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今天的紫砂市場,恐怕很多愛壺人都會用“混沌”二字來形容,紫砂壺價格的暴漲已經(jīng)讓很多人感到迷糊,“究竟什么樣的紫砂壺才算得上好壺?”其實任何一種技藝都有其潛在的規(guī)則定律,只要弄清這些不變的規(guī)則,靈活變通,就不會輕易陷入奸商們的陷阱。近日,本刊紫砂專欄記者隨九峰名茶前往宜興,就近期紫砂的一些熱門問題咨詢了凌錫茍大師,希望能對壺友們有所幫助。
一問泥料
問:目前紫砂市場上泥料的種類越來越多,紫泥、紅泥、底槽清、綠泥、天青泥、大紅袍,甚至還有普洱泥,您認為紫砂泥料應該如何分類?
答:其實紫砂泥基本分為三種:紫泥、紅泥和綠泥,其他泥料有些是泥料之間拼配而成的,比如段泥就是紫泥和綠泥混雜而成的泥料;有些泥料是近幾年練泥廠練泥時取的新名稱;還有一些就是賣壺商人為了增加泥料的神秘感,混淆視聽而隨意取的,并不被大眾認可的。
問:現(xiàn)在有人認為加化料的壺是不好的,有人認為加化料不超過一定的比例就沒關系,您怎么看?
答:有些壺為了一些特殊色彩效果,尤其是花貨,會在原礦紫砂泥中調制一些如氧化鐵之類的礦物原料,這是以前宜興紫砂工藝廠(紫砂一廠)傳統(tǒng)的做法。其實紫砂泥自身成分中也含有這些氧化物,再經(jīng)過一千多度的高溫燒成,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一般也不會調制太多。
問:段泥吐黑是怎么回事?
答:段泥顏色較淺,吸收茶汁對比自然就明顯,這對于壺影響不大,沒有關系的。
問:黃龍山的紅泥和趙莊小紅泥有什么區(qū)別?
答:黃龍山的紅泥偏紅,趙莊紅泥紅里泛黃,另外二者的燒成溫度和收縮率也不一樣。
《六方提梁》吳勇
二問工藝
問:有人說只有全手工壺才值得收藏,模具壺不值錢,您怎么看待全手工壺和模具壺?
答:認為模具壺就不值錢的說法肯定是錯誤的,解放初,有客戶定做的紫砂壺有形和容量上的要求,如果都用全手工做壺,沒有辦法做一樣的標準,因此就用模具規(guī)范一下容量。現(xiàn)在好的壺如果需要用模具,也是自己設計壺式,畫圖紙,自己設計制作模具,并制作茶壺,也不比全手工壺簡單。一把壺好不好要看整體的藝術感覺。以前的全手工壺在做工上不一定比現(xiàn)代的好,因為現(xiàn)在技術工具都比以前要先進了,比如鐵轉盤,比如挫刀,都比以前更先進,做的壺精度更高一些。
問:常聽人說起窯變,但窯變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答:窯變是指紫砂壺在窯內(nèi)燒制過程中,在高溫狀態(tài)下,窯內(nèi)氣體排出不暢,有部分殘留,燒制完成后,殘留氣體對壺產(chǎn)生作用,造成茶壺表面變色,有不規(guī)則的變色,或有通體的變色,茶壺內(nèi)仍是該壺泥料本色,但壺外已經(jīng)形成豐富多彩且很難得的藝術效果了。
問:怎樣鑒別真假紫砂壺呢?
答:有經(jīng)驗的壺友從手感、色澤、紋理等就能看出來。我們購泥有時候是看試片(把泥料燒成小圓片),試片敲斷后看斷面的結晶狀況,看是否是云片狀的,并且在斷面噴水,看吸濕率如何。純正的紫砂是云片狀的,并且吸濕率很高。
三問養(yǎng)護
問:您的壺一般要燒幾次?
答:一般燒兩到三次就行了。
問:您自己的壺在開始使用之前要進行怎樣的處理?
答:我沒有講究太多,先洗洗,再用開水燒一下,就可以泡茶了,紫砂壺經(jīng)過一千多度的高溫,已經(jīng)很干凈了,純正的紫砂壺是沒有異味的,只有不純正的紫砂壺才有雜異味。
問:很多玩壺的玩家喜歡壺養(yǎng)出來時的那種溫潤的感覺,您認為什么樣的壺容易養(yǎng)亮呢'
答:一要是純正的紫砂泥,而不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泥料。二要做工要細,尤其是明針,精工細做的壺肯定容易養(yǎng)亮,因為在做的時候,泥料中細的部分不斷被壓到表面,粗的部分被壓進去,表面光滑,填平補滿,達到一定的平整度和光潔度,泡茶的時候自然會發(fā)出黯然之光,是不刺眼的亞光。三是燒制的火候要適當,過老太毛躁,過嫩則不易養(yǎng)。
(以上壺品由九峰名茶提供)
大師提醒
選壺的時候不能過于盲目,一是不能盲目追求泥料,其實泥料不是非常貴,一般名家壺不會用太差的泥料,如果感覺泥料很神秘,一直把眼光盯在泥料上就容易上當;二是不能盲目追求名家,只知道這個人很出名,并不了解這個人的壺藝風格,也不懂得欣賞,很可能買到假壺:三是不能盲目追求增值,一把壺會不會增值是各方面綜合的結果,要小心謹慎,不要被人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