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我國的主要劇種之一。清中葉以來,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diào)的徽調(diào)、漢調(diào)相繼進入北京,徽漢合流演變?yōu)楸本┢S戲,即京劇,也叫京戲。在京劇中,主要扮相有旦、丑、凈、末四種角色,而每種角色有不同臉譜。臉譜是指戲曲中某些角色(多為凈角)臉上畫的圖案,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關于京劇臉譜的傳說很多,下面擷錄其中的幾種擺一擺。
聞太師蒙賜貼金臉
京劇里有一出戲叫《太師回朝》,說是商朝的老臣聞太師回朝的故事。他臉上貼金,一出場,金光閃閃,繚亂人眼。金臉大都出現(xiàn)在神話戲里的天神天將中,不是天神天將,一般都不勾金臉,為什么聞太師的臉上要貼金呢?
傳說聞太師為商朝統(tǒng)一天下,東征西戰(zhàn),立下了汗馬功勞,商君帝乙很是感激。有一次,帝乙當著眾大臣的面說:“聞太師功高如山,當臉上貼金?!贝蟪紓兟犃耍瑐€個點頭稱是,唯獨另一位有功之臣本祿心里不服。但皇帝講話是金口玉言,誰心里不服,嘴上也不敢講,他只好憋在肚子里生悶氣。本祿手下有個謀士叫武炳,看主子生氣,就獻計說:“大人赫赫功勛,早該臉上貼金了。況且府上有的是金子,一分金子就可以捶打三萬張金箔,何不趁明天聞太師回朝之際,臉上也貼上金,諒皇上也不會責怪。”本祿聽了,很是高興,就叫武炳準備金箔。
第二天,滿朝文武、全城百姓都出城迎接太師聞仲,本祿也臉上貼金,隨駕去迎接聞太師。城外鼓樂喧天,旌旗招展,三十里外,大道兩旁都擠滿了人。在香煙繚繞中,一隊人馬威風凜凜地走過來。聞太師身騎黑麒麟,手抱太師锏,紅光滿面,如貼金一般。只見他額上一只眼緊閉著,顯得十分威嚴——據(jù)說聞太師有三只眼,長在額頭上的這只眼,平時不睜,遇到不順心的事和急難時就睜開來了,因此叫做“神眼”。
快到京城時,太師催了幾鞭,那黑麒麟飛也似的到了城門口。帝乙率領文武大臣在城門外迎了上去,商王對聞太師說:“愛卿赤膽忠心,面如赤金,這才真是臉上貼金呢!”站在旁邊的本祿聽了,羞愧難當,假的究竟敵不過真的,只好撕掉金箔退到后面。打這以后,太師回朝臉上貼金就傳開了。舞臺上的貼金臉也就是從這里來的。
關云長巧得重棗臉
關公關云長原來不姓關,臉也不是紅的,怎么舞臺上關公的臉譜是重棗臉,丹鳳眼,臥蠶眉昵?這里有個講究。
關公年少時候,力氣大,脾氣暴,愛舞槍弄棒,打抱不平。他為了搭救一個弱女子免遭惡人強搶,犯了人命,只身逃往他鄉(xiāng)。關公一口氣跑到潼關,關上有懸賞捉拿他的圖像,他進不去,只好往鄉(xiāng)下跑,跑進一片大棗林。棗林里有個看棗子的老頭,見有人進了林子,就問道:“小伙子,你姓什么?”關公不敢講出真實姓名,因為剛從潼關來,就指關為姓,說姓關。老頭子看關公年紀雖小,但長得很結(jié)實,就問關公愿不愿意幫他看林子。關公這時正愁沒處躲呢,哪有不愿意的,就答應了。
打這時起,關公就蹲在棗林里看棗子。陜西棗子很多,最出名的叫泡紅,又叫重棗。這棗樹上的棗子可真多,多得連樹枝都差點壓斷了。樹上有棗子,地上也有棗子。棗子爛了,水淌到附近河里,河水都變紅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棗子林,還不天天吃棗子么!吃的是重棗,看的是重棗,連喝的水都有棗子味。棗子吃多了,棗子水洗多了,關公的臉就慢慢變紅了,所以叫重棗臉。關公整天睡在棗林里,防有人偷棗子,眼睛總是半睜半閉,似睡非睡,日子長了,就形成丹鳳眼,臥蠶眉,眼睛瞇成一條縫,眉毛就像睡著的一條蠶,頭朝下,尾巴向上翹。
劉黃門幸免奸白臉
從前,在戲劇舞臺上,太監(jiān)是不勾臉的,只是稍微描描眉,畫點臉紋就行了。后來,太監(jiān)中的壞人也勾白臉,但是很少有勾紅臉的,因為白臉表示奸詐,紅臉表示忠勇,大概是太監(jiān)中的好人不多吧。奇怪的是,明朝正德年間的壞太監(jiān)劉瑾獨獨在一出戲中勾了紅臉,為什么?這要從《法門寺》一戲說起。
法門寺在陜西省扶風縣。有一年,皇太后帶著劉瑾等一幫大小官員到法門寺進香,突然聽得有一女子喊冤的聲音,聲音驚動了太后。太后雖位居極尊,但心腸好,馬上命劉瑾前去查問。
原來這小女子姓宋名玉姣,哥哥叫宋興,在一個叫做劉公道的地保家里做長工。一天夜里,劉公道院子里“咕咚”一聲,甩進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劉公道嚇得要命,怕被人知道,惹是生非,就偷偷地將人頭丟到朱砂井里。哪曉得這一切讓宋興看到了。劉公道怕宋興走漏消息,就殺人滅口,尸體也丟下朱砂井。宋興的父親宋國士找不到兒子,就上縣衙門控告劉公道。但是眉鄔縣知縣趙庶,認為宋國士沒有憑證,不予審理,并且把宋國士趕下公堂。宋玉姣為兄申冤,眉鄔縣不肯受理,這才到法門寺告御狀。
劉瑾平時專施權術,哪會辦案,對宋玉姣的冤狀理了半天,也理不出個頭緒來,只好派賈桂去問太后,最后還是太后聽出頭緒來了。太后傳出話來說:“解鈴還需系鈴人?!边€是交給眉鄔縣審理,限三天之內(nèi)把一干犯人一齊帶到。知縣趙庶領了差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案情弄得個水落石出,了結(jié)了這段公案。
劉瑾本心是不想做好事的,但被太后逼著做了一件好事,唱戲的就來個秉公勾臉,在這出戲中給他勾了紅臉,但其他戲還是白臉。這在戲劇臉譜中,并不是獨此一家,據(jù)說曹操也是這樣。曹操在其他戲中都是白臉,唯獨在《文君出塞》這出戲中是外扮,就是老生的扮相,不勾白臉。
鄭子明獨畫雌雄臉
戲劇臉譜中,有一種專給奸詐之人畫的臉,兩邊不等樣,臉歪到一邊叫歪臉,也叫雌雄臉?!斗ㄩT寺》里的殺人犯劉彪就是這種臉。但是《打瓜園》中的鄭子明是個好人,也是歪臉,這是什么緣故呢?
原來鄭子明年輕時候做過一件見義勇為的事。一天,他在縣衙前的大街上,看到一伙人擁著一個騎高頭大馬的貴公子過來了,馬后拴著一個五花大綁的漢子。鄭子明沖上去往路口一橫,大聲問:“干什么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把手一叉:“干什么的?你管得著嗎?”鄭子明一看這副蠻不講理的樣子,嗓門提得更高了,指著那被綁的漢子問:“他是什么人?你們?yōu)楹我壦??”管家模樣的人說:“他是強盜!你……”哪曉得這句話還沒說完,那個漢子就掙扎著道:“誰是強盜?買瓷器不給錢,搶了我的東西,還說我是強盜!”
鄭子明一聽,心中有了八成數(shù),忙問:“老哥,你是干什么的?”大漢說:“我是賣瓷器的,他們買我的瓷器不給錢,我不肯,他們就動手搶。搶不成,就把我的兩挑子瓷器都砸碎了,還說我是強盜,要送我上府衙?!编嵶用髀犃耍劾锩盎?,鼻孔生煙,兩個眼睛瞪得像銅鈴大:“龜兒子,把人放了!”騎在馬上的貴公子,朝他斜乜了一眼,皮笑肉不笑地哼了幾聲。管家模樣的人趕忙走到馬前,把手一指:“你知道他是誰?他是知府大人的公子?!编嵶用髡f:“管他是誰,誰欺負人,我就管誰!”一邊說,一邊就甩出一條腿,踢了馬屁股一腳。馬挨了一腳,疼得嗷嗷直叫,前腿一伸,屁股一撅把背上的貴公子掀了下來。這一跌可不輕,貴公子跌成了龜公子,趴在地下動彈不得。這下子可亂了套啦,管家領著一伙家奴,圍上去就打。
鄭子明從小練過武,力氣大,武藝好,他還怕這個嗎?三拳兩腿就打亂了對方的陣腳。但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鄭子明著實有點招架不住。這時候,不知哪個壞蛋猛地朝鄭子明左眼踢了一腳,踢得他眼冒金星,痛徹心頭,只好捂住眼跑了。從此,鄭子明成了獨眼,江湖上給他起了一個諢號叫做“獨眼龍”。
后來,鄭子明遇到了趙匡胤,和趙匡胤結(jié)拜為兄弟?!瓣悩虮儭睍r,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宋朝第一位皇帝。鄭子明因為擁趙有功,也成了宋朝的大將,并且封了王。但王爺是個獨眼龍總不雅觀,有人甚至在背后風言風語地議論起來。鄭子明聽了,氣得直發(fā)抖,要摜烏紗帽不干了。趙匡胤知道了,不聲不響,只是笑笑。
一天早朝,朝事完畢,宋太祖趙匡胤當著眾大臣的面開了口:“什么獨眼龍,鄭王爺是雌雄眼嘛。雌雄眼縱觀天下,厲害得很,有什么不好??!”金口一開,誰也不敢再議論了。因為眼是雌雄眼,又由于他為人正直,不怕權貴,因此,在臉譜上不叫歪臉,而叫雌雄臉。
(責編 關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