是以其掌控的自由裁量權的大小來度量的。自由裁量權是官員職位的本質(zhì)。在一定職位所允許的自由裁量權之內(nèi)如何配置和使用社會資源,其職務行為都是合法的,至于是不是合情合理,就只能靠政治良心裁定了。政治良心在自由裁量權的使用中具有決定意義。如社會公共產(chǎn)品和政府辦公用品的采購,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的罰款數(shù)額,某些層級的財政收支,當下農(nóng)村土地出讓金的部分分割,某些層級的人事安排等等。這是政治良心得以充分表現(xiàn)的絕佳時機,同時,這也是失缺政治良心最關鍵時機。腐敗,正是從這里開始的。人性,正是在這里丟失的。廉潔,正是從這里開始被玷污的。如何使用政治權力特別是權力中的自由裁量權,是衡量政治良心的測試劑,是判斷公權是不是腐敗的試金石。
三、政治良心的構筑基礎
良心的培育和養(yǎng)成,必須具有一定的思想條件和物質(zhì)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構筑政治良心的思想條件和物質(zhì)基礎都是完全具備的。
(一)正確的指導思想和輿論導向
和平、人權、協(xié)作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價值,這就是國際社會政治良心建設的可靠基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思想體系的對峙,仍然是國際社會政治良心建設的最大障礙。當然,這樣的國際現(xiàn)實并不能成為放棄構筑國際政治良心的理由。人類距離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只有一步之遙。在這樣的條件下,由聯(lián)合國總部斡旋,建立統(tǒng)一的國際政治良心測試和試行機構已經(jīng)成為可能。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政治良心的思想理論基礎。有什么樣的政治目的,就有什么樣的政治良心。要樹立和確立正確的政治良心,首先必須接受正確的指導思想。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正確的指導思想與樹立正確的政治良心是同一回事、同一個過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良心,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預期中,政治家無良心可言。權變、權變,權力總是善變的。善變,是靈活,是才能,是智慧。不變,是教條、是保守、是愚蠢。這就是政治。似乎政治與良心無緣,政治家必然拒絕道德良心,政治家不必講道德良心。政治家決不會是慈善家、道德家。出于角逐政治權力的需要,政治家必然都是陰謀家、策略家。如同股市行情,政治風云總是變幻末測的。而政治變化,總要迫使某些政治承諾的失敗。任職宣言總是公開、鮮明、確定、引人入勝的,而任職宣言的實現(xiàn),則總是艱難曲折、大打折扣的。人們允許政治家的某些失信行為。但是,有些政治宣言一開始就沒打算實行——這就是政治欺騙。這是選民不可能容忍的。
政治家的德行就在于充分正確地使用權力。政治家要對選民負責,對社會負責;政治家不僅要對本國公民負責,還要對國際社會負責。感恩選民,服務社會,敬畏賢良,同情弱者,伸張正義,鎮(zhèn)壓邪惡,任人唯賢,克己奉公,不搞特權,一心為民,保證司法程序公正和司法實體公正,這就是政治良心的主要內(nèi)容。
政治良心的樹立和堅守主要依靠兩方面的力量:一是個人意志力,二是社會輿論力。前者是自律,后者是他律。造成強大的社會輿論,是政治良心得以樹立和堅守的主要力量。社會輿論必須使“有政治良心者香,無政治良心者臭”。
(二)保證政治良心的有效任免程序
政治良心是政治權力的基礎。不具有政治良心的人,就不具備執(zhí)掌公共權力的資格。人們都不會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黑心政治的社會環(huán)境里。缺乏社會良知,必然都是每個歷史時代亟待解決的政治問題。要造就“無政治良心者下,有政治良心者上”的官員任用制度。這種制度必然是民主選舉和民主罷免制度。民主與政治良心是統(tǒng)一的。如果民主選舉的結果與政治良心發(fā)生了矛盾,必然意味著政治的腐敗。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jiān)督,既是政治良心的認可者,也是政治良心的體現(xiàn)者。民主政治是政治良心的實現(xiàn)形式,政治良心是民主政治的本質(zhì)內(nèi)容。民主政治是體現(xiàn)政治良心的必然形式。政治專制形式只能是政治良心的或然實現(xiàn)形式。在人治社會,政治良心的保持表現(xiàn)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在法治社會,政治良心的保持則表現(xiàn)為民主真實、腐敗消除和社會誠信。
(三)較高的政治良心實現(xiàn)程度
政治良心必須得以實現(xiàn),至少要在一定時期內(nèi)具有某種程度的現(xiàn)實性。否則,人民就會對政治失去興趣,使政府失去信任,對社會的發(fā)展前景產(chǎn)生懷疑,表達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社會實踐是最好的教材。政治良心得以實現(xiàn),就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社會機制,具有政治良心的人就會多起來。如果人們對政治良心的實現(xiàn)普遍不抱什么希望,社會就會面臨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政治良心具有普世性。出于人類生存的本性,人們普遍反對暴政、厭惡酷吏;人們普遍期望懷柔、親民、公益、和善的施政方式。后者正是政治良心表現(xiàn)形式。橫征暴斂,迫害賢達,窮兵贖武,驕奢淫逸,沉緬酒色,不問稼穡,飛揚跋扈,公權私用,辦事不公,是政治良心缺失的表現(xiàn),是腐敗的表現(xiàn)??思悍罟?,執(zhí)政為民,為民謀利,敬民如天,愛民如子,福民勤政,同情弱者,敬畏俊杰,甘當公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樣的社會管理者、這樣的領導者、這樣的公務員,哪個國家的人民不喜歡、不愛戴、不支持、不擁護?人類社會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們的責任就是要給具有高尚政治良心的人提供必要的政治舞臺,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提高政治良心的實現(xiàn)程度。政治良心的實現(xiàn)程度與政治良心的成長程度呈正相應關系。
歷史總會為政治良心的集中顯現(xiàn)預留不多的時間窗口。汶川大地震就是這樣一個時間窗口,它讓我們洞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良心。讓我們銘記它吧,特別是在它潛行的漫長歷史過程中。
參考文獻:
[1] 論語·顏淵.
[2] 論語·子路.
責任編輯 陳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