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得病,11歲雙腿癱瘓,13歲自學英語,18歲學完高中全部課程,22歲通過英語本科17門課程的自學考試,23歲被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錄取為碩士研究生,26歲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她就是中國第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青年教師侯晶晶。
2007年1月21日,第六屆“中國十大女杰”評選結(jié)果揭曉,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青年教師侯晶晶光榮當選。從“全國自強模范”、“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蘇省三八紅旗手”,到“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十大女杰”,榮譽一直眷顧著侯晶晶。而熟悉侯晶晶的人都知道,這些榮譽對于坐在輪椅上的侯晶晶來說,都是她用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換來的。
命運發(fā)難
1975年,侯晶晶出生在安徽一個風景秀麗的小縣城。自小侯晶晶就異常懂事,對讀書更是充滿了興趣。父母希望她早日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便將她早早地送入小學,那時她還未滿5歲!此時的侯晶晶與其他孩子一樣,都是健康、幸福的小太陽,她的心中也放飛著夢想……
然而,不幸卻悄悄降臨了。上小學四年級的一天晚上,她突然生病,雙腿異常疼痛,怎么也站不起來。送到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橫貫脊髓炎”。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晶晶的病情漸漸好轉(zhuǎn),兩個月后就看似治愈了,她也急忙回到原來的班級繼續(xù)學習。不滿十歲就參加了小學畢業(yè)考試,以全縣第五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縣中。侯晶晶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但命運跟侯晶晶開了一個玩笑。初一還沒有讀完,11歲的她竟然舊病復發(fā),長達三個月的治療無效,晶晶再次站不起來了。經(jīng)過專家會診,最終被確診為“脊髓血管畸形”。這一紙診斷,對于全家人來說猶如晴空霹靂,一下子擊碎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隨后兩年多,家人帶著她輾轉(zhuǎn)各地,四處求醫(yī),可病情仍未見一絲好轉(zhuǎn)。
回到家中,侯晶晶只能靜臥床榻,不能翻身,不能坐起,身體非常虛弱,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曾經(jīng)活蹦亂跳的小姑娘從此癱瘓,她理想的翅膀似乎已被折斷??吹礁改赴景琢祟^發(fā),奶奶累彎了腰,連不滿10歲的妹妹都要為學費操心,她的心都碎了,絕望的陰影悄悄籠罩。
重拾信心
在最絕望的日子里,身為普通職工的父母,從不在女兒面前嘆息流淚,執(zhí)著地帶著她四處求醫(yī),永不放棄希望。他們買來《紅巖》、《小英雄雨來》等書讓侯晶晶反復閱讀。1988年春節(jié),遠方的姑媽給她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鼓勵她自強不息、自學成才,并根據(jù)她那時的特殊情況建議她自學英語。父母的愛給了她力量,英雄人物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氣概以及親人們的摯愛,深深震撼著她幼小的心靈,生活的信心又重新在心底萌芽。病痛的折磨,也使侯晶晶更迫切地渴求知識,她強烈渴望著通過不懈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13歲的侯晶晶開始了自學之路。在不一般的自學中,侯晶晶要面對生理、心理和學業(yè)的三重考驗。極度虛弱的體質(zhì)、無法坐立的痛苦、難言的精神壓力和獨自學習的艱難,在這些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中,侯晶晶鍥而不舍地走過了10年。她一邊學習,一邊與病魔作斗爭,在這個充滿汗水和淚水的過程中,侯晶晶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吃苦,學會了戰(zhàn)勝自己,也贏得了自信,贏得了收獲知識的一個又一個春天。
艱苦自學
身體的原因使得侯晶晶的學習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坐在專用沙發(fā)上看書,時間久了腰會疼痛難忍。為了不讓下肢因血流不暢而浮腫,她干脆用凳子將雙腿架平;由于雙腿感覺差,冬天經(jīng)常被熱水袋燙傷,并引起腿部劇烈痙攣;在一次體能鍛煉中,她左腿股骨不慎骨折……而這些身體上的磨難她能忍受,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卻經(jīng)常使她心緒不寧、寢食難安。剛開始自學,形形色色的困難就向她襲來。她焦慮過、自卑過、苦惱過,但并沒有止步不前,依然在坎坷的求學路上艱難地摸索著前進。在大量的體能鍛煉之余,她還要堅持每天兩三個小時的自學,漸漸地延長到六個小時。但就是這樣的學習強度,與其他同年齡學生相比,侯晶晶的學習時間還是短缺的。由于家住四樓、行動不便,她無法參加外面的輔導班,只能完全自學,種種挑戰(zhàn)可想而知。自學難度越來越大,問題越積越多,她感到難以為繼了,她想退縮了。
這時候,侯媽媽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晶晶打氣,驅(qū)散了她心頭的烏云,侯晶晶又堅持下來了。從此,她自覺地靜心踏實向前,終于度過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險坡。14歲的她就逐詞逐句地學完了高中英語全部課程;18歲時她又修完了高中其他各科課程;1997年4月,22歲的侯晶晶通過了英語本科17門課程的自學考試,而且每門功課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吹骄Ьг谌绱藧毫拥臈l件下還取得了這么優(yōu)異的成績,親友們都為她感到高興,可再回過頭去想想她的求學之路是多么地艱辛,大家無不感慨心疼。不要說她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有多難,不要說她身體上的苦痛有多痛,只要想到她參加考試時遇到的種種不便就讓人心疼不已了。為減少上廁所,她用禁水來控制,而禁水的方式竟是以又油又干的蛋炒飯作為自己的早飯,并且一次需要吃很多。但這些在侯晶晶看來并不算什么。她說:“困難往往是人成長的關(guān)節(jié)點,闖過去,就別開洞天;退縮了,人的精神生命就會停止生長?!闭沁@種信念激勵著她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迎難而上
拿到了本科文憑,侯晶晶并沒有滿足,她還有更高的目標:考上研究生。起初一些學校婉言拒絕了她的申請,父母都失望了,而她并不甘心。1997年5月,在父母的陪伴下,侯晶晶搖著輪椅來到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部。老師們被她頑強的意志和誠摯的態(tài)度打動了,終于同意她報考。在欣喜和感激中,她開始了艱巨的復習迎考,在半年時間里,她必須完成平時一年的學習任務?。≡诔摵傻膶W習下,侯晶晶的身體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眩暈、嘔吐,但她依然不懈堅持,雖然不知道等待著她的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但她依然努力著!
結(jié)果,在報考南師大外國語學院的140名考生中,侯晶晶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摘得桂冠。入學后,為少給同學、老師們添麻煩,她千方百計地克服身體的障礙。因無法控制上廁所的時間,又無法使用一般的公共設施,她只能在輪椅上背著一個大書包,里面放著尿盆和大圍裙。為防止形成致命的血栓,保證基本的身體健康,她不得不每天花費近5個小時來做體能鍛煉。就是在這樣的重重困難之下,她還是在一年內(nèi)就高質(zhì)量地超額完成了碩士畢業(yè)所需要的學分。畢業(yè)時侯晶晶榮獲“朱敬文獎學金”,被評為“科技之星”和“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生”。2001年6月,侯晶晶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并考入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師從朱小蔓教授,成為我國第一位下肢癱瘓的女博士研究生。2004年5月,她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同年9月,她又成功留在南師大教科院任教,主要從事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
除了在教學科研上下功夫,工作之余,少管所、兒童福利院都是侯晶晶常去的地方。侯晶晶悄悄地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1000元,捐給少管所作為“圖書專用資金”,又把領到的“全國自強模范”的600元獎金,添上400元捐給了家鄉(xiāng)聾人學校的孩子們……南師大教科院黨委書記繆建東笑稱她為“最忙碌的幫教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