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智慧老媽”: 盧瓊,36 歲,幼兒園園長。兒子阿寶4 歲
實例作證:
餐盤里剩下了2 塊餅干,阿寶跑進來吃了1 塊,然后對媽媽說:“媽媽,這塊餅干給我留著,好嗎?”
媽媽說:“好的?!?/p>
一段時間過后,媽媽在和朋友電話聊天的過程中,無意之間把餐盤里僅剩下的那塊餅干吃了,而且隨手洗干凈了餐盤。
不久, 阿寶跑過來找餅干,沒有找到,問媽媽:“媽媽,我的餅干呢?”媽媽回答:“哦,對不起,我吃了,沒有征得你的同意?!卑毚罂蕖?/p>
媽媽:“對不起,媽媽餓了,所以把你的餅干吃了。我向你道歉。” 阿寶大哭:“ 餅干是我的,還給我?!?/p>
媽媽:“媽媽是因為肚子餓才吃掉餅干的。媽媽餓壞了就有可能生病去醫(yī)院。我要是生病了怎么辦?”
阿寶:“我給你叫醫(yī)生。”
媽媽:“那你知道電話號碼嗎?”
阿寶:“知道,120 !”
媽媽:“ 那你能告訴醫(yī)生來我家的路怎么走嗎?你知道我們家的地址嗎?你有錢嗎?生病是需要錢的。你知道怎么掛號嗎?你知道買藥嗎?你知道……要知道,帶媽媽看病需要做很多很多事情呢!你知道怎么做嗎?”
阿寶看著媽媽,半天才說:“不知道?!?/p>
媽媽:“你希望媽媽生病嗎?”
阿寶:“不希望。媽媽,如果下次你餓了可以吃我的餅干。不,我會留一些給你的, 我不想讓你生?。 ?/p>
媽媽:“好的,下次媽媽肚子餓的時候,會問你要餅干。”
阿寶:“嗯。我一定會留給你一些的?!?/p>
終場發(fā)言:
父母在處理這個事情的過程中,往往會因“自己犯錯在先”而遷就孩子這個時候的脾氣,滿足孩子的另一些“無理”要求,使事情往另外的方向發(fā)展。往往并沒有真的產(chǎn)生“有錯要勇于承認的榜樣”的效果。我沒有過多糾纏“事件”本身,而是利用寶寶的興趣點進行了延伸,既向孩子道了歉,又升華了母子之間的情感。
“智慧爸媽”募集令:
誰說當(dāng)爸媽不需要智慧?從新手爸媽一路走來,誰沒有積攢下一些獨門育兒高招?如果你愿意和其他爸媽分享,那就帶上你的故事和經(jīng)驗精彩亮相吧!
小提示:請將你的故事及和孩子的一張合影一同發(fā)電子郵件到shenyan@bphg.com.cn。請務(wù)必注明孩子的姓名、年齡、您的姓名及詳細的郵遞地址。
小貼士:
0 ~ 1 歲,適合寶寶的玩具
年齡玩具
0 ~ 3 個月音樂風(fēng)鈴、不倒翁、床掛等。
4 ~ 6 個月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可以看、聽聲音、吸吮的玩具。比如,搖鈴、吊著的玩具、固齒玩具等。
7 ~ 9 個月寶寶可以坐起來了,可以給他一些可以用雙手拍打、能倒手玩的玩具,放進去需要用手拿出來的玩具等。比如,小鼓、木琴、布球、空容器、手動汽車等。
10 個月~ 1 歲可以給寶寶一些能練習(xí)用拇指、食指抓的玩具、可以鍛煉爬行能力的玩具、拿放東西的玩具、毛絨玩具和低齡的童書等等。比如,可以拿放東西的容器、手拉的玩具、積木、大拼圖、布書、洗澡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