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的收入在不斷增加。面對不斷鼓起來的腰包,如何理財也成為農民朋友遇到的一個新問題。
儲蓄:優(yōu)化組合。在選擇儲蓄方式的時候,最好將要存銀行的錢分成幾部分,分別進行儲蓄。生活費用支出最好選擇活期儲蓄,長期不用的錢可以選擇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期限宜選擇短期。因為存款期限長短的利率差別不大,同時如果選擇長期存款,在利率調高時無法享受較高的利率,將受到損失。在一定時間內不動用的錢可選擇定活兩便。只要賬戶內資金超過3個月,就能享受同檔次整存整取的6折優(yōu)惠了,還是比較劃算的,可以說,這種方式既有定期之利,又有活期之便。另外,農村信用社的社員可以享受經營分紅,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申請將部分存款轉成信用社股金,這樣,一般情況下股金紅利會大大高于儲蓄存款利率。
投資:警惕風險。民間借貸是一種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但不能只看它的高額收益,還要充分考慮借貸的風險,如果實在要參與,一定要注意借款人是否有良好的抵押、質押或擔保,必要時可以進行法律公證。農村和城市不一樣,農民的保障能力較差,即使自己認為民間借貸再穩(wěn)妥,也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其中,可以考慮另外的投資方式,例如購買開放式基金、購買國債等,利用多元化投資的形式來分散風險。
消費:科學合理。農民朋友的積蓄來之不易,在消費上應避免盲目行為,比如建房購物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將消費用于封建迷信、賭博等不當開支。同時,也要避免只攢錢不消費,應將積蓄適度用于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娛樂、健康、旅游等正當消費,學會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保險:必不可少。農民朋友的生活保障還不完善,所以應當拿出一部分積蓄專門謀劃自己的健康和養(yǎng)老保障,可以參加農村養(yǎng)老保險,或購買分紅保險附加安康險。這樣,自己的投資可穩(wěn)妥增值,健康和養(yǎng)老有保障,整體理財效率就能提高。(山西 王勝武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