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樓坐落于成都東門錦江南岸,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古跡和游覽勝地,內(nèi)有崇麗閣、濯錦樓、薛濤紀念館和薛濤井。園內(nèi)幽篁如海、清趣無窮,是幽思懷古、品茗賞心的絕佳之處。
素女薛濤:愛情與思念綿延千古
登望江樓,是為追尋一個女人的生命痕跡。她與我遙隔千年,但她熾熱的情愫與綿長的思念讓人感動,我所要追尋的,不就是如此這般的既有詩情、柔情,又摯情的女子嗎?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歌妓薛濤在梓州結(jié)識時任東川監(jiān)察御史的元稹。薛濤的絕色與才華讓元稹癲狂,元稹的風(fēng)流倜儻與才華橫溢也打動了薛濤,他倆幸福地同居了。飽經(jīng)苦難與創(chuàng)傷的薛濤仿佛此時才感受到人世間真正的快樂。與元稹在一起,薛濤感受到了女人最為需要的溫暖與甜蜜。他們詩歌唱和,如膠似漆地度過了一年時光。
元稹終究是要走了。而后的思念與等待于薛濤而言.如錦江水般綿長無終。然而,元稹終究不過是負心漢,他與薛濤的愛情似乎是逢場作戲。他去了浙西,他擁著年輕貌美的劉采春繼續(xù)詠吟那些如火如荼的詩篇。他淡忘了蜀地,淡忘了誓言,淡忘了那個貌美如花、倚在望江樓上思念丈夫歸來的女人。而薛濤,她固執(zhí)而絕望地守候了一生。
望江樓,“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女人純潔的愛情和思念,也綿延千古。
玉女津:素茶泡出女人溫存
步入望江樓公園,仿佛進入到一個清涼世界。古木參天,修竹夾道,綠陰蔽日,有著令人陶醉的清幽。薛濤愛竹,以竹“蒼蒼勁節(jié)奇”,“虛心寧自恃”喻己。過翠竹長廊,眼前豁然開闊,崇麗閣、濯錦樓與吟詩樓臨江而立。登崇麗閣,望錦江亙越千年,蜿蜒如蛇,曲折南去,不由感慨萬千。
崇麗閣曾是成都的標志物,它高二十七點九米,高大雄偉,其名取義于晉代文學(xué)家左思《蜀都賦》中的“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句。崇麗閣建于清光緒十五年,舊時成都人由水路(錦江)遠行,親朋好友多在此送行,因而此閣被稱為望江樓。
薛濤井位于崇麗閣南,此地原名玉女津,其右面是碼頭,右面是清水池塘,地下水脈與錦江相連。因其塘底由層沙構(gòu)成,故塘水清洌,澄澈照人。據(jù)傳,此處便是薛濤造箋處。元稹別離后,薛濤在玉女津汲水,以木芙蓉皮為原料,加入芙蓉花汁,精制出一種深色詩箋,將切切思念,化作綿綿詩句,書于粉箋。薛濤的詩歌和她制的粉箋,贏得了天下男人之心,并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明代蜀藩還特指定每年三月三日在此取水,仿效薛濤制造粉箋的辦法,制作二十四幅貢紙,以十六幅貢納朝廷。
茗椀樓掩映在翠竹綠樹之間,登閣樓,捧一壺茶,憑樓遠望,腳下錦江如帶,對岸高樓林立?!盎ü{茗梳香千載:云影波光活一樓。”(何紹基撰聯(lián))薛濤制的花箋,薛濤井水泡的茶,都香遠千年。江水之中,云影絢爛,粼粼的波光,映著雕欄玉砌的茗梳樓,云影、波光、樓的倒影交織在一起。靜靜地品一口茗,用薛濤井水泡制的清茶,口味甘洌,清氣沁人心脾,閉上眼,恍然墜入溫婉的夢。
翠竹清茗:閑情逸致修得一顆素心
望江樓公園是竹的世界。茗梳樓上,放眼望去,翠竹搖曳,濃郁似海。輕步下樓,步入萬竿修竹之間,更覺幽篁深邃,清趣無窮。
薛濤一生愛竹,后人便在望江樓公園內(nèi)遍種修竹,品種達150余種之多,不僅蜀地名竹,還有大江南北其他地方的名貴竹品,人面竹、佛肚竹、方竹、雞爪竹、紫竹、綿竹、胡琴竹、麥竹、實心竹……翠竹叢間,似乎遺存有薛濤的詩情雅韻。
漫步竹的世界,轉(zhuǎn)幾道廊榭,過幾道清流,仍在翠竹之中,但此地,卻有了幾分熱鬧。修竹之下,沿曲水兩側(cè).置竹椅矮桌,泡一碗花茶,搓麻將、打撲克牌或者長牌,休閑玩耍,此處猶如一個紛雜繁華的世界。圍著石桌,散擺躺椅,泡一壺茶,品茗、讀書、聊天,好不自在.好不舒坦。
擇一處坐下,泡碗蓋碗茶。此茶不再以薛濤井水泡制,卻也清洌潤澤,茶香清雅宜人。用碗蓋輕拂茶水,映在碗中的修竹之影立即化成微瀾之碧波,光陰世事,恍然隨之消散。腦海之中,泛起一章描摹修禊之事的文字來,“群賢畢至,少長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蓖瓨怯闹駞擦种常q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