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評室到獨自經(jīng)營梅林雅居,看似簡單的身份轉(zhuǎn)變,卻給我?guī)砬八从械娜松?jīng)歷。相對審評室的簡單有序,開個小店就顯得熱鬧有余,接觸到的茶客可謂“眾生百態(tài)”。有時店中無客,駐足門前,望著靜靜流淌著的晉安河水和公益路上熙來攘往的人流車陣,一年來開店的酸甜苦辣在腦海中一一浮現(xiàn),其中閃現(xiàn)最多的是那些來喝茶購茶的各位茶客。如果可以把茶界比作江湖,那各類茶客就是各類大俠了。他們或正義耿直,或力求完美,或舞槍弄棍,或暗器百出,使茶壓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大俠客”:識茶愛榮有真功夫]
代表人物:郭靖、楊過
他們識茶,大抵功力深厚;愛茶,對茶情有獨鐘。車馬勞頓之苦亦不能阻止他們前來品茶的誠心。三醉齋友南強,生性好茶,每次來到福州,必到店中品茶,還不忘帶上他淘到的名品,興奮之余還贈予他的大作《武夷巖茶》。每逢此等俠客般的佳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翻箱倒柜,找出壓箱之珍品,擺好陣勢,開湯沖泡,在曲樂中共賞好茶。每逢好茶,他們必交口稱贊。他們有伯樂之智,我則倍感分享之悅,與此等好友共飲一杯好茶,其樂無窮。指點茶界江湖,海闊天空;茶里茶外,皆是真情。
[“偽高人”:附庸風(fēng)雅 高談闊論]
代表人物:裘秋仗、慕容復(fù)、鳩摩智
他人喝茶,此輩覺之高雅,亦學(xué)而時習(xí)之。但他用心不夠,難品出茶之真味,故人云亦云,如墻頭之草,無內(nèi)心定見。若指出他不識茶,他,必不服,常與我爭論。有時也會賣弄跟某某高人喝茶、喝過某某價值若干的茶品等等。后遇此等茶友,我則聽他高談闊論。對于離奇茶論,我亦只能輕描淡寫地與他探討,而后,他必舒暢而去。
[“大管家”:茶莊就是我的家]
代表人物:楊逍
每與同行閑聊,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一類茶客:他們把茶莊當(dāng)作自己的家,幾乎每日前來造訪。倘然落座,時常點評所品之茶,有真知灼見尚可理解,倘若所言與茶之本質(zhì)相去甚遠(yuǎn),此時若無客人在場,倒也不妨,若有其他客人正在買茶,他的驚人之語有時會使本可成交的生意當(dāng)場失敗。作為商家,甚是郁悶。他們有時也說要介紹些生意給我,然后帶走些茶樣,結(jié)果或是不滿意,或是沒有回復(fù),總之他們還是覺得到店里來喝茶比較方便。
[“大莊家”:出手闊綽 豪爽大方]
代表人物:韋小寶
他們經(jīng)濟條件較好,或者身份地位較高,在公務(wù)往來時常需要茶葉作為禮品贈送他人。但他們對茶知之甚少,也沒有千般挑剔的習(xí)慣,只要茶葉品質(zhì)能達(dá)到要求,對價格一般不會斤斤計較,而且他們需要的茶葉量也比較多。平時他們少到茶莊來喝茶,一般電話預(yù)定或者到店里下完訂單就離開了。
[“大師型”:苛求完美無有止盡]
代表人物:滅絕師太、黃藥師
有些茶客從進(jìn)門落座之際起,他們就開始指導(dǎo)我,店面選址應(yīng)該在哪,甚至包括風(fēng)水應(yīng)該如何等等;硬件裝修應(yīng)該如何;品茶器具哪種更好;燈光設(shè)計怎么科學(xué);哪里進(jìn)貨質(zhì)量較好;茶葉外形標(biāo)準(zhǔn)如何等等。待他們品過第一口茶湯后,立馬就開始評論茶的品質(zhì)??傊麄円蟊M善盡美。當(dāng)然,這些茶友的精益求精,也使我的經(jīng)營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大內(nèi)密探”:假癡不癲 刺探軍情]
代表人物:成昆、周芷若、楊康
他們目的明確,遠(yuǎn)道而來,任務(wù)艱巨。常以購茶為名,或佯裝求教,嘗遍茶品,還要攜樣回去,說了好喝一定前來購買,但從此卻杳無音訊,害我苦苦守候在電話旁,望穿秋水,始終不見他們的蹤影。一次,茶莊來了三位未曾謀面的“密探”。他們拿來了一泡武夷水仙和一泡武夷肉桂,臉上的表情寫滿了對茶的茫然,他們不斷地提些諸如“什么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紅茶嗎?”之類的問題,我給他們詳細(xì)解答之后,他們?nèi)粲兴虻攸c點頭,不過茫然的面紗依然掛在他們的臉上,讓我確信無疑他們對茶一無所知。后來我終于等到了他們想要的關(guān)鍵問題“你覺得這茶如何,能值多少錢?”我還如實地做了回答。數(shù)月后的某天,我和先生隨意進(jìn)了一家茶店,接待我們的竟然就是前面提到的三位中的一位仁兄。至此我才幡然醒悟:原來他們也是賣茶的呀!
茶界之中,多有精彩的故事。茶莊如舞臺,每位茶客的表演都個性十足,在此我無法將他們的精彩一一道盡。無論哪類茶客,進(jìn)門皆是有緣人,愿相逢一笑,在茶湯間互泯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