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看問題直達本質。一如甬商在清代就意識到商品的本質是資本。那么語言的本質呢?是交流。有個寧波人,在英國船上當過水手。不識ABCD,并不妨礙他用寧波英語交流。上海開埠后,英語在商界搶手。這位寧波人,把英語會話用寧波話作注音,在上海一個叫洋涇濱的地方開起了可以不要ABCD的英語會話課。方式簡捷,開創(chuàng)語言作為交流的大業(yè)。后來這種寧式英語,和所有講得硬邦邦的英語,都被人戲稱“洋涇濱”。
浙東學派提出“工商皆本”“經世致用”。自古寧波學子,要學書法、尺牘、珠算,做官不成,還可經商。甬人善賈,商儒并盛。
洋涇濱,或許也是一種“經世致用”吧。
今日寧波,已經難找“純種”的國企。連接滬甬投資118億的大橋,資本金里民間資本占一半以上,在國內尚屬首次。從個體私營經濟、聯戶企業(yè)、股份合作企業(yè),到較規(guī)范的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等,有多種經濟成分多種血緣的新興混合經濟,好比調和的雞尾酒。這種雞尾酒經濟到底叫什么?寧波人說還是先上車再買票,先生娃娃再取名。
雞尾酒經濟,或許也是一種“經世致用”?
2003年5月,寧波市屬國有企業(yè)95%實現轉制。保留的國企也是青春煥發(fā)的長青樹。有人說:我們的市領導可以集中精力思考明天的事了。
寧波的混合經濟進入第二次的創(chuàng)業(yè)。
有人說,寧波民企進入后老子時代。
有人說,寧波民企進入少帥時代。
有人說,寧波民企催生財富新生代。
2003年10月,寧波創(chuàng)建海能水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工程研究院,致力水環(huán)境防治技術的研發(fā)。研究院也是民營企業(yè)。到今年2月,這家民企研究院與浙江大學聯手,研究和改善水環(huán)境。研究院提供經費,提供試驗基地和產業(yè)化設施。
2003年首屆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yè)服務聯盟會議主辦方,在考察了山東、廣東和上海之后,決定在民營企業(yè)最發(fā)達的浙江舉辦。
最終選擇寧波。
雞尾酒經濟的企業(yè),是寧波外貿的基石。
寧波有114個產品成為全國“單打冠軍”。寧波已經連續(xù)5年成為參加境外展覽最多的城市,寧波擁有15個重點出口品牌,是全國出口名牌產品最多的城市。
寧波有句老話:“走過三江六碼頭,摸過老蔣光郎頭?!笔Y介石是寧波人,蔣介石的頭,是只有宋美齡摸得的。寧波人的戲言,無非是表示自己什么都見過吧。
今日寧波,是商的盛會。一家家商店的名稱好像在進行個性比賽。這家叫“憑感覺”,那家叫“這里吧”,這家叫“無所謂”,那家叫“伙伴根據地”。
非常雞尾酒。
大花臉盆端出的大銀行
李令紅把地圖鋪在地上。
他辦公室的地上,鋪了這張地圖也就沒什么空地了。
這是一間打造21世紀世界大港的辦公室,這是一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辦公室,這是一間按動鼠標寧波港就進入數字遠程監(jiān)控的辦公室,這是一間鋪著60年代大花床單的辦公室,這是一間井然有序找什么有什么的辦公室,這是一間雜七雜八拼湊著過去招待所舊家具的辦公室,這是一間聯系著覆蓋全球100多條集裝箱航線的寧波港老總辦公室,這是一間還要端一只大花破臉盆打水的辦公室。
為什么還放著這只大花搪瓷臉盆?我問。
李令紅來個枉顧左右而言他。
這位寧波港老總思維清晰而條理,他今天的事今天辦完,決不拖拉到明天。他那小小的桌面利落而干凈,我要什么材料他都是伸手就得。獨獨關于這個大花臉盆,他沒聽見。
后來我窮追猛打他的一個助手,才知道那是他住這里洗腳用的。
無論如何,寧波港辦公樓舊兮兮黑乎乎的,叫我的思想一時集中不到他那張地圖上去。
寧波港的年貨物吞吐量是世界港口前5名,不過他們的辦公室是世界最差的。這是70年代的建港指揮部。
這里剛剛把局改為集團有限公司。李令紅說辦公室的家具都是歷任局長用過的,除了一臺電腦和一只地球儀。他說寧波港是永不滿足是追求一流的,只是辦公室不追求一流。
李令紅指著地圖給我看,兩年前寧波港就在內地建起無水港——紹興、義烏、蕭山、余姚等,還要進一步拓展到江蘇及浙北、浙中、浙南、江西等腹地。
“很不夠大?!崩盍罴t說。
嗯?
寧波港的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5年增幅全國第一,2003年比2002年又增長49.2%。寧波港與舟山港使用同一個航道和錨地,下一步,寧波港和舟山港要1+1了,要一體化發(fā)展然后以一個港口、一個品牌投入國際航運舞臺。
我覺得,寧波港很大而這張地圖太小。
人們講足球運動員,常常會說世界在他們足下?,F在,世界地圖在港口總裁身下。
李令紅,這位寧波港前局長和寧波港現總裁,像小孩一樣趴在地上,趴在地圖上,那么投入地搭建寧波港的發(fā)展空間。所以說“搭建”,因為覺得他那興趣十足的樣子,太像小孩子趴在地上搭積木。
我想,一個人,當他最專注、最有興趣、最心無旁騖所以就最單純、最快樂的時候,就特別像一個充滿了創(chuàng)造力的搭積木小孩。
港口的集裝箱本來就像積木,一塊塊長方形的紅色、黃色、灰色、綠色的大積木。寧波港由6個港區(qū)組成。在6個港區(qū)間行走,這么走那么走,都是堆場,堆場,堆場,都是集裝箱,集裝箱,集裝箱。好像走進一個彩色的積木世界。
人們用這些彩色的積木搭出了世界的集裝箱時代。
好像整個世界都可以裝進集裝箱。
世界標準件化了,程序化了。通往世界經濟的軌道,處處都有接口。
李令紅在鹿特丹、在荷蘭、在美國、在中國香港,在每一個先進的港口,對方常常介紹:這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是的,真先進。我們怎么提高呢?這個集裝箱的計算機系統,是最先進。我們,咬咬牙關自己搞一個?當然,也可以花錢買下這個系統。但是,要花很多錢。
李令紅從香港回來,組織第二集裝箱公司的5個小伙——研發(fā)。
我說,如果這個計算機系統研發(fā)不出來怎么辦?如果花錢買,質量保險,沒有風險。
“沒有風險的決策不是好的決策?!崩盍罴t一下反彈回來:“當然要力求風險最小,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2003年的大年初六,李令紅的右手拿起了鼠標。
已經365天了,這一個系統把那5個小伙天天“系統”在一起?,F在,鼠標一按就知道能不能對接成功。
如果對接成功,意味著節(jié)約1000多萬。如果不成功……
李令紅輕輕按動鼠標。
這輕輕一下的后邊,是365天沒日沒夜的勞動。
計算機系統一次對接成功。
李令紅向所有的開發(fā)人員深深地鞠躬。
李令紅知道,一次對接成功,是研發(fā)人員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是寧波港培養(yǎng)了自己的隊伍。寧波港,要發(fā)展為國際一流的深水樞紐港和國際集裝箱遠洋干線港,還需要多少人的合力?
寧波港又在建一個4期國際集裝箱碼頭工程。前沿長3000米,寬900米,綠化帶寬22米。門吊的外伸距離是最長的,在國內集裝箱碼頭里是最大的。
這個工程也是一天24小時地作業(yè)。我想起我在碼頭看見的一排排龍門吊,覺得像一個個排列的凱旋門。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等我這篇文字印刷出來的時候,我寫下的一些數字又不對了——寧波港的數字又刷新了。
包玉剛1984年第一次由香港回寧波,登上寧波北侖港的碼頭,說:“我到過世界各地,見過不少深水良港,北侖港是世界一流港口,也是中國最有前途的港口?!?/p>
“寧波有北侖港,阿拉寧波人得福了?!?/p>
到底是因為寧波港而寧波得福,還是因為寧波而寧波港得福,這都不重要了。
這位世界船王有句名言:“深水港好比一家大銀行。”
現在,寧波港已經和世界90多個國家的560多個港口連在一起,還在向美洲、歐洲、非洲、中東不斷開拓遠洋航線,又向腹地不斷開拓內陸支線,加大攬貨能力。寧波港這家大銀行,是財源亨通了。
所以,寧波港老總李令紅趴在地圖上說“很不夠大”的時候,我不能不驚嘆他的想象力。他在地圖旁蹲了好一會兒站起來,我想他一定經常這么蹲上蹲下,一定能上能下。他一邊睡著上個世紀的大花床單,用著上個世紀的大花臉盆,一邊做著這個世紀勇創(chuàng)新高的大銀行。
誰都知道寧波有個寧波港。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寧波有個大銀行。
還有一個秘密:這家大銀行,是住在一個舊辦公樓里的人,用一只大花臉盆一代一代端出來的。
700民警,從早上八九點開始奔赴通往現場的15個路口。
這是2003年6月8日,SARS還沒過去。寧波派一架包機到京,去接中央和各部委領導及有關專家,正部級10人,副部以上20多人,還有媒體100余家。下午2點30分舉行跨海大橋奠基儀式,下午5點即用同一飛機把賓客送回北京。
民警要封鎖路口,生怕閑雜人多鬧事。但是,在民警趕到之前,在清晨5點鐘,5公里長的海邊,已經鋪滿了10萬人。
從附近的慈溪到這里,有20多里。一位87歲的老人,是一里地一里地走來的。
工地上一直在施工,海風刮起的灰土,撒落在這10萬人身上,變成10萬泥猴。
但是10萬人個個高興,好像喜歡玩泥巴的小孩兒那么高興。好像在等過節(jié)那么高興。
他們就這么等著。等了有100多年了吧?
他們是一代一代在寧波慈溪長大的。從慈溪過海到上海,只能坐船,12小時。當地人就管船叫上海輪船。上海輪船開了100來年,到2001年才結束。后來有6小時的快速雙翼船,又有4小時的滬甬高速公路。
終究還要4個小時!
寧波人與上海人,差不多1/3有親戚關系。站在慈溪海邊,真恨不得能有一座橋,一直架到對面的上海!
一個夢
一個一代一代人都在做的夢。
那位87歲的老人說:“建這橋一直是我的夢!想不到真要建了。5年后大橋建成,我恐怕已經不在了,所以一定要過來看看!”
愿5年后這位87歲的老人一定在一定在呵!
從早上5點多鐘,一直到大橋奠基儀式結束,老百姓就這么有序地站著,又有序地撤走。不過扛走了彩旗,拿走了氣球,連堆積的黃沙都用礦泉水瓶裝走了。他們捧著裝滿沙土的水瓶,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好像把大橋裝進了礦泉水瓶帶回了家。
北京來的客人們全感動了。大橋總指揮王勇,把10萬百姓等大橋的照片,寄給參加典禮的每一個人——要不要支持我們?這是民心工程呵!
兩個月后,有關部門的批件就下來了。
海上不能施工,只能先建一個兩車道的棧橋,等于搭起陸上平臺。等建起36公里長、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的跨海大橋,再拆去棧橋。
棧橋已經建了有五六公里,天天有幾千人來看,又是過節(jié)一般:啊唷,這個橋真的在建了!還那么快!這就用不了幾年了!可就是好像窄了點,怎么才兩個車道?
慈溪一帶的百姓,誰家來了客人,都帶到這里來看橋——他們以為棧橋就是那真的跨海大橋了。
這個海灣叫杭州灣,所以叫杭州灣大橋。是已有的和在建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里的流速是每秒三四米,到五六米,人掉水里,會不會游泳,結果都一樣了。
而且,海底有一窩一窩天然氣,一不留神就可能火冒三丈。
這地方能造橋嗎?
10年論證后,寧波才成立起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大橋代表21世紀中國造橋的水平,118億的資金,民企搶著投資——誰能投資大橋,這就是實力,這就是信譽。寧波的民企在完成了原始積累的階段后,進入了資本運作。大橋資本金里一半以上的資金,由民企包了。
大橋有了兩個亮點:第一,最長。第二,融資渠道。
4月底的一天,我乘坐的小車開上棧橋。限速20公里。開到5公里處,我走下車,回身看去,慈溪隱在霧里了,前方的上海更看不見。霧里海里,海里霧里,渾然一體。只剩下這一座兩頭挨不著的窄窄的棧橋,在霧中實在只像國畫里淡淡的一筆。
橋上的起重機,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把細瘦的橋攔腰拎起。
大海之上,橋都顯得瘦得這么弱小。人呢?寒冬站在橋上,海風撲打過來,穿多少衣服恐怕也跟沒穿什么一樣冷??嵯恼驹跇蛏?,想吃攤雞蛋,把蛋往橋板上一打就燙熟了。
我走進總指揮的辦公室。辦公室桌上有一塊牌,上面寫著——部門:指揮部,職務:總指揮,姓名:王勇,編號:00001。
辦公室的一面墻上,掛著大橋的地圖。電腦顯示屏上,是大橋的衛(wèi)星遙感圖。又一面墻上,是大橋奠基儀式那天,10萬百姓過節(jié)的兩張巨幅照片。這架大橋,這10萬人,一定把王勇的心,撐得滿滿的,撐得太滿了。
王勇進來了。有人建議我和他合個影。我很愿意,可就是自己一身休閑,是不是太過隨意?這個想法剛在我腦子里一閃,王勇幾乎同步地脫下了西服,只穿件襯衫,這就不再讓我為難了。我想,這是一個可以把細節(jié)做得非常好的人。
任何一個偉大的成功,其實是無數細節(jié)的成功。
王勇,濃黑的眉和眼,寬厚的鼻和嘴。說話聲音不高,可信任系數很高。他那含而不露的激情,埋得深深。好像那種離地表很遠的強地震。
他肩負這樣的重任,還能這樣平靜!不,他說其實他常常一個晚上一個晚上地不平靜!這么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切都得同步推進——通水、通電、移動、聯通,橋上6個平臺同時施工。64根樁,哪個細節(jié)上都不能出一點事故!一夜一夜地睡不著!不過,人生一輩子能遇上這么個工程,能做好這一件事,此生足矣,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