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讀《云南的歌會》,文章中淳厚古樸的風俗人情、香氣濃郁的鄉(xiāng)野氣息撲面而來。那里的自然風光、人情風俗和純樸的人際關系,跳動著美的音符,奏響著美的旋律,讓人沐浴著美的光輝,享受著美的陶冶??梢哉f《云南的歌會》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張揚美的經典美文。
行文構思的層次美
本文在行文構思上貌似平順,實則體現(xiàn)了一種層次美。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第二部分:山路漫歌。這是即興的自由歌唱,發(fā)乎性情,自然成趣。第三部分: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在手法上各有側重,三個部分一寫唱歌人,一寫唱歌的環(huán)境,一寫唱歌的場面。“山野對歌”主要寫唱歌人,對演唱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山路漫歌”部分則著力描寫唱歌人所處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天藍花美,悠悠鳥鳴,而在這樣美好環(huán)境中長大的女孩兒,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這是以優(yōu)美環(huán)境映襯優(yōu)美的人物、優(yōu)美的歌?!按逭瘋鞲琛备鞘r空前。寫場面,有全局描繪,有細部刻畫,宛若電影畫面中的全景與特寫。三個場面有層次,有側重,錯落有致,別有一番情趣。
自然清新的景物美
沈從文喜歡一筆一筆慢慢描繪景物,追求一種原生態(tài)的自然清新之美?!啊鬯{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花茸茸的戴勝鳥,矗起頭頂花冠,瞪著個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對于唱歌也發(fā)生了興趣?!薄白钣幸馑嫉氖窃迫?,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忽然又像個小流星一樣,用極快速度下墜到草叢中,和其他同伴會合?!弊髡邚囊曈X與聽覺的角度,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為讀者畫出了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為“趕馬女孩的歌唱”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人的自然清新場境:山花爛漫,山鳥齊唱,山鳥或悠揚或質樸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為輝映,交織成一片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健康淳樸的風情美
云南本是詩歌的故鄉(xiāng),每逢集會或節(jié)日,人們總喜歡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互相問答,游戲傳情。這種古老的歌會形式,蘊涵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呈現(xiàn)了一種健康淳樸的風情美。在對調子時他們“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見景生情,即物起興,用各種豐富譬喻……或互嘲互贊,隨事押韻,循環(huán)無端。也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據(jù)典”,“對調子的來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彼此相去雖不多遠,卻互不見面”。得勝之后只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拉著同行女伴,走過江米酒擔子邊解口渴去了”。在“金滿斗會”時,主要是輪流唱歌與傳歌。他們“一身收拾得清潔索利,頭上手中到處是銀光閃閃”,“每桌各自輪流低聲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聽的曲子”?!俺拖嗬m(xù),一連三天才散場”?!霸趫瞿昀先烁裢馀d奮活躍,經常每桌輪流走動。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規(guī)矩傳歌,那么不問唱什么都不犯忌諱”。在這里,對歌不講輸贏,重在展示才情之美;傳歌不問忌諱,重在傳遞美曲情誼。健康的人情如山水一樣令人沉醉,淳樸的風情像歌聲一樣讓人回味。
(作者單位:深圳市寶安區(qū)光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