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是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在中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使其具有理解音樂的基本能力,從而陶冶情操,提高個人素質。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教學要有美的語言
在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教學中,歌唱的音準,節(jié)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挖掘演唱者對音
樂的藝術表現(xiàn)力更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準確理解歌曲內(nèi)容,進入意境中。老師應首先有感情地朗誦歌詞,語言要有韻味,通過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美化,情感得以升華。例如《中學生時代》這首歌,老師有激情的朗讀,把握好每句的語速、語調,定能初步激起學生的情緒,再加上用優(yōu)美的旋律來演唱,一定能激發(fā)起學生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二、讓學生多聽,從感性上認識歌曲
歌曲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是通過詞曲來抒發(fā)人們對祖國,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之情。一首優(yōu)秀的歌曲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讓學生熱愛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升入中學,是他們?nèi)松缆飞系囊粋€重要轉折點。在小學學唱歌只是唱詞,不能理解歌詞的內(nèi)涵,不能分辨曲調是否優(yōu)美。但到了初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他們對歌曲內(nèi)容的理解慢慢的從不知所以然向知其所以然過渡。這就要求老師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逐步引導,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例如:初中課本第一頁就是《國歌》,第一節(jié)課就學唱國歌,講它的歷史背景及相關的歷史事實,讓學生認真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的震撼力。平時,老師應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曲目,讓學生反復聽,唱,老師講解并范唱。學生熟悉以后,就會逐漸喜歡唱歌。從喜歡到入迷,這樣,教學工作就可以很順利的進行。
三、重視并解決流行音樂與教學音樂的矛盾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很明顯的變化,開始對外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強。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高度發(fā)展,使他們在各類信息中,最關注的就是流行樂壇。加上包裝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的音像制品,名目眾多的排行榜,再加上可視的火爆,震撼,刺激的視聽效果,使他們的喜好偏向了流行音樂,使得音樂課本上的教學歌曲顯得蒼白無力,毫無興趣。學生喜歡流行音樂是正常的,是符合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的,但利用這些歌曲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進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樂殿堂,教學的確有一定的困難。我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正視流行歌曲,擺正流行歌曲的地位,讓學生推薦一些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曲,把這些流行歌曲拿到課堂上,大家一起來學唱,學生積極性很高,學唱的同時,讓學生分析內(nèi)容及旋律特點,找出歌曲的優(yōu)劣之處,老師借機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從藝術的角度欣賞它,演唱它,同時在德育方面加以滲透,這樣就能使流行音樂與課本歌曲揉和在一起,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突出民族性、區(qū)域性、地方性特點
對當代的中學生,應該讓他們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同時還要結合民族和地方特點,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一些當?shù)匾魳?,因為本地音樂的方言,曲調都是他們熟悉的,所以,他們更容易理解他的內(nèi)涵,更容易喜歡和接受,,加上幽默有趣的方言,使他們更有興趣,這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
中學生具有很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可往往不能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缺的是自我表現(xiàn)意識。在現(xiàn)代教學中,一種獨立的展示自我競爭意識的教育思想還沒有融入,在課堂上教授完一首歌曲,學生們齊聲高唱,表面上似乎很成功,而讓某一位同學獨唱時情況就相差甚多,多數(shù)學生跑掉音色差,甚至心跳加快,不能演唱下去,這些都是學生不自信,心理緊張造成的,平時,我們的教學總是老師在臺上指揮,學生則被動的接受,沒有一個讓學生展示的舞臺,得不到臨場的鍛煉,出現(xiàn)臺上臺下的反差。
因此,我總結出,在教學中除了完成課堂任務外,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獨立意識,也必須在課堂中進行,可以利用每節(jié)課的15分鐘,讓學生大膽表演。首先,分組上臺表演,讓學生體會演唱時的身體狀態(tài)、表情,體驗面對觀眾的感覺,小組逐漸減少人員,鼓勵個人表演,評選優(yōu)秀小組,個人互相比賽,每次都要總結表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變的自信大方,不愿張口的學生越來越少,平時,找時間舉行班或班級文藝晚會,鼓勵學生登臺表演鍛煉,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表現(xiàn)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了自我形象,增強了自信心,大大增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感情。
總之,音樂是美的藝術,具有美的品味,能使人們心靈變的更高尚,更純潔。音樂課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技巧,合唱幾首歌曲,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fā)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運用一切美的教學手段,來喚起學生的美感。教師要善于動腦筋,組織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用生動的語言和動聽的歌聲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打動學生的心扉,喚起學生的美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素養(yǎng),為學生終生喜歡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