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實現(xiàn)由單純強調知識教育向全面教育轉變;改變教學方式,實現(xiàn)由高高在上的傳授灌輸向平等互動的探究體驗轉變;完善教育評價,實現(xiàn)由重結果、結論向重過程、重發(fā)展相結合的轉變;
1.以生為本、以人為本。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作為教師,首先要重視研究學生學法。一方面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分析學生對教材理解上的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便于在教學中突破難點,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學生放在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去分析、研究,了解他們對社會問題所持態(tài)度以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便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加強教學中的思想性、針對性。其次,把學生看成教學中平等、民主的主體,創(chuàng)設暢所欲言、自由討論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拓展思維,敢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更要引導學生學,教師應精心鋪設臺階,把學生引入“設疑-分析-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主動學習過程中,動腦、動手、動筆,以表現(xiàn)者姿態(tài)進行角色活動,在親自參與、體驗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自主發(fā)現(xiàn)并尋求答案的精神,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后,要學會欣賞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寶藏,鐵的作用是金子無法取代的。只有正確的學生觀,因材施教、教學得法,才能激發(fā)學生潛能、特長、個性。教師要始終牢記: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2.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教師施教的目的,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要使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培養(yǎng)、情感熏陶等方面獲得進步,教師的主導作用固然重要,但學生并不是消極的接受者,僅充當知識的容器;要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達到知行統(tǒng)一,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的內因去實現(xiàn),即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的如何,主要取決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如何進行指導和調控。成功的教學,要求政治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須知,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并不僅僅是知識的擁有者,教師更應該運用自己的經驗、能力和修養(yǎng)正確地指導學生、點撥學生?,F(xiàn)代教學包含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兩個方面。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導”,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動”?!皩А焙汀皠印睉撌墙y(tǒng)一的,教師的“導”應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產生疑惑時,遇到困難時,學習方法不對時,教師應予于引導;而學生的“動”主要體現(xiàn)在能否動眼、動耳、動口、動腦、動手上。只有這一“導”一“動”才能使教師和學生都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課堂教學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作為政治教師來講,教師的“導” 應主要體現(xiàn)在設計好的問題、好的情景上,切忌簡單地將知識、概念、原理等簡單地告訴學生,并要求學生機械地背誦。
3.一切為了學生的服務觀念。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教學缺乏服務、缺乏愛。教學中,學生是為我們服務,是為配合我們的表演而服務,特別是公開課,就是典型的全體學生為老師的表演而服務的過程;學生成績優(yōu)秀也是服務老師,是為了證明你老師的教學水平。教育的現(xiàn)代功能是服務,教育作為產業(yè)其核心是一種服務,即為學生及家長服務。如果我們在政治課教學中強化服務意識,把學生、家長作為我們的衣食父母,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想學生之所想,像民辦學校那樣提出:學生、家長是我們的上帝,少一些“打是疼,罵是愛”、“學生真笨”、“恨鐵不成鋼”,盡我們所能幫助學生,那么“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就不是一種口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人文情懷,感到溫暖、關愛,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入耳入心,真正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