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丹桂飄香的秋日午后,有幸與友人一同釋讀了安徽畫家張春生先生的墨竹畫,頗有印象,很有感觸。
張春生先生的竹畫,剛勁的竿,挺拔的葉,或依石,或映月,或象雨露,或昌風雪,加上多變的構圖,搖曳的光影,給人一種清新的美感和朦朧的詩意,枝葉疏密得當,筆力爽健灑脫。這里有板橋的一竿,那里有石濤的兩葉,搖曳紙上,看似眼熟,卻又鮮活,生生熟熟,今今古古,獨成一家風格。
畫竹是中國文人畫的傳統(tǒng)題材之一。讀張春生先生之畫,既有板橋遺風,又開自家風貌,恰恰融入“我今不肯從人法”的板橋繪畫思想,筆墨老到,不落俗套,善于以情入畫,思飄云物外,筆墨融豪情,寫所思,畫所想,體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表達人生感悟。觀其風竹、雨竹、雪竹、方竹、藕竹、佛竹,仔細品位,你會體現(xiàn)到一枝一節(jié)的筆墨之間往往是象征著一種人格、一種力量、一種趣味、一種追求、一種意境、一種祝愿。通過畫竹,表達一種明確的意念。既有物象,又有詩情,沒有傳統(tǒng)筆墨的持久凝煉和對生活的細微觀察,是很難體味到竹的種種神韻。
品茗之余,得知春生先生擔任地方人大政要之職,能在政務繁忙之余,舞墨丹青,筆耕不輟,是有如此卓效,更值欽佩可貴。期待先生在做好政務之暇,傾注更多生活熱情,凝煉和諧社會筆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