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證券交易所集團總裁凱瑟琳·金尼:“我們歡迎所有合格的中國公司,不論規(guī)模和行業(yè)”
今年以來,以歷史悠久和監(jiān)管嚴格著稱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在全球市場上的表現(xiàn)異常活躍。
2007年2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賽恩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西室泰三簽署意向協(xié)議,宣布雙方結成戰(zhàn)略聯(lián)盟;4月4日,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股票在巴黎和紐約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交易所集團——此前,紐約證券交易所集團和泛歐證券交易所集團成功實現(xiàn)了合并。
另一個引人注意的是,紐交所對“中國概念”的青睞前所未有。
2007年3月16日,以“TCM”為代碼的中國中藥企業(yè)同濟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這標志著這個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迎來首家中藥企業(yè);5月3日,以電視直銷聞名的橡果國際和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商僑興移動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開創(chuàng)了兩家中國公司同日在紐交所上市的先河。至此,2007年在紐交所進行首次公開上市的中國企業(yè)數(shù)量已達4家,這些公司的股票都受到了美國投資者的追捧。
6月5日,江西省省長吳新雄和江西賽維LDK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彭小峰再次共同敲響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開市鐘聲,慶??偛课挥诮餍掠嗟墓夥髽I(yè)賽維LDK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據(jù)了解,紐交所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作為已經是世界最大最具流動性的現(xiàn)金股票交易所,越來越激進的紐交所意在何方?對此,《經濟》雜志記者專訪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集團總裁兼聯(lián)席運營官凱瑟琳·金尼(Catherine R. Kinney)女士。
取信之道
《經濟》:市場資本的規(guī)模對于一家證券交易所意味著什么?
凱瑟琳·金尼:以紐交所為例,我們是世界上最具深度、流動性最強也是最全球化的股票市場,這一優(yōu)勢使交易者和投資者可以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享受到最好的成交價格,并使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從中受益。他們不僅能直接接觸到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資本,而且還可以獲得好的口碑——因為他們上市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公司聚集的地方。
《經濟》:那么,作為交易所如何確保投資者和交易者總是能獲得“最好的價格”呢?
凱瑟琳·金尼: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混合市場(a Hybrid Market)。即讓我們的客戶自由選擇,既可以進行匿名的實時的電子交易,也可以通過交易場提交交易指令——有的時候,人類的判斷更加有利于實現(xiàn)交易的最佳目標。
上個季度,我們終于全面完成了混合市場的建設,現(xiàn)在超過90% 的交易都是自動完成的,而在此前,這一比例只有10%。
這意味著交易完成的平均周轉時間是大約100 毫秒——相比較以往的9秒,這是一個重要的進步。而我們還在努力爭取到年底的時候將這一時間進一步壓縮到不超過10 毫秒。
目前,我們的交易場專家也已經適應了電子平臺,但他們仍然是市場結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具備獨特的增值能力,他們的存在使紐交所在價格發(fā)現(xiàn)方面的表現(xiàn)更加卓越和與眾不同,尤其是在開盤和收盤的時候,而且這樣的結構還有利于平抑暫時的供需不平衡,緩和一天內的市場波動。
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三年內,從納斯達克轉移到紐交所的67家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的波動平均下降了大約50%。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較平緩的股價波動意味著較低的資金成本。Elkins-McSherry,一家優(yōu)秀的獨立研究報告提供商,在其有關世界上主要交易所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紐交所是世界上交易成本最低的通道。
《經濟》:紐交所是如何取信于投資者和公眾的?
凱瑟琳·金尼:對于紐交所而言,當我們的CEO約翰賽恩(John A. Thain)于2004年就任的時候,就針對恢復投資者和公眾對美國的交易所和金融市場的信心與信任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基于獨立、分權和透明三原則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監(jiān)管體系。
我們任命了新的董事委員會,所有的成員都是完全獨立的,獨立于我們的會員企業(yè),經紀人交易員和所有上市公司的CEO。
我們建立了在董事會主席和CEO之間進行了相互獨立的分工,以確保市場監(jiān)管和交易所運營兩者不會發(fā)生重疊和交叉。
第三個原則是透明——今天,我們不僅要披露我們五名最高負責人的薪資,還要披露其主要的慈善和政治捐款。
同時,美國證交會已經批準Rick Ketchum 成為“紐交所監(jiān)察”(NYSE Regulation)的CEO,這是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性機構,他們有自己的獨立董事會,通過執(zhí)行NYSE的相關規(guī)定和聯(lián)邦證券法律規(guī)范會員公司的行為。??
正是新的監(jiān)管體系使我們恢復了市場的信心和信任;而當紐交所最終成為一家公開上市公司的時候,則進一步促進了我們確保獨立和繁榮。
至于市場的參與者和我們的上市公司,紐交所一貫堅持:上市公司必須遵循世界上最嚴格最高標準的監(jiān)管和透明度;交易商也同樣如此,他們要接受“紐交所監(jiān)察”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雙重監(jiān)管。
《經濟》:一個良好的證券文化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征?
凱瑟琳·金尼:美國是具有證券文化傳統(tǒng)的國家。美國人口中有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將自己的退休金投入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這導致了超過9000萬的投資者對金融市場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參與市場交易,由于他們的退休金都和這個市場密切相關,因此他們的興趣和利益都是長期的。這也有利于建立強大的機構投資者文化。因為大量的機構投資都是代表散戶的,這些散戶每星期每個月都會向這些機構提供自己的退休金。
全球化
《經濟》:并購與上市給紐交所帶來了什么?
凱瑟琳·金尼:公司化、多元化和全球化。首先,公司化——以前,紐交所是一家私人股本的會員制機構;現(xiàn)在,我們是一家公眾持股、以贏利為目標的企業(yè)了。
其次,多元化——實際上,通過與Archipelago的并購,我們一舉兩得實現(xiàn)了公司化和多元化。我們增加了一系列高增長、高附加值的業(yè)務,除了紐交所的上市股票外, Archipelago還擁有20%的柜臺交易市場;我們增加了期權交易,這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業(yè)務領域,現(xiàn)在已經擁有了大約12%的期權市場分額,而且在不斷創(chuàng)新下,這一市場份額還在增長。
我們還鞏固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ETF)的市場領先地位。今年第一季度,我們就有31個新ETF上市,到目前一共已經有178個 ETF,相當于在美國交易的所有ETF管理資產的56%。ETF市場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我們擁有排名第一的市場份額,處理美國45%的 ETF交易。
而且我們還獲得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我們的債券交易平臺的批準,我們的目標是發(fā)行6000只債券。
可以說,你們終將看到,在紐交所可以進行上市公司整個資產負債表上可能涉及的資產或者負債交易。為此,我們也將提供一個更加包羅萬象和組合多樣的產品以及更多的價值增長點。比如,NYSE Arca還為暫時還不能滿足紐交所上市條件的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提供了一條新的籌資通道。
第三個戰(zhàn)略性變化是我們的全球化。這主要是通過和Euronext的合并完成的。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現(xiàn)金股本市場。我們有來自55個國家的4000家上市公司,他們的資本總規(guī)模已經達到28.5 萬億美元?,F(xiàn)在,我們將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現(xiàn)金市場聯(lián)合起來,同時也分別代表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兩種貨幣:美元和歐元。NYSE Euronext比其后四大交易所合起來的規(guī)模還要龐大,日均交易量1234億美元,比第二大交易所的兩倍還多,全球最大公司中有 80家都在這里上市(超過其后的三大交易所合并數(shù)據(jù)),并且擁有Interbrand的最佳全球品牌調查中56%的公司。
除了規(guī)模,我們也在打造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和Euronext合并后,我們的現(xiàn)金股權收益比重在歐洲為13%,在美國為12%,20%以上來自于衍生市場——這是金融市場的增長之星。在過去的4年里,衍生交易每年增長率為30%。2006年金融合約價值超過450 萬億美元,相比較,股權市場交易價值為40萬億美元,債券市場為65萬億美元。
《經濟》:據(jù)稱東京證券交易所將在2008年上市,這將加快你們在亞洲的合并進程嗎?
凱瑟琳·金尼:我們在印度有股權投資,我們也和東京證券交易所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在上市方面,我們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供幫助,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電子化??梢哉f,我們在亞洲的印度和日本都有自己的戰(zhàn)略位置。當然,我們希望有一天在中國市場也有良好的發(fā)展。
取道中國
《經濟》:紐交所CEO約翰·賽恩先生曾經說,非美國公司第一上市地點應是他們的國內市場。那么,中國公司為何要到紐交所上市?
凱瑟琳·金尼:到紐交所交叉上市的好處在于,上市公司可以接近世界上最大的資本池,可以參與到最高質量的市場中,近距離接近投資地的散戶投資者,最大化公司價值,創(chuàng)造美元并購貨幣,向公司的美國雇員提供薪資激勵計劃,降低股票的波動性風險,幫助公司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公司的聲譽和知名度;向市場傳達公司監(jiān)管的高質量……
我們并非要和當?shù)刭Y本市場進行競爭,我們希望為中國公司提供一個本土市場之外的優(yōu)秀的全球上市平臺——如果他們愿意的話——事實上,很多中國企業(yè)被吸引到紐交所,正是因為存在誘人的估值溢價。
《經濟》:紐交所歡迎什么樣的中國公司?
凱瑟琳·金尼:我們歡迎所有合格的中國公司,不論規(guī)模和行業(yè)。我認為,作為公司而言,最重要的領域包括財務表現(xiàn),紐交所在這些方面有詳細的標準?,F(xiàn)在很多來交易所的企業(yè)都符合我們的收益考察或我們對全球市場資本規(guī)模的考察。事實上,近來,上市公司都同意接受最高治理標準的嚴格要求。
《經濟》:如何評價到目前為止中國上市公司的表現(xiàn)?
凱瑟琳·金尼:我們已經有六家中國上市公司,中國企業(yè)在美國的最佳IPO有四分之三都是在紐交所實現(xiàn)的。就我個人而言,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2005年,我認為施正榮先生給紐交所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公司,美國投資者對于這個公司的成功十分感興趣,而且也帶來了對中國公司的整體關注。還有一家企業(yè),新東方?,F(xiàn)在,這樣的優(yōu)秀中國企業(yè)越來越多。
《經濟》:紐交所將為中國上市公司提供哪些服務?
凱瑟琳·金尼:我們的服務主要表現(xiàn)在三方面:
第一,信息。我們提供一個叫Nicenet的產品,給所有的上市公司,向他們提供準確的交易信息,包括公司、公司交易和參與交易該公司股票的經紀交易商的信息。我認為這些信息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投資者關系。當一家公司第一次來到一個公開市場上時,我們給他們建議和信息以幫助他們建立和紐約投資人的關系,比如我們邀請公司舉辦股東會議和分析師會議等。
第三,媒體和知名度。由于公司業(yè)務的性質不同,很多來紐約上市的公司在全球還不是知名度很高的公司,我們會邀請他們和媒體見面,后者可以向全球市場投資者介紹該公司。
《經濟》:關于美國資本市場的監(jiān)管,中國公司應該了解什么?
凱瑟琳·金尼:上市公司的監(jiān)管在美國是非常嚴格的,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必須嚴格執(zhí)行世界上最高的治理標準和透明度。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賣點。但是近來,薩班斯法案,尤其是404條款,飽受爭議,但大多數(shù)法案還是好的,對于恢復人們對資本市場的信心是極其重要的。
404條款只是簡單地規(guī)定公司應該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同時擁有對這些內部控制的過程的一個良好的監(jiān)督。404條款的問題出在它的執(zhí)行過程中。在執(zhí)行過程中缺少對會計公司在判斷什么是重要和重大問題的判斷標準上。這被會計公司看作一個擴大收入的好機會。
我們很高興美國證監(jiān)會正在試圖改變404條款的執(zhí)行情況。??我們認為新的實施程序將更加理性、針對風險、費用降低、耗時減少。??
《經濟》:NYSE Arca相比較納斯達克有何不同,對中國公司有何意義???
凱瑟琳·金尼:NYSE Arca為小企業(yè)提供一個新的上市通道。這些企業(yè)可能還暫時不能符合在紐交所上市的條件。NYSE Arca在市場質量的領先地位、更深的流動性和更低的波動性方面都更具優(yōu)勢,加上經得起考驗的強有力的監(jiān)管,公司在NYSE Arca上將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在NYSE Arca的市場模式中,股票發(fā)行者參與選擇“領先造市商”,其職責是保持較合理的價格區(qū)間和價格改善的機制。依靠良好的價格空間和高效的成交速度,NYSE Arca已經獲取Nasdaq 股票交易的相當份額。
NYSE Arca的上市標準是紐交所理念的延伸,即為高質量的公司提供上市和交易的通道。因此,在NYSE Arca上市的公司能夠無縫轉接到紐交所上市,成為NYSE Euronext家族的一員。
《經濟》:中國公司能從你們和Euronext的合并獲益嗎?
凱瑟琳·金尼:中國公司可以從這一交易中獲得以下幾方面收益:首先,對于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盡可能接近最廣泛的潛在投資者,如果一家中國公司在本土上市,同時也能夠在歐洲上市或者美國上市,無疑將獲得最大的股東群;第二,我們發(fā)現(xiàn)投資者往往希望用自己的本幣在自己的本土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一個真正現(xiàn)代化的全球企業(yè)應該是在三個時區(qū)同時上市的公司;最后,盡管Euronext市場的治理和監(jiān)管是非常細致的,但是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中國企業(yè)可以通過我們提供的一個叫Alternext的產品到這個市場上。
《經濟》:中國的一些大型海外上市將回歸到國內的A股市場上,您對此怎么看?
凱瑟琳·金尼:我們一直都是鼓勵公司同時在本地市場和一個全球市場上市的。因為這樣能夠給與公司最好的估值、最好的接觸股東的方式、股票交易的最佳流動性。因此我認為,從海外再回到A股對公司來說,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仍然改變不了的是,在美國上市可以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并且獲得強有力的并購貨幣。
《經濟》: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意義何在?
凱瑟琳·金尼:代表處的主要職責是將紐交所信息和能夠給公司帶來的價值傳達給公司。我們也會和一些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為他們的客戶提供服務。要知道,當你擁有一個特定地區(qū)的上市公司的時候,在當?shù)亟⑵鹨欢ǖ年P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我們在加利佛尼亞有一個辦事處,我們?yōu)閬碜阅抢锏纳鲜泄痉铡N覀円矊⒃诒本┳鐾瑯拥墓ぷ?。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他們的時區(qū)為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yè)服務。
《經濟》:如何定義紐交所和中國本土交易所之間的關系?
凱瑟琳·金尼:我們的關系是良性的,開放的。我們參觀過這些交易所,也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員工到我們那兒交流工作,比如紐交所的治理,如何維系與上市公司的關系,如何考量上市公司等等。
《經濟》:對中國本土交易所的表現(xiàn)你如何評價?
凱瑟琳·金尼:我認為中國的股票交易所已經做的很不錯了,它們有很好的機會,因為有很多很好的中國公司需要募集資金。我認為,股票交易所是這個國家經濟發(fā)展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A股融入到世界市場中,它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提供一些經驗和幫助,因為這個市場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成長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