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怪獸,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待解之謎之一。
尼斯湖。位于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千米。寬2.4千米。它面積不大,但卻很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300米。
該湖終年不凍,兩岸山勢陡峭,樹林茂密。湖的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
尼斯湖的水溫非常低,不適合游泳。
湖水充滿了泥煤,能見度只有幾米而已。
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相信,尼斯湖有230米的深度。而在1969年的一次水底探測行動中,人們宣稱到達水深250米處,并且以聲吶測得其最深深度是300米。
在夏季,那里距離水面30米內(nèi)的水溫可達12℃,而30米以下的水溫則保持在5.5℃,所以一般的魚類和水生動物都生存在靠近水面的地方。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家都相信,在湖底并沒有任何生物存在。
但是在1981年的尼斯湖搜索行動中,人們卻在水深超過213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北極嘉魚的蹤影。由此,人們想到,是否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的生物生存于此呢?
有人說:“有!而且是神秘生物——尼斯湖怪獸!”
現(xiàn)在,每年夏秋季節(jié),世界各地數(shù)以萬計的科學家、探險家和游人總會蜂擁而至。不分晝夜地守候在湖邊,期待著尼斯湖怪獸——尼西的出現(xiàn)。
怪獸由來已久
關(guān)于尼斯湖怪獸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公元565年。愛爾蘭傳教士庫倫巴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突然,尼斯湖怪獸向仆人襲來,多虧教士及時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
一個名叫阿達姆芝的傳教士這樣寫道——
“公元565年,愛爾蘭牧師庫倫巴途經(jīng)尼斯湖,聽當?shù)貪O民說,該地常有怪獸出沒,吞噬人畜。經(jīng)庫倫巴虔誠祈禱,終將怪獸驅(qū)逐?!?/p>
自此以后,十多個世紀里,有關(guān)水怪出現(xiàn)的消息多達一萬多宗。
1880年的秋天,竟然發(fā)生了一起尼斯湖怪獸傷人事件。
據(jù)說,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人們駕駛著游艇在尼斯湖上盡情地嬉戲、游玩。突然,一連串的惡浪翻滾而來。一頭怪獸躍出水面,撲向毫無準備的人們。游艇上的人來不及求救,便已經(jīng)翻入尼斯湖中,就此喪生。
岸邊的目擊者看到,怪獸長約20米,背部灰黑,頭小,狀如三角形,脖子很長,像是蛇的頭頸,嘴里還長著一排鋒利的牙齒。
但是后來人們對此并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古代的傳說或無稽之談。
直到1934年4月,倫敦醫(yī)生威爾遜途經(jīng)尼斯湖,正好發(fā)現(xiàn)尼斯湖怪獸在湖中游動。
威爾遜連忙用相機拍下了尼斯湖怪獸的照片。照片雖不十分清晰,但還是明確地顯示出了怪獸的特征: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種水生動物,而很像早在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巨大爬行動物——蛇頸龍。
蛇頸龍,是生活在一億多年前到七千多萬年前的一種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也是恐龍的遠親。
它有一個細長的脖子、橢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嘴里長著利齒,以魚類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
如果尼斯湖怪獸真是蛇頸龍的話,那它無疑是極為珍貴的殘存下來的史前動物,這一發(fā)現(xiàn)也將在動物學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這張照片刊出后,很快就引起了舉世轟動。伴隨著20世紀的“恐龍熱”,人們開始把怪獸與蛇頸龍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對尼斯湖怪獸給予了極大關(guān)注。
尼斯湖怪獸,成為世界奇觀,吸引著萬物之靈。
目擊接二連三
1952年9月29日,庫比駕駛一艘高速快艇,欲在尼斯湖上創(chuàng)造世界最快的水上紀錄。
根據(jù)目擊者表示,當時庫比高速行駛,正要經(jīng)過湖的中心時,湖水突然升起了幾個巨大的漣漪。
庫比當時也發(fā)現(xiàn)了,但在高速行進下一切都太晚了。快艇撞上了突然而起的波浪,接著是一連串的彈跳翻滾,最后船體碎裂成數(shù)片,庫比當場死亡。
一位名叫湯米的研究者后來分析了當時的新聞影片以及相關(guān)報道,他最后確信一件事實:快艇的強力引擎驚動了水中的尼西,尼西嘗試逃離卻引起巨大的v形水波,正巧阻擋了庫比的行進線路,從而造成了悲慘的結(jié)果。
1960年8月,勒威斯先生在自己的船上看到了尼西,并且在航行日志上記載了下來。當時船上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在船后11千米~18千米的地方,出現(xiàn)一個形體異常的東西,看起來就像是一對水鴨。有時候它也會潛入水中,而且有一個像是脖子一樣的東西伸出水面。
它筆直地朝船移動過來,船上的人通通嚇呆了,最后它通過船的右舷游走。
它游的速度很快,引起的水波很大,而且波形和船所造成的是一樣的。
雖然當時照了相片,但由于過度驚慌,以及站在搖晃的船上,照出來的照片很可惜模糊不清。
探索從未間斷
1955年,蘇格蘭海員俱樂部、英國廣播公司以及英國海軍司令部聯(lián)手對尼斯湖怪獸進行了一次大調(diào)查。
但是,直到1960年5月15日,路透社才發(fā)布消息說——
“很久以前,就傳說英國蘇格蘭的尼斯湖里有怪獸棲息。15日夜晚,英國廣播公司電視臺也播放了那個怪獸正在戲水的照片?!?/p>
“但是,可取鏡頭僅僅只有40秒,照出的怪獸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最初,怪獸安靜地停在那里,可是一會兒就搖晃起來。”
“接著,它又以飛快的速度向遠處游去,最后翻起一股白浪鉆入水中?!?/p>
1966年2月,英國皇家聯(lián)合空軍空中偵察情報中心發(fā)表的結(jié)論是:“這一怪物可能是真的?!?/p>
由于該中心是世界著名的照片分析機構(gòu),所以結(jié)論一出,舉世震驚。
1960年4月23日,英國航空工程師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15米長的影片,影片雖較粗糙,但放映時仍可明顯地看到,一個黑色長頸的巨型生物游過尼斯湖。
一些原來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的科學家,看了影片后改變了看法?;始衣?lián)合空軍空中偵察情報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結(jié)論是:“那東西大概是生物。”
進入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借助先進的儀器設(shè)備。大舉搜索尼斯湖怪獸。
早在1962年,一個牛津與劍橋的聯(lián)合探測隊,在3艘船上架設(shè)了3具28000Hz的聲吶,并且確實測得水中傳回強烈的訊號。但限于設(shè)備,他們無法將該物體定位。
同年,尼斯湖當局得到美國的經(jīng)費和科技援助,架設(shè)了第一套水底聲吶探測儀,包括一具回音發(fā)射機和一部掃描聲吶儀——前者主要是用來測量湖底的深度,后者則是用來掃描水中的游移物體。
1968年,伯明翰大學調(diào)查隊攜帶更強大的裝備。加入了這一探測行動。
他們在岸邊建立了固定式的探測站,持續(xù)150個小時的監(jiān)視。
8月28日,他們終于追蹤到了一個正從湖底上升的巨大物體,時速為12千米;同時,他們還追蹤到了另外一個時速為27千米的物體。
1972年8月,美國波士頓應用科學院的羅比特博士等應用一些水下攝影機和聲吶儀,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顯示,水下有一個2米長的菱形鰭狀肢附著在一個巨大的生物體上;而另一張據(jù)稱是尼西頭部的照片也被公布出來。據(jù)估計,該物體有3.6米長,脖子部分為2.4米。
同時,聲吶儀還尋得了巨大物體在湖中移動的情況。
1975年6月,該院再次派考察隊來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
其中有兩幅特別令人感興趣:一幅顯示有一個長著長脖子的巨大身軀,還可以看到該物體的兩個粗短的鰭狀肢。從照片上估計,該生物長6.5米,其中頭部長2.7米,確實像一只蛇頸龍。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頭部,經(jīng)過電腦放大,可以看到水怪頭上短短的觸角和張大的嘴。
最終結(jié)論是:“尼斯湖中確有一種大型的未知水生動物?!?/p>
1972年和1975年的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轟動一時。使人感到揭開水怪之謎或者說捕獲活的蛇頸龍已迫在眉睫了。
此后,英美聯(lián)合組織了大型考察隊,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長蛇陣,在尼斯湖上拉網(wǎng)式地駛過,企圖將尼斯湖怪獸一舉捕獲。
但遺憾的是,除了又錄下一些聲吶資料之外,一無所荻。
1982年5月~8月,“尼斯湖現(xiàn)象調(diào)查協(xié)會”在尼斯湖湖區(qū)安置了3只扇形回聲探測儀,進行了1500小時的探測。
根據(jù)測定,尼西長15米,正以3千米的時速,在69米~114米的水下潛游。
消息一經(jīng)披露,再次激起了科研人員、游客的濃厚興趣。
鎖定怪獸身影
不過,參加過尼斯湖怪獸考察活動的科學家,多數(shù)傾向于相信尼西確實存在。
他們這樣描繪尼西的形體——
▲身長15米~20米,頸長3米~4米,有一條長長的、強有力的尾巴,長度與頸部相差不多;
▲頭部較小,頭上有一個角狀的突出;
▲身體前后各生有兩個對稱的鰭(抑或是像鴨嘴獸一樣的爪);
▲背部有明顯的不少于3個駝背樣的隆起;
▲皮膚粗糙,呈暗黑色,上面帶有淺色條紋。
根據(jù)這些特征,有科學家推測,它是生活在距今7000萬~6500萬年前的水生爬行動物——蛇頸龍的后裔,是僥幸逃脫地球大劫難的恐龍家族中的一員。
由此判定,對尼西進行的深入研究,在古生物進化、地質(zhì)演變、氣候變遷等領(lǐng)域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