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雜志從讀者的視野消逝,令武術界的方方面面唏噓不已……曾經為這本雜志傾注了半生心血的勞堅主編“心在天山,身在滄州”,出于對武術事業(yè)的摯愛,勞主編向本刊推薦了不少優(yōu)秀作者,旅美青年武術家張源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勞主編言及:“源俠后生可畏,文筆犀利、曠達,寫的東西不是那種只讀一遍不能使人重讀的文章?!毕旅孢@段問答,就是本刊對“大俠”進行采訪的一段記錄。
問:張先生是準備在極少數崇理求真的心意傳人之間獲得善待。還是想在眾多無知與愚蠢的心意傳人中間意氣風發(fā)?
答:大俠讀書一路讀到美國專業(yè)心理學院博士后,在讀書而言就是讀到頂了,在美國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大師們互換意見也是常事。等大俠遇到陳守孚老師,自己對武學的疑惑一掃而空,因為陳守孚老師可以把他講的那些武學高論當下用身體清清楚楚地展示給大俠。大俠相信如果陳守孚老師遇到任何一位當今世界頂級武學大師,那個情景必是相對一笑,互相贊嘆。因此,在極少數崇理求真的心意傳人之間獲得善待那是毫無疑問的事情。至于“眾多無知與愚蠢的心意傳人”這個說法不符合大俠的為人處事態(tài)度,在大俠看來每個人都有短視和迷惑的時候,但不可稱其為“無知和愚蠢”。目前心意道的工作就是把古傳心意拳的精髓廣傳給所有熱愛武學的朋友。
問:不能鼓惑心意拳的“少年漂泊者”,就迷惑他們,大俠愿意這樣做嗎?
答:大俠做的事清清楚楚、坦坦蕩蕩,這是宣揚真理的態(tài)度,不必蠱惑,也不必迷惑,一切順其自然即可,古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大俠的工作就是讓大家看到心意道就是真金,而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問:人道張先生戴上最適合心意拳的面具,嘴巴上掛著相同的理念,實質卻在證明自家拳術價值與信念的優(yōu)越。有“掛羊頭買狗肉”之嫌疑,是這樣嗎?
答:大俠把心意拳改為心意道。這個和日本柔道脫胎于柔術相類似。把拳改為道,指出了心意拳被歷史掩埋很深的真髓,心意拳絕非單純的野蠻血腥絕殺技,而是有其非常美妙的以武入道奧理,在當今文明社會,古傳武學的野蠻血腥絕殺技失去了其最重要的生存沃土,現代人渴望以武入道,大俠認為心意道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問:當你的“真知”、“異議”被認為是錯誤的,無禮的,你受到了更多人的反對與攻擊。此時你的心境如何?
答:有很多人反對、討厭、甚至仇恨大俠,因為武學與一個男人的尊嚴相關,如果自己的武學被人家批評,在很多人心里會很自然轉化為對其自尊的挑戰(zhàn)。在這個辯論中,大俠很嚴格地守住一個底線,絕不罵人,絕不羞辱人;對待別人的無禮言辭,大俠以寬容心待之。目前國內還是有些網民以罵大俠為樂事,大俠偶爾去看那些罵辭,只有一個感嘆“罵得實在不夠水平啊!”所以大俠從來不回帖,但心里希望他們迷途知返。
問:大俠堂堂之鼓。正正之旗的精彩論辯出現在武術媒體后,只說服了極少數人,卻得罪了大多數人。你可曾感受到這些敵意,又將如何化解?
答:大眾是隨潮流的,現在那么多人對大俠反感,因為沒有大師級的人物公開出來撐腰,說大俠講的拳理很對,拳就應該這樣練的。為何大師們不出場,因為陳守孚老師畢竟沒有和很多大師見過面,大師們?yōu)楹我獡胶踹M來呢。但將來如果大師們都出來認可,那些被得罪的大多數人要轉變思想也就是一夕之間了。其實,如果細心的人可以看出來,大師們已經間接地表明了他們的態(tài)度。大俠作為管理者之一的快上網(www,soonup.com)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就成為國內武術網站點擊率排名領先的網站,武當掌門游玄德大師、八極掌門吳連枝大師、八卦掌門馬傳旭大師、少林心意掌門德建大師等都已經是快上網的專家。如果他們認為心意道是歪門邪道,他們?yōu)楹卧敢鈪⑴c到快上網呢?目前,心意道的函授正在快上網(www,soonup.com)舉辦,歡迎大家參加。
問:心法與身法,何者多一些。何者少一點較佳,網絡上的那些“嘴把勢”是很難給出正確定論的。大俠學貫中西,請對本刊讀者不吝賜教?
答:通常心法是指最核心的法則,身法是指身體整體運動的法則。心法是貫穿一切的,比如心意道的丹田功就是心法。有些人質問大俠,丹田那個部位不就是儲糞之所,有什么神奇的?大俠笑道,人的生命也是來自那個部位啊。對方一聽后頓時語塞。其實,現代科學已經在研究“腹腦”的概念,認為那個丹田其實很不簡單。如果一個人練武老半天不明白丹田,那是很可惜的事。身法是中華武學基本失傳的東西,國內真正完全掌握身法秘密的大師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心意道對身法有整套的練法。
問:不能莊語,焉能放言。張先生談武論道??谌魬液?,語驚四座,風流不讓“學術超男”易中天、“學術超女\"于丹,不知你是怎樣達到“打開肛門說亮話”這一上乘境界的?你愿意做“武術超男”嗎? 答:大俠在1994年在上海電視臺主持電視節(jié)目,被稱為國內第一個博士級電視主持人,后來在上海有線電視臺一年半的時間內主持被譽為國內第一檔系統介紹心理學的電視節(jié)目,在1996年底出國之前,大俠在上海絕對是個風頭人物,到各大名校演講也是場場爆滿,但那個時代國內經濟尚未真正起步,盡管名氣沖天,卻囊中羞澀。后來一走十年,歲月磨人,當年揮灑自如的大嘴變成了現今文武雙全的老牛。大俠如果回國,再來一個萬人空巷有何難哉?
問:張先生和盧嵩高的那些“干兒義孫”們相比,到底是誰誤解了心意六合拳?
答:大俠一直非常尊敬盧嵩高大師,認為他是心意拳走向現代的泰山北斗,但也認為他是開放式地保守,沒有把心法徹底公開,而是通過秘傳的方式延續(xù)。這個說法根本沒有任何貶低盧老的意思,因為在那個年代能夠做到像盧老那樣已經是時代先鋒了。但問題出在有人認為大俠言中之意貶低盧老的弟子們,所以對大俠咬牙切齒。其實,心意門的保守是誰都知道的事實。門內門外差別很大,盧老那些得到真?zhèn)鞯牡茏觽冏詴斫獯髠b所言,而沒有得到真?zhèn)鞯?,扯著嗓子瞎罵,有些人連丹田都不相信,嗓門大有什么用?上海盧派私下里和公開認可大俠所言的也不是一個兩個。其實盧派和鐵派原本都是來自買壯圖大師的傳承,本是一家人。
問:張先生對心意六合的一些高超見地。是源于自己的武術實踐,還是受某些西學影響后的“胡思亂想”?
答:心意道的那些見地沒有一樣是大俠的,完全是陳守孚老師的教導,而陳師也明言,他的武學主要源自他的老師鐵官成大師。如果沒有遇到陳守孚老師,大俠基本不會在武學上開口放言什么。有一位很有名的氣功大師看中大俠的口才,要和大俠合作,但他卻保守,不愿意教真功。大俠自己都搞不懂他的東西,如何宣傳?換言之,目前心意道的東西,大俠基本心里有底,要用身體示范也可以,盡管和守孚老師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心意道的函授視頻都是大俠親自詳細講解示范,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看過視頻都認同大俠的功夫水平。
問:張先生遠涉重洋后。以解決老外心理問題為謀生之基礎,從專家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武術在國外的發(fā)展前景如何?
答:中國功夫在美國地位崇高,大家基本都認可中同功夫為世界武道之源,但中國功夫不善商業(yè)運作,沒法做到日韓武道那樣的規(guī)模。中國功夫也不善實戰(zhàn),至今在無限制搏擊場基本上看不到中國功夫的影子。就商業(yè)擴展和實戰(zhàn)格斗兩個方面,中國功夫都需要不斷進取。
問:大俠可有洋弟子追隨左右?大俠五百年后,能否成為“美國之達摩”?
答:大俠本人的正業(yè)是心理醫(yī)生,武學原是玩票性質,沒想到一玩玩出了大名聲,那就存在一個選擇。就目前來講,在高速通貨膨脹的美國生存變得不是那么輕松了,心理醫(yī)生收入十年不變,但房價卻漲了五倍。大俠目前只能靠心理醫(yī)生工作養(yǎng)家,所以在武學修煉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等幾年以后。如果解決了經濟問題,守孚老師認為大俠如果經過兩年高強度的心意道訓練可以達到武學的絕頂高手境界。這個說法自然也被很多人嘲笑,但大俠本人卻深信不疑,因為道理通透了,只需時間就可以成就。在大俠沒有成就之前,那些罵大俠的人多了幾年快樂時光。但如果大俠成就了,那當然要把心意道在美國搞到鋪天蓋地。至于“美國的達摩”那樣的稱呼并非大俠的目的,因為大俠認為五百年以后,通過基因改造,可能每個人都是武功大師了。
問:夸張是說謊的一種,張先生在宣傳傳統武術時,可曾“掉文袋”自夸過?
答:當討論內在境界的時候,那是無法用精確的數字來衡量的,所以一句話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解釋,在一個人認為是邏輯嚴密的推理,在另一個人看來卻很可能是胡攪蠻纏,有些時候感覺就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一篇文章在快上網被一致叫好,在另外一個網站卻是大批判的對象??鋸埵且环N強調方式,基本是根據事實,但說謊卻是扭曲事實,所以夸張和說謊有本質的不同。大俠說話是有夸張的地方,但都是“藝術地夸張”,比如把內功比作原子彈,那內功可能是原子彈嗎?這就是夸張。
問:不冒犯真理,不貶低別人的才智,應是武術家的美德,大俠以為如何?
答:中國傳統武學嚴重萎縮,國內武學網站中參與者的素質良莠不齊,武學網站內謾罵攻擊時有出現,從整體上給人感覺,練傳統武學不是一種高端行為。對理性邏輯的批評用非理性粗俗的方式回應,表面上在捍衛(wèi)傳統武學,事實上是在嚴重傷害傳統武學形象。中華武學的真正復興需要首先要從禮儀化開始,把粗野格斗轉化為人性修煉。如果說武術家的美德,應該是正向的,大俠建議把上面的“不”去掉,改為“努力追求真理,激發(fā)他人才智”。
問:鐵老其人其藝如何?
答:鐵老仙逝于1968那個世事動亂年代,一身絕藝卻默默無聞。在他八十歲左右悄悄選定少年陳守孚為其衣缽傳人,單獨傳授其畢生絕藝。據守孚老師講,鐵老和藹但電很威嚴,教拳極保守,看到有人窺視,他便咳嗽示意學生停練。平時和其他拳派武師基本不來往,只有一個親若兄弟的老友,那就是李虎成大師。守孚老師當時年幼,鐵老故世時候,他只有15歲,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學是一門絕藝。等到他長大,再和其他武師交流,才發(fā)現鐵老武功之神奇高妙。他坦言,自鐵老以后他見識過的大師中沒有一個人達到鐵老的境界。鐵老大概就是那種大隱于世的絕頂高人吧。
問:張先生如何看待師承問題?
答:中華武學師承極為重要,守孚老師明言,他不相信在傳統武學中有自學成材的可能性,因為武功進步的每一階段都需要名師的點撥,很多人練武到一定水平就再也無法進步了,那就是因為沒有名師點撥。如果名師點撥,可以讓人有醍醐灌頂的頓悟效果。上次心意道蘇州面授,有一位練拳三十多年的拳師得到守孚老師的點撥,他激動到一晚沒睡,因為那個瓶頸自己絕難突破。
問:心理學博士練心意拳是否比常人更具“近水樓臺先得月”之優(yōu)勢?
答:心理學博士練武如果說有點優(yōu)勢的話,是因為心理學博士張大俠運氣好碰上陳守孚老師,他一見面就愿意將絕技相傳。很多人見到了名師,名師卻不傳絕技,那就是心理學功夫不到家了。這不是說什么詭計,而是真心袒露,赤誠相交。大俠和守孚老師在武學上是師徒關系,在情誼上是兄弟關系,大俠稱呼守孚老師為大哥。
問:何以證明陳守孚先生的心意拳是大俠練過的最為科學、簡潔、實效的武功?
答:大俠練過很多拳法,老師們也都是一方名師。但自己練拳到了那個瓶頸,無法突破了。遇到守孚老師,聽其指點,武功進步如江河決堤,一日千里,因為內心感動,不敢藏私,希望廣大的愛武者都得益,所以創(chuàng)導心意道。那些見識守孚老師絕技的學員都轉過來感謝大俠的熱心。
問:大俠若與人交手是憑本能,還是靠技術?
答:心意道的目的就是恢復人的本能,大俠目前稍有心得,丹田勁的控制超乎一般的練武者。很多練武者和大俠交往都能感受這不一般的本能功態(tài),但大俠還沒有練成諸勁合一,一節(jié)一氣的境界,希望過幾年能有突破。
問:顏紫元說鐵老的脛骨曾被盧嵩高先生的“刮地風”洗禮后一直罵罵咧咧的,情況是否屬實?此事對心意拳之科學發(fā)展有無實在意義?
答:市井之間小道消息誘人,顏紫元這個故事一出,那些反對大俠的人感覺找到了鐵證,個個興高采烈。其實呢,歷史故事查無實據,那個故事也不符合常規(guī)邏輯,說盧老第一次見到鐵老,邊說邊走上去就是一個刮地風,這不是偷襲嗎,以盧老當年在上海武林領袖的身份,何以可能如此毛糙呢?再說鐵老和盧老都是回教中人,在那個年代回教是非常團結的,沒有緣故地偷襲另外一個回教武師,這個故事對盧老的形象到底是褒還是貶呢?大俠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請教盧老的兒子,結果答復是,兩老原是鄰居,關系很好的。再看國內武林掌故,說某某大師輕取某某大師,而那個被輕取的大師的弟子卻一頭霧水,說自己怎么從來沒有聽說自己的師傅被如此擊敗的事。守孚老師也從來沒有聽說這樣的事。顏紫元在國內武林名氣也很大,但他和大俠不同,喜歡摻乎到人事糾紛中去,比如他對于化龍大師的公開抨擊,對武學原理卻講得遠沒有大俠這樣認真,這也是各人的風格吧。
問:張先生可曾將晉、豫、心意。以及形意拳作一比較研究? 答:心意拳來自于一個祖宗,但后來變化那么大,也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中國人喜歡雞頭主義,不愿意做鳳尾,于是每個人都加一點自己的東西,最后就越岔越遠了。大俠在沒有出名之前,公開評論過意拳和形意拳,結果被罵到狗血噴頭,一個主要觀點是,心意拳的基石之一雞步到了形意拳這里被革命了,這實在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情,但人家形意拳不靠雞步照樣名滿神州,大俠跳出來講雞步聽起來就有點滑稽。意拳宗師王薌齋先生跟謝鐵夫先生學心意拳,而看現在的意拳和心意拳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大俠也不明白謝鐵夫先生的心意拳和河南派的心意六合拳到底是否是同一個體系。大俠曾經評論天津的宋氏形意,只是單純的武學探討,沒有任何羞辱人的地方,但卻被認為是在“踩”他們,在那里自然也是被痛批?,F在大俠學乖了,不再公開評論任何武學派別,但如果私下探討,想聽大俠的偏見,大俠依舊心直口快。
問:美國的牛仔文化尚能包容“張黛玉”的“多愁善感”。而大俠之同門卻風刀霜劍嚴相逼,張先生心理是否有些抑郁?可有“葬花”大作排憂?
答:張黛玉在大俠練心意拳以后早就被葬入花紅,現在活著的是厚皮老牛張大俠心理博士,那些所謂的“風刀霜劍嚴相逼”在大俠眼里都不過莞爾,何來憂郁?大俠行走江湖,誠心待人,寬厚仁義,演示妙理,自當人見人喜。大俠相信:普天之下皆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
問:張先生可否嘗試用心意拳的心法治療“洋鬼子”的抑郁癥。進而拓寬心意拳的應用空間,為國內函授心意拳愁眉不展的大師們殺條血路?
答:把心意道用于心理治療,大俠早就開始了,效果非常好。受到心靈傷害的青少年在恢復個人自信和勇氣方面,心意道的治療效果超過傳統心理治療法。把心意道用于減壓也產生神奇的效果,國內有數位心理咨詢師采用心意道減壓,一致認為其功效超過傳統的心理減壓法。在不久的將來,大俠會把心意道直接引入國內企業(yè)減壓管理,讓那些白領們體會到瞬時高效減壓法的神效。心意拳傳統授徒法在現代社會可能適合極少數的頂級大師,但次級大師們日子就很艱難了。上海心意拳名氣很大的某些名師生活窘迫,入不敷出,外人不知內情,大俠卻是知道一二。大俠強烈建議那些名師們要轉換思路,把心意拳用到現代企業(yè)的減壓與精力管理中去。如果大俠開拓成功,其實就給低收入的心意拳師傅們開拓了一個巨大的市場。與其對大俠生悶氣,不如好好嘗試心意拳的賺錢新法門。
問:對《武林》雜志停刊。張先生持何看法? 答:《武林》是個標志性雜志,其解體據說是體制問題。這個雜志的名氣是不可磨滅的,希望將來《武林》可以東山再起。大俠也相信國內有很多企業(yè)老板對接手《武林》感興趣,關鍵是相關系統是否愿意放手。
問:大俠可曾考慮過將來在武術界自立門戶?
答:心意道就是自立門戶了,世界心意道中心已經在美國紐約正式注冊成立。
問:張先生如何看待國內一些“武術家”一稿多投的現象?
答:沒有原創(chuàng)精神,自然只能一稿多投了。再說一稿多投可以擴大名氣,多賺稿費,那個邏輯對個人而言很合理,當然雜志社一定恨之入骨。
問:“天才有時就是瘋狂”,你發(fā)表的那些杰作是從瘋狂中所產生的嗎?
答:天才有時的確就是瘋狂,但天才的杰作大多是在不瘋狂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大俠寫文章行云流水,順其自然,一遍成稿,不喜歡修改。大俠的著作“心理黑洞”、“空鏡救心”、“胡說英語”都是一遍成稿,其水平如何當有公論。大俠的武學文章也都是順其自然,從心中流淌出來的,“流動”是一種創(chuàng)作功態(tài)。如果沒有流動,大俠決不硬寫文章。
問:在大洋彼岸寂寞時,會毫不躊躇地上網聊武術嗎?
答:現在的大俠是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上網閑聊。有網友進入大俠的QQ,要求聊天,大俠大都實話直說,有要緊事開口,閑聊沒空。
問:大俠在美國。每天還是堅持作“汗人”嗎?
答:這個“汗人”是什么新名詞嗎?大俠跟不上時代啊。大俠猜猜有幾種解答:“漢人”?是的,大俠是徹底的漢人,雖然身在美國,心卻在漢。網上有人說大俠是美國人,大俠永遠是“漢人”。第二種解釋:“出汗人”?大俠練心意道每次都汗流浹背,練完以后,自己立馬清洗汗衫短褲,雖是汗人,卻沒有汗臭。第三種解釋:“苦力”?大俠頭頂“稻殼頭”稱號,在醫(yī)院里上下班進出自如,遲到早退沒人管,備受護士美眉尊敬,早就脫離苦海了。第四種解釋:“可汗”?稱王麻煩很大,還是不要做可汗的好。
問:張先生對“是誰指點了盧嵩高”一事怎么看?
答:大俠對此事不了解,不過盧老的心意拳也不是一生出來就會的,他的武藝必是受高人指點,所以單從這題目來講,也不應該成為什么事件啊?難道是有人宣稱功夫低的人指點了功夫高的人?
問:張先生認為“凌氏十大形”可以凌駕于“盧氏十大形”之上嗎?
答:大俠的心意拳入門老師是凌漢興先生的弟子蔡頌德老師。如果沒有跟蔡老師的那段經歷,大俠對心意拳是沒有概念的。在蔡老師眼里,大俠是個練拳有氣無力的白面書生。沒想到大俠搖身一變成為心意拳的名人,大俠在此真心感謝蔡老師的啟蒙之恩。后來,凌氏某弟子一派對大俠很生氣,認為大俠猛吹守孚老師便是貶低凌氏心意拳。這個間接推論令大俠哭笑不得。關于“凌氏十大形”可以凌駕于“盧氏十大形”之上,在上海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好像從來沒有聽誰說過“凌氏十大形”可以凌駕于“盧氏十大形”之上吧?如果現在有人說了,那么大俠真是孤陋寡聞了。不過從邏輯上來講,這種說法也不無可能,因為大家不都在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嗎?問題的關鍵是,這個青在心意武學上真的勝于藍嗎?大俠沒見過盧老和凌老,無法評價,但很多見過兩老的其他諸老是可以評價的。
問:張先生心意拳與八卦掌誰的優(yōu)勢更大一些?
答:這個問題明擺著挑起派系斗爭,不符合中華一家親道統。要說哪個更好,一句話“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問:如果只會一個動作是武術家的悲哀,那么。什么都會就是武術家的大不幸了,敢問大俠掌握了多少經典動作?
答:只會一個動作的代表是程咬金,老爺子不悲哀啊,靠他的三斧頭吃香喝辣的,這叫做災荒餓不死手藝人。什么都會的代表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他倒是有大不幸,不過和他的武學修養(yǎng)沒有關系,他的問題是心理沒有調整好,看見大官就沒轍。大俠原來學百家武藝,動作學了一大堆,現在絕大多數都還給老師了,目前天天就傻練心意道的那幾個把位,怎么練都感覺沒練夠,所以知道程咬金其實是真的滿厲害的。
問:曾子曰:“傳不習乎”?大俠向弟子們傳授的功夫都實踐過嗎?
答:大俠傳學生的功夫當然都是自己有心得的。如果自己也不明白,那就交給守孚老師了,但到目前為止,大俠都可以自己親授。
問:武術家表面上有英雄氣概,實質上未必具備有英雄品行,上海是近、現代武術家、大師的搖籃。大俠生于斯,長于斯,可謂知之甚深,不知大俠心中的偶像人物姓甚名誰?
答:大俠在見到守孚老師之前,最崇拜的是北京的王薌齋和上海的盧嵩高大師,另一個崇拜的海外大師是李小龍。這三位都有開天辟地的精神,這是大俠崇拜他們的原因。現在因為自己對武學有深入的了解了,那么就把崇拜改為尊敬吧。
問:美國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要是面包很多,而一個人的肚子卻飽了,那么發(fā)生什么事呢?他自己回答道:“其他(高一級)需要就立刻出現了?!闭垎枏埾壬?,你在武術上最高一級的需要是什么?
答:弘揚中華武學,振興民族勇力。
問:大俠有何良策使心意道的推廣超過合氣道?
答:天時、地利、人和、遠見、毅力,五者合一,心意道超過合氣遭便有可能。大俠從來不擔心心意道的實戰(zhàn)功力,在大俠沒有見到守孚老師之前,合氣道三段黑帶都不是大俠的對手?,F在大俠對付其高段也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