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學英語到現(xiàn)在教英語已經(jīng)有將近二十個年頭。按理說,這么長的時間,英語水平應該跟母語無異,事實卻是相差甚遠。這在眾多英語學習者中是普遍存在的。英語學習真的那么難嗎?其實不然,只要老師教學方法得當,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好英語不是一個大問題。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可是回想中學時代,自己根本不曾用英語進行任何交流,以至于學了十多年依然是啞巴英語。針對這一情況,不斷有人對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另外兩種教學模式——趣味英語教學和主動性教學。下面我們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比較分析,以確定哪種模式更科學,更適合學生發(fā)展。
一、趣味英語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中有人非常強調(diào)英語學習的趣味性,甚至提出“learning should be funny”的觀點。如何增加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包括我在內(nèi)的許多英語老師做過多種嘗試。如在課文的講解中加入英語文化知識、講英語故事、教授英文歌曲,有時甚至把英文原版電影帶到課堂上給學生觀摩。事實證明,以上的各種手段在短期內(nèi)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變得愛上英語課了,但學生只對這一部分有意思的教學內(nèi)容感興趣,而當老師真正切入正題時,他們就變得不耐煩起來。在這種“趣味教學”中,學生只記住了有限的幾句口語,聽懂幾個單詞,而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沒有太大的提高。據(jù)有關資料記載,有一所學校曾對英語教學做過以下嘗試:分AB兩個班進行英語教學,A班的學生采用上述的“趣味教學”,B班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結(jié)果A班學生的上課熱情高漲,但考試的時候卻一塌糊涂。
這說明趣味英語教學模式雖然短時期內(nèi)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始終是觀眾,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教師的課堂當中。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沒有從根本上被激發(fā)和調(diào)動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引入另一種教學模式。
二、主動性教學模式
很多學者認為學生聽課和積極思考的過程就是主動學習的過程,事實上學生能夠做到的不僅是聽課,應該還有讀、寫、討論和參與。教師應當給他們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顧名思義,是指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坐著聽,被動記,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而是主動地或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是動和靜的結(jié)合:動多于靜,參與多于聆聽,討論多于記憶和背誦。這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我們稱之為主動性教學。在主動性教學中,學生要真正地去參與、思考、研究、分析、說明和辨正,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和書本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質(zhì)疑,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去闡釋和說明,體現(xiàn)自己的風格和個性。自主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不僅能學到一些片面的詞組和句子,而且能夠?qū)⑺鼈冹`活地運用到實際場景中,甚至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主動性教學把學習和使用英語交際作為最終目的,擺脫了把應付考試作為學習目的的弊端;避免了趣味教學中,只注重學英語的樂趣,而限制綜合能力發(fā)展的片面性。由此看來,我們應該采用主動性教學模式,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那么,如何開展主動性教學,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呢?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Spolsky認為,動機包括三個方面: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的愿望和對學習付出的努力。有動機的英語學習,學習效果好,反之則效果不佳。因此動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利用學生本身固有的動機,如好奇心,學生對成功的愿望,愛玩、好動等天性;還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降低、挫傷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了好的動機,還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即使想做也做不好。學英語也是如此。因此我們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中國人學英語缺乏語言環(huán)境。比如有的人在國內(nèi)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一知半解,可在國外呆了幾個月,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很顯然,語言環(huán)境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實現(xiàn)英語的自主學習,教學環(huán)境不可忽視。我們應該把學生從應付考試、被動學習的死角中解放出來,讓學習英語成為一種需要。教師應該利用一切條件,創(chuàng)造濃厚的英語氛圍。
(2)課堂教學情景化,調(diào)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從課堂入手,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diào)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如在講授Back from the Summer Camp一文時。我先把課堂設計成夏令營活動現(xiàn)場,讓他們盡情發(fā)揮,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讓他們用英語把自己的活動描述出來,課堂氣氛空前高漲。課后,我又給他們布置了作業(yè),寫出參加夏令營的感受,要用到課上學到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完成后,讓學生互相傳閱、批改,交流看法。這樣做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促進了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同,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3)樹立學生信心,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曾經(jīng)說過:“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有這種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睂W英語也是如此。只有使學生樹立信心,才能激發(fā)他們學英語的熱情。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時時給他們鼓勵,尤其是對那些學英語感到吃力的學生,更應該去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分析他們的特征,因材施教,多多表揚,讓他們時時有成就感,明白別人能學會的自己也能,進而能夠主動地去學英語,愛學英語。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英語成為一種習慣
要實現(xiàn)英語的自主學習,學習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換句話說,一個學生若能充分認識英語學習的意義,即把英語學習的價值與全部生活的價值聯(lián)系、統(tǒng)一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整個英語學習活動才會由外部強加的、被迫的,變?yōu)閮?nèi)在需要的、自覺的,也才會是真正主動的、積極的學習。他就會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之。李陽是瘋狂英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曾是蘭州大學工程力學系的一名學生。四級考試的屢次失敗使他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于是強迫自己每天大聲朗讀英文材料。最初,對他而言,英語學習只是一種外部強加的、被迫的??蓵r間長了,他發(fā)現(xiàn)學英語變成了一種內(nèi)在需要,開始積極、主動地學習,最終創(chuàng)辦了瘋狂英語。
因此我們可以適當給學生增加一些外在壓力,促使他們把壓力變?yōu)閯恿?,自覺主動的把英語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3.開展交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語言能力
外語學習的交際策略是語言學習不同于其他一些學科之處。實現(xiàn)英語的自主學習也不例外。一個有自主學習精神的英語學習者,會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在交際中會注意到遵守交際習俗,交際遇到困難時會設法繼續(xù)進行交際。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就天氣、出勤、班內(nèi)好人好事等情況用英語進行匯報,也可以用英語講故事、猜字謎、朗誦詩歌、演唱歌曲、自編對話小品等。還可鼓勵學生學會積極合作,進行小組活動等。積極參加語言交際活動,學習者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這也是英語自主學習的一個明顯特征。
4.改變評價辦法,幫助學生反思自主學習過程
以往的考試,通常是運用紙和筆的書面性測試,過于側(cè)重語言知識的考查,因而常導致忽視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即書面語言能力相對較強,口頭語言能力較弱。這對于英語自主學習是相當不利的。要實現(xiàn)英語自主學習,應該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才能真正領略語言學習的樂趣,抵達語言學習的更高境界。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注意到,對英語學習樂此不疲的學生,往往是會讀,會寫,會聽又會說。因此應該發(fā)展一種新的評價體系,評價既有讀寫又有聽說。測試的任務可以運用各種媒體,使學生在課內(nèi)外有機會展示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所學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并能促使學生學會思考,隨時看到自己的成績和不足,幫助反思自主學習過程,調(diào)整學習目的和策略,樹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學習目標,更有效地進一步學習。
綜上所述,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英語學習者是至關重要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以上方式和途徑相信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在英語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為終身學習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Hendrikson.L.Active learning.ERIC Digest No.17.1984.
[2] 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4] 鄧曉芳.高中學生反思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中小學外語教與學,2002(11).
(責任編輯孫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