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非洛地平聯(lián)合坎地沙坦的降壓療效。方法將80例高血壓痛病人隨機分為非洛地平組(B組,20例)、坎地沙坦組(C組20例)及聯(lián)合用藥組(A組,40例),療程均為8周,觀察3組的降壓療效。結(jié)果A組總效率為97.5%,B組為70.0%。C組為60.0%。結(jié)論非洛地平聯(lián)合坎地沙坦治療高血壓優(yōu)于其中單一藥物治療。
關(guān)鍵詞:非洛地平;坎地沙坦;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R255.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2-1280-02
美國高血壓指南建議收縮壓超過正常值20 mmHg(1mmHg=0.133 kPa)以上或舒張壓超過正常值10mmHg以上即可聯(lián)合兩種降壓藥物。目前六大類降壓藥物中,利尿劑常和其他藥物聯(lián)用。我院采用非洛地平聯(lián)合坎地沙坦治療40例高血壓病病人,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入選病例符合WHO高血壓定義,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血壓水平均在2級~3級,共入選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齡40歲~70歲,平均51.5歲;高血壓病程1年~25年,平均12.2年;合并冠心病17例,腦梗死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8例,腎臟損害(蛋白尿、血肌酐輕度升高)15例,腦出血2例,心力衰竭1例。42例單用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降壓效果不滿意,38例服用其他降壓藥物或未用降壓藥物者。將80例病人隨機分為非洛地平與坎地沙坦合用組(A組,40例)、非洛地平組(B組,20例)、坎地沙坦組(C組,20例)。3組的年齡、性別、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給藥方法A組予非洛地平5mg,坎地沙坦4mg,均在早飯后服用,每日1次,1周后無效或未達顯效標準者,將非洛地平量增至10mg,每日1次;坎地沙坦加量8mg,每日1次;B組予非洛地平5mg,每日1次,最大劑量10mg,每日1次;C組予坎地沙坦4mg,每日1次,最大劑量8mg,每日1次。3組的觀察療程均為8周。所有病人均在停用原降壓藥3d~d后,再服用上述兩藥治療。
1.3 觀察項目治療期間病人每日測量4次血壓,觀察心率及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血尿微量白蛋白、心電圖(ECG)和心臟超聲。
1.4 療效判定標準按1979年全國心血管病流行病學(鄭州)會議抗高血壓藥物評價標準。顯效:治療后舒張壓下降≥20mmHg,或下降≥10 mmHg,并達到正常范圍;有效:舒張壓下降10mmHg~19mmHg或下降雖未達到10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或收縮壓下降≥30 mmHg;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百分比(%)表示。
2 結(jié)果
2.1 3組臨床療效(見表1)
2.2 安全性分析所有病人治療后血鉀、鈉、氯、鈣、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以及肝功能、血脂、血糖均無顯著改變。80例中皮膚潮紅8例,頭痛4例,胃腸不適6例,疲乏2例,1例咳嗽,對心率無影響,上述不良反應均在用藥過程中逐漸消失或減輕,無一例終止治療。
3 討論
非洛地平、坎地沙坦二者雖作用機制不同,但血漿半衰期均長,屬每天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物。本研究中觀察的80例高血壓病病人對比治療結(jié)果表明,非洛地平和坎地沙坦合用,不僅降壓總有效率顯著,而且在腎臟等靶器官保護方面亦較好。二藥聯(lián)用治療時還具有副反應少、心率平穩(wěn)、血壓波動小、每日只需服藥1次、長期服藥無耐藥性等優(yōu)點,特別是對高血壓伴腎功能受損者尤為適用。所以,非洛地平和坎地沙坦聯(lián)用治療高血壓病是理想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作者簡介:秦樹琴(1973—),女,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醫(yī)學院,主治醫(yī)師,現(xiàn)工作于中鐵十七局集團中心醫(yī)院(郵編:030032)。
(本文編輯 郭懷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