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盧正浩”0號梅家塢西湖龍井茶
價格:2800元/500克
評茶專家:沈紅國家茶葉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國家一級評茶師,從事龍井茶鑒定工作37年。
茶品來源:
以今年陰歷三月三日(清明節(jié)前,芽茶長到一點八到兩公分的時候)上午九點至十二點采摘的無性繁殖樹種龍井43的芽茶為原料,每四斤左右的新采芽茶才可以炒出一斤干茶。
茶品速描:
采用傳統(tǒng)的十大手法手工工藝,茶品保留了芽茶嫩黃的色澤,光滑、鮮活的茶品散發(fā)著龍井茶特有的清香。品鑒報告:
用無色玻璃杯取茶品三至四克,沖入90℃的開水。
第一泡:這一泡稱為潤茶,注水量為杯子容量的1/3??粗枞~在杯中一片片地舒展開來,一股鮮爽、甘甜的香氣從杯中慢慢蔓延出來。
第二泡:待兩三分鐘后再加水至1/2。輕輕含一口茶湯在嘴里,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吞咽時喉嚨感覺很潤滑,喝下后回味甘甜。
第三泡:接著加水至2/3??诟幸琅f,茶葉在杯內(nèi)完全舒展開了,每一片茶葉的芽芯都明顯高于芽葉,顯得格外飽滿。
第四泡、第五泡:加水量以淺為佳,口感如初,杯中已沒有懸浮的茶葉了。
六泡以后,攤開葉底,一片片嫩綠、明亮的茶葉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清澈剔透的茶葉真的是嫩云成朵。
手工與機制的差別
手工炒制的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直,尖削,手感重實。香氣馥郁持久,區(qū)域差異等品質(zhì)特征明顯。例如獅峰龍井色澤嫩黃呈寶光色,梅家塢龍井扁平光滑,色澤翠綠。
機器炒制的龍井茶,外形比手工炒制的龍井茶扁平、勻齊,色澤鮮綠。手感輕,沒有區(qū)域特點,香氣不如手工炒制的龍井茶。
儲存方法:
冷藏以小容量包裝(以近期飲用量多少而定),在5℃~10℃的環(huán)境中保存。用鐵箱、缸保存時,要在容器底部放上適量的用牛皮紙包裝的生石灰,上面放茶葉。(如果生石灰潮濕氧化要及時更換)。需要提醒的是,西湖龍井最多也就只能存放兩年,否則就失去了飲用的價值。
如何評鑒西湖龍井
首先要看外形(干看),高檔龍井茶的外形扁平挺直尖削,大小勻齊,色澤嫩綠光潤,從單個芽葉來看,要求達到芽長于葉或芽與葉平行,不帶白毫。
其次是沖泡時(濕看),龍井茶要求香氣清香,幽而不俗,滋味鮮醇甘爽,無澀苦感,滿口留韻。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要求嫩勻成朵。假冒的西湖龍井茶,外形多白毫,單葉多,帶有夾蒂。內(nèi)質(zhì)青氣明顯,滋味平淡無回味。
要購買到真正的西湖龍井茶,最好到專賣店購買。龍井茶的包裝盒上都有“龍井茶原產(chǎn)地域標識”標明了龍井茶的產(chǎn)地和質(zhì)量等級。
龍井茶傳統(tǒng)十大手工工藝
1.抓:大拇指分開,其余四指并攏,掌心向下,稍呈弧形,抓住茶葉作上下抖、托,使茶葉沿鍋壁前后往復運動,并使手里的茶葉里外交換。
2.抖:五指分開,將手中茶葉輕輕均勻地抖散落入鍋中。
3.搭:茶葉抖落八鍋中后,即手掌向下,順勢朝鍋底茶葉壓去,使茶葉自然舒展成扁平狀。
4.拓:手貼茶,茶貼鍋,將茶葉從鍋底沿鍋壁帶上,以便重復下一個抖的動作。
5.捺:用四指和掌心壓茶葉,促使茶葉扁平成條,主要用在青鍋后階段。
6.推:把抓到靠身后鍋壁上的茶葉,用手掌向鍋底和前鍋壁推去,使茶葉在推炒中變得扁平、光滑。
7.扣:手法與抓相似,但用力較大,用腕力將茶葉扣緊,使茶葉條索緊直。
8.甩:將拓起或抓起的茶葉利用變換手法瞬間,迅速在手中替換,起到理條和散發(fā)水分的作用,主要用于輝鍋前期。
9.磨:在抓、推動時用較快的速度往復運動,使手、茶在鍋壁間不斷摩擦,以增加茶葉的光滑度,并磨去茸毛,主要用于輝鍋后期。
10.壓:并無專用手法,在抓、推、磨動作時,加大對茶葉的壓力,促使茶葉更平整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