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寺院中見一聯(lián):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它欲告吾等,進、取,不可無止境,應(yīng)適可而止;失敗、失意,不要鉆牛角尖,不要沉淪。
世間之事,林林總總,光怪陸離,有許多真是很難說清道明的。
一般而言,世事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世事也不乏因果錯亂、事與愿違者。有人終生刻意錢財,一心鉆在錢眼里,唯利是圖,一毛不拔,可到頭來往往兩手空空,甚至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反之,有人不以錢財為意,瀟瀟灑灑,輕裘肥馬,錦衣玉食,交朋結(jié)友一擲千金,然仍金玉滿堂。有人專注“功名”,攻讀詩書夜以繼日,懸梁刺骨,然屢屢名落孫山。反之,有人不以功名為念,卻遇天降普雨,官運享通。有人做事,“風(fēng)調(diào)雨順”,事事成就。而有人做事卻處處碰壁,一事無成。有的男女幼時青梅竹馬,長而相知相幫,眾人皆曰“天生一對”,可終末成眷屬。而有人在千里之外偶識對方,人皆曰實在不合適,可偏偏結(jié)成良緣。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面對諸多說不清的“與常理相悖”之事,不少人一臉茫然。于是認為冥冥之中有一種主宰、支配人之一生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改變。如此,便有了影響誤導(dǎo)千百年的“命運”之說。
有字典注曰:“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是也?!笨芍^命,在信之者看來,即是上天為一個人早已定下的生死、貴賤,且“天命不可違”。“運”,則指氣數(shù)、運氣。而“氣數(shù)”即有人、事存在的期限、興旺發(fā)達的時限等意,也含有“天定”之意?!懊迸c“運”有共同的含義,天定生死、興衰。在吾看來,命與運又有些不同之處。命側(cè)重指天定的人生軌跡與歸宿,運則側(cè)重指實現(xiàn)這一軌跡和歸宿的過程。既是過程,就會有高高低低、上上下下、起起落落。故人曰“天命不可違”,而又以“時來運轉(zhuǎn)”。將命運合成一詞,不知起于何時,古時有將“運命”連用的?!端螘?羊玄保傳》中載:“太祖常曰:人仕宦非唯須才,然亦須運命”。即是說,人的仕途,不僅取決于才,亦取決于“運命”。
命運之說,起源甚早,影響甚廣,今之信命者,恐也不在少數(shù)。
吾自幼不太信鬼神,當(dāng)然也就不大信命運之說。母親戲曰:“汝魔鬼轉(zhuǎn)世,故不信鬼神”。(吾于農(nóng)歷七月十四日出生,時為鬼節(jié)。)其實,吾只是相信事實。共產(chǎn)黨、人民軍隊所到之處,難道窮人們一夜間時來運轉(zhuǎn),而地主老財瞬間都背了運?待到成年,讀了些馬克思主義的書和自然科學(xué)書,就更不信人命天定之說了。對上文所述諸多說不清的“與常相?!敝?,吾相信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說法。
不過,說句老實話,吾雖不信命運之說,但要吾去說服那些信命的諸君,卻很難不辱使命。這也難怪,一件事于人的一生來說是必然的,可在某一時刻發(fā)生,確實太偶然了!有些事就眾多人而言是偶然的,可發(fā)生在某一個人身上卻又顯得太必然了!這大概也是命運之說信者眾的重要原因。由于對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認識不會完結(jié),命運之說恐怕要長期存在了。
故信命與不信命,不可強求。對于“命運”的認識,既有知書識理的一方面,也須在長期的生活中去體味。于人生、做事,吾之信條是:“盡力而為”。這也是吾在幾十年風(fēng)雨人生中的體會。
吾出生在江南一貧苦手藝人家,父母均目不識丁,可居然考入北京的名牌大學(xué)。待到工作,走南闖北,無父輩蔭佑,亦無社會關(guān)系扶持,居然從一白丁,成為一名領(lǐng)導(dǎo)干部。有人說吾命好,有人說吾走運,甚至有人說吾父母的墳埋上了好風(fēng)水。其實,個中甘苦只吾自知。
若云命好,那么好在吾長于新中國,吾之先輩則無此好命,幾輩人未進過學(xué)校的門檻。若曰走運,那么是運在吾于盛年趕上了改革開放,知識分子不僅正了名,而且有了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而前輩知識分子卻無此良機。當(dāng)然,“命運”類吾者多多,有人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使吾終生望其項背;有人處境不如吾;有人跟吾差不多。這其中便各有原因了。
吾走到今天,黨的教育,老師的教誨,領(lǐng)導(dǎo)的扶持,同志朋友的幫助,自不可缺。就吾本人主觀上而言,得益于凡事盡力而為。
當(dāng)年,吾上中小學(xué)時,有人說知識分子的子女才是念書的料,賣力氣的大老粗的孩子,就如粗麻袋片,繡不出細花來。吾與小伙伴們議論過多次,不服氣。
要干家務(wù),學(xué)習(xí)時間少,吾就少休、少玩補上;父母不能指導(dǎo)功課,吾與同學(xué)們能者為師;家貧無錢買書,吾就到圖書館去借,到書店里去讀。功夫不負有心人,信心、汗水、淚水,終于換來了到北京上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
走上工作崗位,當(dāng)工人,做教師,為干部,無論大事小事,吾必“盡力”。所謂盡力,當(dāng)不保留絲毫的心智、精力、體力,傾其所有而為之。雖然吾資質(zhì)平平,然天長日久,領(lǐng)導(dǎo)和同志們見吾是一匹不須揚鞭自奮蹄的馬,一頭肩負千斤不趴下的牛,于是便不斷地把擔(dān)子加在吾身上。在他人眼中,吾便不斷地“進步”。
當(dāng)然,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盡力就能做好的,總有盡力而不成的時候,人不可能一輩子全走坦蕩蕩的陽關(guān)大道。在幾十年的風(fēng)雨人生中,吾有過許多失敗,有時甚至跌得鼻青臉腫,渾身傷痕累累。吾流過淚,有過徹夜不眠。吾痛苦過,甚至也埋怨過“命運”,暗暗想:“認命吧!”
但是,每當(dāng)痛定思痛,吾又覺得傷心無用,認命不妥。摔了跟頭自然疼痛,但傷心不能使破裂的皮肉愈合,更不能讓你站起來,只能使皮肉與精神的痛苦迭加,給你更大的折磨。所謂認命,無非是為怯懦找了一個正當(dāng)?shù)慕杩?,替不求上進、無所作為尋求一條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哪一位強者在叱咤風(fēng)云之際說過要認命?有哪一位勝利者在慶功時講過認命?“認命吧!”是弱者、失敗者無奈的嘆息!生活告訴吾,若欲不甘于現(xiàn)狀,就不可認命。失敗了,需要的是站起來的勇氣,從頭再來的膽略,變失敗為成功。若失敗了就認命,那就是甘于失敗的現(xiàn)狀。如此,一時的失敗就將變成永久的失敗,豈不悲乎!
人力不是無所不能,有些事盡力了,也辦不成。吾以為盡了力而未成之事,不必悔恨,不必怨天尤人,“非不為矣,力不及矣!”值得悔恨的,是那些本來盡力可以做成的事自己沒有盡力去做。
這些話說起來似乎空洞,然其中含有吾幾十年無盡的甘苦、艱辛。雖不是滿紙荒唐言,卻也是一把辛酸淚。
吾曾在某寺院中見一聯(lián):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雖然“境由心造”之說吾不敢茍同,但吾覺得此聯(lián)頗發(fā)人深省。此聯(lián)既是對人的一種勉勵,又告人適可而止,并指出了解脫之途。上聯(lián)不解自明。下聯(lián)的“境由心造”,權(quán)且看作一種比喻,它欲告吾等,進、取,不可無止境,應(yīng)適可而止;失敗、失意,不要鉆牛角尖,不要沉淪。心境猶如照相機取景,退后一步,則海闊天空,能容之物也自然更多。如是能滿“不知足”,可勵失敗者放寬心境,重新開始“事在人為”。這確不失為一種積極的人生姿態(tài)。
命運,有乎?無乎?眼下時興“心誠則靈”的說法。在吾看來,命大概也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