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流傳千古,習武之人攫發(fā)難數(shù),智勇兼?zhèn)湔郀N若群星,便是功夫練至爐火純青之輩,也如過江之鯽。真可當?shù)闷鸫笾腔廴终?,在筆者的心目中只有兩個人?;蛟S是在下的條件太過苛刻,再不然就是孤陋寡聞,貽笑大方了。
大智慧的武者須具三個條件,首先,其人的功夫須練至出神入化,登峰造極;二,須是拳法門派的創(chuàng)立者。這兩個條件猶可因為在武術界,符合上,述二條者難以勝數(shù),可說是有多少拳種拳法,就有多少開山立派之人,這些個拳門的始作俑者,功夫自是出類拔萃。江湖闖蕩,比武較技,歷練經年,修成正果。如心意拳之姬際可,八極拳之吳鐘,螳螂門之王郎,形意拳之李洛能,八卦掌之董海川……無不如此。
關鍵在于筆者“杜撰”的第三個條件。古往今來能夠具備此一項的武者,可說是寥寥。
大智慧武者必須有著超越時代的前衛(wèi)思想,他開創(chuàng)的武術事業(yè),對后世影響深遠,并且傳播到世界,廣為人知。即此便是條件之三。
楊露禪是筆者心儀的大智慧武者之一。
他是楊氏太極拳的開山門者,在他那個時代人稱“楊無敵”。
楊露禪學拳于陳家溝,師從號稱“牌位大上”的陳長興,藝成同河北故里永年,后到北京教拳。在18世紀末葉,中國的火器尚未盛行,楊氏便以他的“第六感官”,意識到武術技擊已是東風射馬耳。遂生以拳健身育人之想,并以三代人身體力行之,將太極拳改革成81式,推行天下,終有“達官貴人,販夫走卒皆習之”的評語。
在楊露禪的影響下,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的武禹襄也走上了太極之路,尋投于趙堡太極拳門下學藝,后又創(chuàng)出武氏太極拳一門。其傳人郝為真再傳孫祿堂,遂有孫氏太極拳一支。而武氏在鹽店發(fā)現(xiàn)王宗岳拳論一書,更是為太極拳平添了系統(tǒng)的理論學說。
太極拳能有今日之規(guī)模,楊氏一代人的努力固然是主因,其門下弟子如全佑,隔代傳人如陳微明等人也足是功不可沒。尤其全佑,亦是三代人(吳鑒泉、吳公儀、吳公藻)孜孜以求(詳見《精武》1999年第9期)。
楊露禪開太極拳健身運動之先河,時至今日,滿世界都知道太極拳,蓋因其先見之明也。楊氏的這一遠見卓識,足令其他拳他拳種慨嘆:“百年后只有太極拳!”
楊露禪改革太極拳乃曠世之舉,是大智慧。
說罷楊無敵,大智慧武者第二人已然浮出水面。他就是名滿天下的功夫之王——李小龍。
他習武自詠春拳開萌,師從詠春拳巨擘葉問。后來,李小龍又到美國尋求發(fā)展。在美期間,他潛心武道,并以詠春拳為母,開創(chuàng)了殺伐凌厲的截拳道。
關于李小龍?zhí)魬?zhàn)全美空手道冠軍羅禮士,收服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以及與泰拳王察·爾猜的切磋,只是說明他功夫之的頭銜并非浪得虛名,僅此而已。
最能體現(xiàn)李小龍超人功夫的經典之戰(zhàn),是他猝然遭遇到的一次偷襲。七個有備而來的高手,李小龍倉促應變,以一戰(zhàn)七。
這是發(fā)生在一次長途跋涉中的偷襲。李小龍剛走下飛機舷梯,突然間,七個彪形大漢將向機場外走去的李小龍團團圍住,拳腳生風,勁踢猛打,四肢并用,28條如鞭如棍的手腳,齊向李小龍前后左右上下招呼,一如急風暴雨,鋪天蓋地而來。好一個李小龍,果然不愧功天之王,雖是驟遇強敵,西服革履之下,不便施展,仍是處變不驚,連消帶打,以一對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重創(chuàng)偷襲七人。
后來才知道,都是他那功夫影片惹的禍。某一空手道館,因不滿李小龍在功夫大片中打收空手道高人的情節(jié),才遴選出七名強手偷襲,來教訓這位功夫之王,出他的丑,以挽回空手道的面子??墒牵屡c愿違,事件的結果反而比電影情節(jié)還要令他們難堪。
從這宗偷襲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李小龍演繹的功夫片,對于西方世界有著巨大而又廣泛的影響。是中同武術破天荒、頭一遭在西方藝術殿堂的春光乍泄,李小龍驚世駭俗的中國功夫,在電影鏡頭中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令西力洋人時而目瞪口呆,時而如醉如癡,時而瘋狂大叫。李小龍不僅創(chuàng)造了功夫夫片的新紀元,同時也使西方世界誕生了“功夫”這一英語詞匯。
李小龍以當叫傳播最快的電影藝術,展現(xiàn)了中國武術的風采,他走的是捷徑。李小龍是功夫電影藝術的大師,義是當之無愧的功夫之王,他是大智慧。
楊露禪、李小龍,兩位大智慧的武者,令武術熠熠生輝?!伴L江后浪推前浪?!被茨艹蔀榈诙淮笾腔鄣奈湔吣?他必須具備超人的智慧,超人的功夫,而使武術揚威于世界拳壇,雄踞于武道巔峰之上。
武術,是我們炎黃子孫永遠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