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候處于“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陰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并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鞍茁丁边^后,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容易傷風(fēng)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fù)發(fā),被稱為“多事之秋”。因此,這個季節(jié)及時地通過飲食為身體補充養(yǎng)分及水分,并每天在飲食中加些湯水、選擇適合秋補的美味菜肴,可謂是秋季清心潤燥的最佳選擇。
玉參燜鴨
【原料】 玉竹50克,沙參50克,鴨1只,蔥、生姜、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 將鴨宰殺后,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放砂鍋(或瓷鍋)內(nèi),再將沙參、玉竹放入。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燜煮1小時以上,使鴨肉熟爛,放入調(diào)料即可。
【功效】 可補肺,潤燥。適用于秋天氣候干燥,咳喘不已,大便秘結(jié),以及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病的患者。
貝母甲魚
【原料】 甲魚1只,川貝母5克,雞湯1000克,料酒、鹽、花椒、生姜、蔥各適量。
【制作】 將甲魚切塊放入蒸缽中,加入雞湯、川貝母、鹽、料酒、花椒、姜、蔥,上蒸籠蒸1小時即成。有滋陰補肺之功。
【功效】 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患者,秋季咳嗽氣喘、低熱、盜汗,也是各種慢性疾病至秋天出現(xiàn)干燥癥狀的滋補品。
銀杏雞丁
【配方】 嫩雞肉500克,白果200克,蛋清2個,鹽3克,糖3克,豆粉10克,香油3克,蔥段15克,豬油500克,湯50克。
【制法】 將雞肉切成1.2厘米見方的丁,放在碗內(nèi),加入蛋清、鹽、豆粉拌和上漿,白果剝?nèi)ビ矚?,下熱油鍋爆至六成熟時撈出,剝?nèi)ケ∫?,洗凈待用。將炒鍋燒熱,放入豬油,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鍋鏟劃散,放入白果炒勻,至熟后連油倒入漏勺內(nèi)瀝去油。原鍋加入豬油25克,放入蔥段開鍋,隨即烹入料酒,加入湯、鹽、味精、倒入雞丁和白果,顛翻幾下,用豆粉著芡,然后淋入麻油,再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定痰喘、止帶濁。適用于老年咳嗽,哮喘,小便頻數(shù)及崩漏、帶下等癥。
桂花核桃凍
【配方】 鮮桂花15克,核桃250克,奶油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核桃捶破取仁,加水磨成漿汁。將一個鋁鍋洗凈,加入冷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加入白糖拌勻。將核桃仁漿汁、白糖汁混合拌勻,放入奶油和勻后置武火上燒沸,出鍋倒人鋁盒中;待冷后最好放入冰箱內(nèi)凍結(jié)。食用時,用刀劃成小塊,裝入盤中,撒上桂花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適用于痰熱咳喘、腎虛腰痛、腸燥便秘等癥。
(編輯/王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