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最害怕作文課。兩節(jié)作文課下來,我的作文本上只寫著題目,要不就是涂畫幾遍的開頭。那時剛解放,在我們村里教書的老師,還有打?qū)W生的習(xí)氣。因?yàn)榈姑沟淖魑?,我的臉蛋上常印有老師帶著粉筆灰的手印。
但有一次,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師的稱贊。事先,我并不知道我寫的這篇作文是好文章,講評課開始的時候,我是做好被擰臉蛋的準(zhǔn)備的。那次的作文題目是《賣余糧》。
五十年代初期,國家還挺困難,動員農(nóng)民賣余糧支援國家建設(shè)。我們家土改分了地,因?yàn)闋敔敽湍赣H整日在地里勞動,我們家的囤里有些余糧。
雖說糧食富余了,可我母親仍很節(jié)省。她時常對我說:“能省在囤尖兒上,別省在囤底地上?!泵看巫鲲?zhí)悦讜r,媽媽總從瓢里抓回一把米。我問她這是為什么,媽媽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jì)不到才受窮?!焙髞?,媽媽聽了報(bào)告,就和爺爺商量,把多余的糧食賣給國家,爺爺過去挨餓挨怕了,不愿賣余糧。他說:“不守著糧食,心里發(fā)虛,手里沒抓撓?!?/p>
媽媽對爺爺說:“不是解放分了地,哪兒有余糧?可不能翻身忘本!”爺爺想通了,就把糧食裝上口袋,推著小車賣了余糧。
這是我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的事。所以,我一看《賣余糧》這個作文題,心里覺得有東西寫。我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那篇作文我是這樣寫的——開頭,寫了分地,獲得豐收,家里的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接著,又寫了媽媽和我說過的話。后來,又寫賣余糧中爺爺?shù)乃枷牒退脑挘约皨寢屧鯓觿駹敔斮u余糧。結(jié)尾,是爺爺高高興興地去賣余糧。
作文發(fā)下來,在媽媽和爺爺說的話下邊,老師用紅筆畫著圈,還批上:內(nèi)容充實(shí)豐富,語言樸素感人。
我看著作文,簡直不信這是我寫的。我想:哎呀!作文原來并不可怕呀!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出來就行啦!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次作文為什么會得到稱贊呢?一是作文題出得好。因?yàn)楫?dāng)時賣余糧是農(nóng)村的一件大事,家家戶戶都在談?wù)撨@個事。所以,我并不覺得陌生,而是覺得有東西寫。這個題目要讓城里的孩子寫,即便是作文好的學(xué)生,恐怕也寫不出來。再一個原因,我不自覺地走上一條寫作文的正確的路,就是要寫自己熟悉的事情。
有的少年朋友說,作文是胡編亂造。這是不對的。胡編能湊合著交差,但寫不出好作文來。
怕寫作文的少年朋友們,我勸你們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觀察,心里裝東西要豐富,寫作文時,寫自己熟悉的事情,這樣練下去,我想會有進(jìn)步的。
【作者簡介】
羅辰生,中國作協(xié)會員,兒童文學(xué)作家,出版的小說集有《我的老師》、《大將和美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