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北京乃至中國,2008年奧運會是禁煙運動中轉瞬即逝的浪花,還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轉折點?
為期一周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下稱《公約》)第二次締約方大會,6月30日在位于泰國首都曼谷的聯(lián)合國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作為締約方之一的全球第一煙民大國——中國,由發(fā)改委、衛(wèi)生部牽頭的17人政府代表團出席了會議。
由于在全球煙草生產和消費中居于龍頭地位,中國的控煙立場自然會引起極大的關注。 把中國推向控煙舞臺中央的,還有即將于2008年夏天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早在2004年4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公開承諾,將把“無煙奧運”納入“綠色奧運”之中。
在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一年多時,曾經彌漫的樂觀情緒卻有了微妙的變化。在不少非政府組織及國際控煙專家看來,中國政府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控煙措施仍趨于保守,而他們一度希望2008年奧運會能成為扭轉中國煙草政策的一個轉折點。
六城先行
就在中國政府17人代表團遠赴曼谷與會之際,另一場關于“無煙奧運”的內部商討已在北京悄然醞釀。
知情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7月,北京奧組委、衛(wèi)生部等部門將邀請六個承辦奧運比賽項目的城市共同商討,正式確定“無煙奧運”實施方案。這六個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沈陽、青島和秦皇島。
早在2006年9月,北京奧組委就已經發(fā)布了《北京2008無煙奧運工作方案(草案)》,其內容主要涉及三塊:一是核心區(qū)域即賽場,凡2008年奧運會賽場為無煙賽場,且禁止煙草相關廣告和贊助;二是次核心區(qū)域,即奧運村的酒店、餐廳、酒吧、咖啡廳、娛樂場所等為無煙場所;三是外圍區(qū)域,六個奧運城市成為無煙草廣告城市,且六城酒店、餐廳、娛樂場所設立無煙區(qū),并禁止在公園、商場、公共交通場所等吸煙。
此外,該草案還做出兩點額外承諾:增加奧運城市的政府辦公場所、醫(yī)療機構、學?!盁o煙單位”的數量,以及進一步修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法規(guī)。
據悉,此草案的制訂是基于當年一項專門調查。受世衛(wèi)組織、中國衛(wèi)生部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歷時十個月,完成了“奧運城市無煙環(huán)境評估項目”。
這份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806家星級賓館中,北京五星級賓館擁有無煙客房比例最高,達到85.7%。而在沈陽,卻沒有一家星級賓館能做到全部禁煙。
在被調查的餐廳中,以上海為例,一些西式快餐廳,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均禁止吸煙,而且有明顯的禁煙標志;但中式快餐,比如永和豆?jié){連鎖店等均不禁煙,無禁煙標志,且配備有煙具。
六城娛樂場所,如按摩室、美容美發(fā)、卡拉OK等,禁煙情況更是不容樂觀。以青少年出現活躍的網吧為例,北京已在網吧全面禁煙,但在沈陽,禁煙率只有5%;其他城市均為零。在60家購物中心中,開放式露天場所幾無禁煙;即使在封閉式的場所采取禁煙措施,主要原因也不是為了保障公眾健康,而是防火。
總體而言,在被調查場館中,只有醫(yī)院無煙狀況良好;但在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則徹底淪為“重災區(qū)”。
相對現狀而言,北京奧組委公布的草案無疑是個巨大的進步。不過,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教授楊焱表示,“這只是提供給六城選擇的一個干預式措施,并不具備法律效力。” 出席曼谷會議的一位中國代表團成員也對《財經》記者坦言,中國控煙局勢總體而言很嚴峻,政府所做的還遠遠不夠,“目前的措施,仍不保證能用好奧運這一契機?!?/p>
二手煙之爭
目前,在“無煙奧運”方面,可資北京借鑒的最佳樣本,非200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澳大利亞悉尼市莫屬。
澳大利亞吸煙與健康行動首席執(zhí)行官、北京奧組委控煙顧問安妮瓊斯(Anne Jones)告訴《財經》記者,悉尼“無煙奧運”有兩個核心理念:一是杜絕因中央空調導致該區(qū)域形成二手煙環(huán)境;二是避免購物、交通等人群聚集地出現二手煙。
但要完全把悉尼經驗移植到北京,目前仍然相當困難。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中國整體的控煙環(huán)境仍然與澳大利亞等歐美發(fā)達國家相去甚遠。很難想象,在一個整體控煙形勢較弱的國家,能夠空中樓閣似地建起一座大廈。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履約辦公室副主任姜垣向《財經》記者表達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無煙奧運’在悉尼像是大學生讀研,而中國則是小學生讀研。”
曾三次受邀訪問中國的瓊斯對此也深有體會。她十分驚奇地看到,在北京,連一些賓館的大堂都是煙霧重災區(qū),這明顯違背中央空調環(huán)境下應百分之百無煙的國際慣例。
今年6月22日,國務院法制辦開始公示《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在這份由衛(wèi)生部遞交審議的草案中,也包含了公共場所禁煙的條款。然而,在一些國內控煙專家眼里,草案中所涉控煙內容不僅軟弱乏力,且有誤導公眾之嫌。
例如,該草案第十一條規(guī)定“公共場所設置的吸煙區(qū)(室)、衛(wèi)生間及浴室應當具有獨立的排風系統(tǒng)”。而在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功煥看來,已經有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排風系統(tǒng)并不能消除二手煙霧危害。
草案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在營運出租車、公共電汽車、封閉式空調列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以及吸煙區(qū)以外的候車(機、船)場所禁止吸煙。這也被廣泛批評為禁煙范圍過小。 首都醫(yī)科大學教授崔小波公開批評說,此次公示的草案較修訂之初更為保守,專家及民間意見的表達渠道并不暢通。
實際上,曼谷世界禁煙大會的核心議題,即是細化《公約》第八條——討論防范接觸二手煙草煙霧的準則。第八條承認,科學已明確證實,接觸煙草煙霧會造成死亡、疾病和功能喪失,并要求各國采取和實行立法,以防止非吸煙者接觸二手煙霧。
今年年初,香港就已通過法案對22類公共場所實現百分之百禁煙。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介紹,香港早年聽取煙草商意見,實施分區(qū)部分禁煙,“經驗表明,這走了一條彎路?!?/p>
但在中國很多大城市的公共場合,比如餐館中,分區(qū)部分禁煙仍被認為是主流的禁煙措施。
推力與阻力
今年5月31日,一位名叫張躍的“反煙斗士”,在上海街頭見到吸煙者就去掐煙頭。當聽到“這里沒有禁煙標志”的申辯時,張躍馬上反駁:“這里沒有禁止殺人標志,你會殺人嗎?”
這一天是第20個國際禁煙日,主題為“無煙環(huán)境”。此前的5月29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首份控煙報告——《2007中國控制吸煙報告》稱,目前中國煙民已達3.5億;“被動”煙民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就高達1.8億;每年死于二手煙的人數,已超過10萬人。
“泰國的經驗表明,民間組織與科研機構的合力,是敦促政府轉變控煙政策的主要動力?!睎|南亞控煙聯(lián)盟協(xié)調人Bungon Ritthiphakdee告訴《財經》記者。
目前,不少國際性控煙非政府組織都希望以“無煙奧運”為契機,敦促中國在奧運會結束之后仍能全面推進禁煙運動。
可資參考的是,2006年,紐約市長布隆博格個人的基金會向五個非政府組織捐贈了1.25億美元,用于在全球控制吸煙項目。中國作為項目的重點之一,今明兩年將在包括河南、福建等20個省份開展共計40個控煙試點,其中包括20個城市項目和20個農村項目。該項目旨在敦促中國各級政府,能有效地執(zhí)行“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法規(guī)。
據悉,在中國獲得的總計300余萬美元的資助中,僅北京市衛(wèi)生局、市愛衛(wèi)會和中國疾控中心就分得120萬美元,并將主要用于北京“無煙奧運”計劃的實施和宣傳。
從2005年起,中國已有24省市(不含北京)的控煙舉措,獲得中央財政不同程度的轉移支付支持,但控煙運動仍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瓶頸。以北京無煙奧運項目,目前國內方面僅籌措到數十萬元人民幣,籌資渠道不暢的狀況依然存在。
回顧歷史不難發(fā)現,在中國至今長達20年的控煙運動中,政府并非起到主導作用;控煙的主角一直是中國控制吸煙協(xié)會等民間力量。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煙草行業(yè)仍采取著嚴格的煙草專賣制度。國家煙草專賣局即中國煙草總公司,身兼政府、企業(yè)雙重身份,其生產、銷售、進出口及政策制訂都高度統(tǒng)一。在這種體制下,如何在現實的煙草稅收利益和長遠的公眾健康利益之間進行取舍,注定要面對更為復雜的利益糾葛。
迄今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中國是僅有的兩個實施煙草專賣制度的國家之一,也是簽署《公約》的成員國中惟一實施這種制度的國家。另外一個國家為朝鮮,至今仍未參加《公約》。
立法承諾
橫亙在禁煙運動面前的一個更加不容回避的尷尬現狀是:中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針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法律法規(guī)。僅有的和禁煙相關的規(guī)定,也多是出現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某些條款或細則中。 據衛(wèi)生部控煙履約辦公室副主任李新華介紹,截至2006年10月,中國先后有154個城市頒布公共場所禁煙的規(guī)定,但沒有國家一級禁煙法律,且有一半以上的地級市,尚未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法規(guī)。
“在控煙工作中,立法具有突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調控和指引等作用?!贝扌〔ǜ嬖V《財經》記者,由于中國目前沒有公共衛(wèi)生的母法,也沒有針對個別疾病的專項立法,部門合作又存在著嚴重的不協(xié)調性,這些都直接導致立法以及執(zhí)法主體十分復雜。
在北京奧組委控煙顧問瓊斯看來,要營造良好的無煙環(huán)境,另一個方面的立法也至關重要,即通過立法形成順暢的針對煙草商的公益訴訟制度。
在美國等國,正是由于公益集體訴訟,使得跨國煙草巨頭在上千億美元的巨額罰金的陰影下,不得不采取更加謹慎、更加負責任的營銷策略。而在中國,雖然也有個人提出訴訟要求,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體系支持,根本無法給煙草業(yè)施加足夠的壓力。
另一個爭議的焦點,則是加稅控煙措施,即通過立法提高煙草的稅收和價格,從而實現煙草控制經費的籌集,以及煙草稅收的轉移支付。東南亞控煙聯(lián)盟協(xié)調人Bungon Ritthiphakdee告訴《財經》記者,泰國吸煙率的下降,有61%的貢獻是來自于煙草稅收的上漲。
泰國統(tǒng)計顯示,1992年至2006年,該國煙草稅由55%提高至79%;同期,煙草銷售量由203億支減至179億支,政府稅收卻由1543億泰銖增至3564億泰銖。在煙草銷售不變而稅收翻倍的前提下,國民吸煙率已下降30%,尤其是青少年吸煙人群更是出現了銳減。
“中國目前每包煙的平均價格是4.1元,若按《公約》要求,中國還有很大的加稅空間?!眮碜孕l(wèi)生部的另一談判代表、婦幼保健與社區(qū)衛(wèi)生司李新華處長對《財經》記者說。據悉,在2008年1月,中國政府將提交第一份履約報告,其中就會涉及控煙立法、稅收等敏感問題。
現在就預言北京“無煙奧運”在中國禁煙運動進程中的作用,也許仍然太早。畢竟,隨著公眾對于健康訴求的呼聲不斷高漲,在中國這個一度以敬煙為社交禮節(jié)的國家,最起碼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轉變已經悄然開始。由首都醫(yī)科大學教授崔小波主持完成的一份調查就顯示,4221名受訪者中,支持北京奧運會全面禁煙者達3436名,占調查者81.8%,無所謂者474人,占11.3%。
“在接下來12個月里,中國政府及北京奧組委仍有充裕時間,以利用奧運契機促使中國煙草政策出現拐點。” 北京奧組委控煙顧問安妮瓊斯對《財經》記者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