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莫名而奇妙的感覺。不愿捱到含著淚與她揮手道別的日子,我怕自己承受不了那份孤獨與憂傷;卻又希望她可以順利地度過高考的那兩天,然后扔掉一切,在某一個地方淋漓自己,頭也不回。
從羽絨服到短袖T恤,從麻辣火鍋到香草冰淇淋,時間滴答,從不為誰停下。依的教室里突兀的倒計時也從“還有188天”變成“18天”,灰蒙蒙的黑板上擦不去的是時間斑駁的匆影。無法想象高三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煉獄,畢竟我離高考還有一年的時間,因而那種緊張便不是我可以設身處地的。直到有一天,依驚喜地告訴我,操場邊的梧桐樹已經(jīng)十分繁盛時,我才對她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那天,她扯著我去看梧桐樹,仰著腦袋高興得像孩子一樣,純真、欣然的表情像久違放晴的天空,為高考熬成的凹陷暗淡的眼睛流露出許久不曾見到的神彩,像從天空中采擷的藍一般清澈。而我常常游走于那些大梧桐之間,習慣了它們從秋到夏死灰復燃的漫長,所以依的欣喜我無法體味,但我知道那梧桐在她的眼中已不僅是梧桐,更是一種希望,是綠色的信念。過了六月就是她飛翔的翅膀,因而她才有那種像獄中囚徒看到破曉的黎明一般的喜悅,那喜悅中閃著晶瑩的淚光。
雖不曾親眼所見高三的慘淡與悲壯,但他們蒼促的腳步和疲憊的微笑卻向我訴說著化蝶破繭前的煎熬。依也是這樣,我總看她在教室與食堂間做著簡諧運動,因而那天她可以在梧桐下漫步,確實讓我感到她異于平常。尤其是她突然轉(zhuǎn)身,瞇著眼睛告訴我她的誓言時,我知道依已不再是以前的依了。
她匆忙地準備了兩天,就去北京參加某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了。千里路途上的風景和顛簸都沒有讓她放下學習的資料,那種安定的心是依浮躁了千百次后才礪練出來的。在北京的那幾天,除了考場便是在賓館房間里,車水馬龍間繁華的首都,燈紅酒綠下嫵媚的首都,似乎都是離她極遙遠的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依在臨回前不顧家長的反對執(zhí)意去了北大,獨自一人在未名湖畔徘徊了許久,獨自一人看著北大的天空和北大的一草一木,她站在北大的校園里,捧著北大的土和靈氣,她發(fā)誓說:“我上了大學一定比現(xiàn)在更認真地學習。”
我不知道站在中國最具盛名的頂級學府里,一字一字發(fā)下錚錚誓言需要多么堅定的信念;我不知道面對靈動而肅穆的未名湖,一個柔弱的女孩要發(fā)誓需要多么大的勇氣。然而這件事,那個眾人心中的“小姑娘”做到了,而且鏗鏘有力。
或者世間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吧!
他們也要離開了,那些我和依所崇拜的籃球生。球場上的吶喊并沒有因為高考的步步逼進而降低分貝,高一的女生似乎更能歇斯底里詮釋少女的瘋狂。可是他們卻要走了,帶走三年的歡呼,帶走三年的全校矚目,只留下他們灌籃時抓破的籃網(wǎng)、奔跑中磨光的地面和高二女生的愁悵、高一女生的遺憾……是的,再也不會有三個石頭、三個太陽和三滴水的完美組合了,只留下他們奪回的獎杯在古樸的大成殿熠熠生輝,訴說著那些曾經(jīng)驚心動魄的不屈與壯烈,曾經(jīng)野性十足的歡笑與淚水,曾經(jīng)高貴倔強的理想,曾經(jīng)色彩斑斕的夢……
或許是依捕捉到了我眼中來不及掩蓋的憂傷了吧,她像個姐姐一樣摸了摸我額前的劉海,說:“好好學習,我在北京等你。一年很快就過去了?!蔽彝馕渡铋L的笑,輕輕地點點頭。是啊,一年很快就過去了。我知道依是在勸我珍惜時間,把握改變命運與人生的最后機會,我也知道她怕我在困難面前挺不過去在煎熬中撐不下去,才以時間的短暫與輕松安慰我走到最后。一直走到最后。
過了這個六月,依就會微笑著離開,像蝴蝶越飛越遠。而我則要再一次演繹破繭的蛻變。也許我會枕著和依回憶的照片,想象著她繽紛的生活,凝住眼角的淚水。經(jīng)過許多個輾轉(zhuǎn)的天亮和天黑后,我想我可以學會怎么想念。
依,勇敢地、努力地飛吧,你會牽著我一起追,幸福不會離我們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