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外面“有人”。其實她是知道的,從那些蛛絲馬跡中她早就看出來了。雖然也有受傷的感覺,她卻一直隱忍不發(fā),到最后竟心平氣和地接受了。
她已經(jīng)35歲了,已經(jīng)是徐娘半老韶華不再了,而她的男人才37歲,成熟瀟灑,何況他也算是事業(yè)有成的人物,不需要太過用心,自會有人投懷送抱。這一點,她比誰都清楚。她同樣也清楚,自己在感情和婚姻上都已無退路,應(yīng)該學(xué)會接受現(xiàn)實的殘缺和不如意。只要他做得不算過分,就隨他去吧。
事實上,除了那些飄忽不定的懷疑和芥蒂外,他幾乎能算得上是個好男人:給她足夠的家用,滿足她一切的物質(zhì)需要;善待她的家人和朋友,在人前給足她面子;記得結(jié)婚紀(jì)念日、她的生日以及所有應(yīng)該記得的日子,而且總會及時送上鮮花和禮物。他還會經(jīng)常下下廚房,陪她逛逛商場。每個月夜不歸宿不過三五晚而已,而且她也知道有時他確實有生意需要打理。
她認(rèn)為,她在他心中還是有位置的,就算愛已淡去,還有責(zé)任和親情。而且,他也是個太聰明和太愛自己的男人,這種人,是不愿意也不會給自己惹太多麻煩的。
她以為日子可以一直這樣過下去。當(dāng)忽略了生活的殘缺和陰影時,我們就可以把這一切,叫做“幸福”。
那一天,他去洗澡,手機放在床頭。那是一個曖昧的夜晚,她穿著那套他最喜歡的睡衣,邊看電視,邊聽他在浴室里伴著嘩嘩的水聲唱歌。忽然,他的手機提示有短消息,她漫不經(jīng)心地按下按鍵,看到的卻是一條充滿柔情蜜意的私語。當(dāng)時她并沒有氣憤,反而覺得有點尷尬,一不小心捅開了一層窗戶紙,兩個人該如何面對?正在她猶豫著是不是該刪了這條短消息的時候,不料卻看到最后的署名。她頓時成為一座木雕泥塑,猶如五雷轟頂,只有淚,不由自主地流下。
那個署名,一直是他對她的昵稱。一直以來這都是他們的惟一的暗語,而且他們只在想要對方時才用。他們共同守著這樣一個暗語,一種甜蜜,一種溫馨,一種幸福。剛才,他就是那樣叫她,她才會穿了這件睡衣,滿懷渴望和激情地,在床上等他。
雖然早就知道他有了別的女人,雖然在心里早就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但知道他竟然也用這個昵稱稱呼對方,她還是整個地傻掉,崩潰了。她現(xiàn)在才知道,在他和她之間,其實并沒有什么惟一。
那個昵稱,她一直以為只是屬于她,以為那是他對自己的一種特別寵愛。他洗澡出來時,她忽然提出和他離婚。他莫名其妙,而她卻態(tài)度十分堅決。
寓言里說,往一頭驢子背上一根一根地加上稻草,總有一根稻草,會把驢子的脊梁徹底壓斷。也許就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那個昵稱,竟然就是自己不可承受的最后一根稻草!
(編輯/胡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