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水蛭滴丸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60例急性腦梗死病人,隨機分為水蛭滴丸加常規(guī)藥物治療組(治療組,30例)與常規(guī)藥物治療組(對照組,30例)。觀察兩組病人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Hcy含量、血液流變學的變化。結果 治療組Hcy水平和血液黏稠度下降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Hcy水平與血液黏稠度呈正相關(P<0.05)。結論 水蛭滴丸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水蛭滴丸;腦梗死;同型半胱氨酸
中圖分類號:R743.1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2-1240-02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種含硫基的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中間產物,其本身并不參加蛋白質的合成。高濃度的Hcy可毒性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功能異常,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破壞機體凝血和纖溶的平衡,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本研究探討急性腦梗死的病人用冰蛭滴丸配合西藥治療急性腦梗死,并觀察治療前后Hcy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2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病人60例,病程均在3d以內。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將60例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7.23±4.67)歲;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68.45±3.87)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受試者抽血前空腹12h,次日07:00抽血測Hcy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Hcy水平用Martin Svardal改良高效液相色譜析方法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由北京普利生集團生產的LBY—N60A自清洗旋轉室黏度計測定。治療組病人口服水蛭滴丸(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中藥制劑室生產)10粒/次,3次/日,血塞通注射液(每支200mg,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400m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輸注,每日1次。對照組單純給予血塞通注射液靜脈輸注,用法劑量同治療組,用藥療程為15-d。兩組均可配合使用改善腦細胞代謝藥物,常規(guī)劑量給藥,療程也為15d。觀察期間均停用腸溶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土s)表示,兩組間行方差齊性檢驗,組間用方差分析,組內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相關性采用相關系數(r)分析法,所有數據用SAS8.2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
2 結 果
2.1 血液流變學、Hcy指標檢測結果 兩組治療后血漿黏度(ηp)、全血低切黏度(ηpL)、全血高切黏度(ηbH)、纖維蛋白原(Fib)、紅細胞沉降率(ESR)、紅細胞變形指數(Tk)、紅細胞聚集系數(A1)及Hcy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治療組治療后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y、纖維蛋白原均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詳見表1。
2.2 Hcv與oh液流變學指標的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 Hcv水平與血流變指標的偏相關分析呈明顯正相關(P<0.05)。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Hcy水平和血液黏稠度下降明顯高于對照組,Hcy水平與血液黏稠度呈正相關。全部病例順利完成療程,肝腎功能、紅細胞、白細胞計數未見異常改變。水蛭滴丸能夠改善腦血循環(huán),增加腦、心血流量,它與血塞通注射液合用可降低Hcy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效果明顯,副反應小,使用安全。水蛭素含有抗凝和纖溶物質,對動脈血栓、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靜脈血栓均有效。重組水蛭素是活血化瘀中藥水蛭的主要活性成分,rH具有強大的抗凝、抗栓活性。rH的作用機制為高效的、特異的與凝血酶結合,從而使之失去裂解纖維蛋白原為纖維蛋白的能力,進而阻止纖維蛋白凝固,抑制血栓形成。本研究結果顯示,水蛭滴丸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
作者簡介:劉霞(1969—),女,現(xiàn)工作于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郵編:030001);呼亞玲,工作于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本文編輯 郭懷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