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巴士站還有三四十米的距離,遠(yuǎn)遠(yuǎn)看見停著一輛我要坐的車。前面有個胖胖的黑女人正朝那輛車猛跑,于是我也著急起來,發(fā)足狂奔。后面還有一個黑人胖子追著我們喊:“等等我”一干人在街上跑得很熱鬧。奇怪的是,這輛車一直等著我們,沒有開走。好不容易跑到車前,一看原來里面沒有司機(jī)。黑女人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候車亭的椅子上。這時候黑人胖子也趕來了,氣喘吁吁地說:“我都說要你們等等我了?!痹瓉硭撬緳C(jī)暈倒。
總體來說,倫敦的巴士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雖然一開始你會手足無措。因為倫敦巴士系統(tǒng)雖然比較完善,但似乎不是為游客而設(shè)計的,只有居住了幾個月以上的人才能很好地使用該系統(tǒng)。我這個月來不停地坐錯車,第一次就是因為完全不了解指示牌的用法而坐到泰晤士河的另一端去了,結(jié)果狠狠欣賞了一下泰晤士河的美景。
倫敦巴士根本不報站名,巴士站上的站名又小得根本留意不到,我一上車就犯暈,根本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在哪兒下車。數(shù)站數(shù)的方法也行不通,因為站和站之間的路程非常短,只有廣州的l / 3左右,十幾個站一晃就過去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問人——還能增加練習(xí)口語的機(jī)會。我在這兒特別喜歡問路,因為倫敦人在指路上都表現(xiàn)得異常友善和盡職。很多人會在你離開后還一直留意著你,如果你又走錯了,他們會遠(yuǎn)遠(yuǎn)地把你叫住,指手畫腳一番,將你引回正道。
剛搬到新家的時候,我每天都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整條路上都是一模一樣的花園洋房,我總是錯過了兩三個站才醒悟過來,于是只好坐回頭車,見鬼的是回去時又錯過了,最后只好走路回家。
還有更見鬼的事。一天深夜,我坐上一輛回家的巴士,第一排坐著一對戴著兔耳朵的情侶,看著像本地人,可能是剛剛狂歡歸來。因為夜班車司機(jī)都喜歡飆車,我照例又坐過了站,只好下車到馬路對面等回程巴士。好不容易等來一趟,一上車就看到四只兔耳朵。在一模一樣的位置上,正坐著剛才那對情侶。我立馬蒙了——莫非又坐錯車了﹖后來一想,可能是他們也坐過了站,正往回趕呢。
除此之外,倫敦巴士的服務(wù)堪稱完美。巴士上有專門預(yù)留給輪椅的空間,可以容納兩部輪椅或者兩部嬰兒車,還可以給旅行或者搬家的人放大行李袋。我這次搬家就全程用巴士。而且這些空間一般都不會空置,我這一區(qū)就經(jīng)常有殘疾人搭乘巴士,嬰兒車更是天天見。巴士司機(jī)的禮貌也讓我驚訝。我估摸著他們的福利一定很好,所以每天才能如此心情愉快地上班吧。
(選自《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