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肉類入榜理由
此次WHO只排出了三大禽肉為推薦選擇,其上榜理由與紅肉不被看好直接相關。紅肉早就被扣上了“不健康”的標簽,此次的排行榜再次證明了專家們的這一觀點。2001年的榜單上還有6種肉類。鵝、鴨肉的化學結構非常接近橄欖油,有益于心臟健康。雞肉則被認為是人體所需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再加上現(xiàn)在人大多以瘦為美,這3種肉類的瘦肉部分都具有低脂低熱的特點,吃了不容易發(fā)胖,因此也越來越受歡迎了。
鵝 肉
上榜理由:
鵝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yǎng)健康食品。每100克鵝肉含蛋白質10.8克,鈣13毫克,磷37毫克,熱量144千卡,還含有鉀、鈉等十多種微量元素。鵝肉含有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
從生物學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yōu)質蛋白質。鵝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不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質好,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66.3%,特別是亞麻酸含量高達4%,均超過其他肉類,對人體健康有利。鵝肉脂肪的熔點亦很低,質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鵝肉在本次被排名第一位。
鴨 肉
上榜理由:
鴨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余為非蛋白氮。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肉高,比豬肉低,并較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易于消化。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含有大量的尼克酸、核黃素和硫胺素,是人體多余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雞 肉
上榜理由:
從營養(yǎng)價值來分析,雞肉每百公克含有水分74%、蛋白質22%、蛋白質2.2%、鈣13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等,雞肉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另還含有維生素C、E等。
雞肉不但含脂肪量低,且所含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為小兒、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中病后虛弱者理想的蛋白質食品。
2001年WHO肉類推薦排行榜
1 鵝肉
2 鴨肉
3 牛肉
4 袋鼠肉
5 雞肉
6 蝦肉
牛肉2007年落榜理由:
自瘋牛病之后,關于牛肉的爭議和問題較多,但最終因為紅肉的營養(yǎng)比例,不及禽肉,且脂肪含量較高而遭淘汰。
袋鼠肉2007年落榜理由:
曾經一度十分流行,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它的肉質含有一種低劣的激素對人體有很大的害處。特別是對發(fā)育的年輕人,能使不到年齡的女孩子提早來月經,使老年人誘發(fā)疾病等等,也因此而被淘汰。
蝦肉2007年落榜理由:
因海洋污染問題和過分打撈問題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