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已轟轟烈烈展開,對探究性學習的研究已成為擺在教師們面前的當務之急。本文從純理論的角度討論了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及常規(guī)程序,結合筆者本人的新教材教學實踐,以典型例子為例,深入討論了探究性學習的具體操作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以求與同行共勉。
關鍵詞:新課改;新教材;探究性學習
新教材與新課程改革計劃已在整個廣東省全面啟動并實施。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突出發(fā)現(xiàn)和探究,使學習的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性學習過程。由此,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改革形勢擺在每位教學工作者面前。在這種新形勢下對探究性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是每位教學工作者的當務之急,關系到教學工作者是否能適應新形式,能否順利完成新教材與新課程改革計劃所賦予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探究性學習的內涵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讓學生通過自主地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態(tài)度。探究性學習來源于教學實踐。一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常常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但這基本上是教師向學生展示探究的過程,跟學生自主探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有的教師布置精心設計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討論思考的結果,教師再進行引導歸納,這就有探究的成份在其中了。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這也正是新教材已融入的理念和新課改實施所需要融入的理念。
二、探究性學習的常規(guī)程序
科學探究一般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F(xiàn)代教學模式的構建重視對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強調教學只是為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外部條件,以幫助學習者更有效地學習。以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構建,要遵循學生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將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和要素融入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組織和實施探究性學習,一般是將課堂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情境、確立目標、激發(fā)動機;第二階段:自主探究、嘗試解決、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三階段:交流反饋、解疑釋疑、啟發(fā)導學;第四階段:反思論證、科學抽象、整理結論;第五階段:強化訓練、總結鞏固、遷移應用。
教學模式的構建為教師有效地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了幫助。但是,教學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只是為教師設計教學策略提供宏觀上的理論指導和可參考的框架,課堂教學中實際的探究活動則應根據(jù)特定的學習者、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需要做適當?shù)恼{整。
三、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探究。學習氛圍是與學習相關的背景或環(huán)境,包含一定的人的因素,實質上就是一種優(yōu)化的、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利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或者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現(xiàn)象作為情景素材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明確探究任務,為進一步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起到定向作用。
2.結合新教材,以科學的方法加以訓練,讓學生學會探究??茖W的方法是指人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過程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使用的手段,它在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中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正因如此,科學方法成為科學探究的核心,它為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認識客觀世界提供了平臺??茖W探究作為重要的課程內容,在新教材中體現(xiàn)為內容的選擇重視科學的方法教育,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為此,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靈活地運用教材中已蘊藏的科學方法,或者根據(jù)教材內容合理地引入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
3.加強實踐活動,落實探究??茖W探究的教學和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豐富的探究活動,為此,教師應該設置活動性欄目,或直接選用新教材已設置好的“實踐活動”欄目,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收集、閱讀、討論、角色扮演、實驗等活動,突出學生自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動、真實、多樣的科學探究活動和實踐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①以實驗研究為手段開展探究活動。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形式,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和方法無法替代的。例如新教材化學必修1[2006年6月第2版]第四章第二節(ji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在此節(jié)中涉及氯水的成份及性質的教學。由于氯水中的成份較為復雜,使氯水具有下列多重性質:新制氯水中有Cl2所以呈現(xiàn)黃綠色,具有的Cl2強氧化性,如氯水能使?jié)駶櫟腒I淀粉試紙變藍、能氧化二氧化硫、亞硫酸及其鹽、亞鐵鹽等;新制的氯水中有HClO,而HClO具有強氧化性,故氯水具有漂白性;因氯水中有HCl,所以氯水能與鎂粉反應放出氫氣,能與Na2CO3、CaCO3等反應產(chǎn)生CO2,能與AgNO3反應生成白色沉淀。這么多的性質如果采用傳授式教學,相信教學過程及學習效果都將會大打折扣,反之,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一一完成實驗探究,不僅學習效果好,又讓學生參與了科學探究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以交流討論的形式開展探究活動。討論型探究是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某個特定的主題或問題進行討論,公開表達和交流自己的見解,以求解決問題的一種情境。這種探究就是運用頭腦風暴的方法,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礎上正確表達個人的觀點,并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修正、改進、完善自己的觀點,獲得超過人的思考所能得到的新認識。從而使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③以調查訪問的形式開展探究活動。調查型的探究強調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深入社會實際生活獲取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借助個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各種資源,整理、分析 、獲得的信息和資料,歸納、總結調查結果,使學生既能發(fā)現(xiàn)問題,又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建議。如關于能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等,都可通過學生的調查訪問探究,讓學生了解社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再“高分低能”。
現(xiàn)行的新教材,已融入了探究理念,教師要會用教材,用活新材,也同時要引導學生會自學教材,這也是落實探究性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現(xiàn)行的教材除了知識的講授及課后習題外,還設置有“實驗”、“思考與交流”、“學與問”、“實踐活動”、“科學探究”、“科學史話”、“科學視野”、“資料卡片”、“歸納與整理”以及豐富的圖表及與圖表相配的文字說明等,內容相當豐富,人性化。以新教材為藍本,以新教參為參照,融入自己的思想,不斷地研究探究性學習,不斷地完善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并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指導,是在任化學教師的當務之急,是新教材及新課標的重要要求之一。
四、探究學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在課堂上的實施策略。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營造出“教師——學生”及“學生——學生”間自由、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此外,教師還必須注重對學生的討論與交流進行引導,讓學生能發(fā)表自己的探究成果、方法、經(jīng)驗等,并進行比較和鑒別從不同的角度改進自己的探究方法和經(jīng)驗,提高認識。
2.在教學中,對“探究性學習”的安排應有一定的梯度。在具體活動安排上,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
3.利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瘜W實驗是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學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橋梁”。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可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從而通過現(xiàn)象歸納出本質和規(guī)律。
4.探究活動的設計應從本校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在設計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吸收省內外多年來的教改經(jīng)驗,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本校的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
5.在探究性學習教學時,也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事實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學生對某一現(xiàn)象有大量的感性經(jīng)驗時,講述法可能是一種更恰當?shù)倪x擇。從另一角度來看,探究性學習教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所有的內容都用探究性學習方法進行教學,不僅時間不允許,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經(jīng)濟性原則。
總之,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新形勢下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中如何進行把握,需要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改革教法,增強緊迫感和時代責任感,主動探索和實踐,與潮流同步。
參考文獻: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教師用書.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教師用書.
[5] 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編寫東莞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化學教學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