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來看,今年春夏我國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旱澇災害,這其中有不少地方是中藥材的主產區(qū),這些藥材減產已成定局,秋冬季產新后商品上市量必將下降。
從市場來看,由于社會需求量增加,多種道地藥材貨源不足,市場大貨難求,有的品種市場庫存量達到近幾年來的最低值,而秋冬季歷來是患者飲用中藥材的高峰期,不僅國內制藥企業(yè)會增加投料,擴大中成藥的生產,醫(yī)院、藥店的采購量也會增多,藥材走動將明顯加快。
基于上述情況,藥市行家分析預測:今年秋冬季藥材市場走勢將繼續(xù)看好,大部分商品價格仍有上揚的空間,一些品種會因缺口加大而使價格再次攀升。
由于不少藥材用量增加,貨源偏緊,目前其商品開始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價格走勢看好,種植商機再現(xiàn)。根據(jù)今年以來全國各大藥市的藥材行情變化和供求情況進行分析,秋冬季發(fā)展下列藥材市場潛力大,農戶可選擇種植:旱半夏、板藍根、車前子、荊芥、白芷、牛蒡子、元胡、桔梗、半枝蓮、白術、射干、當歸、柴胡、王不留行、百合、大黃、貓爪草、天南星、黃芩、枳殼、五味子、薄荷。(河北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