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鹵代烴;離去基團;親核試劑;溶劑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33.8〔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7)10(B)—0063—02
鹵代烴的親核取代反應可按兩種歷程進行,即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1)和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2)。
一個鹵代烴的親核取代反應過程是遵循SN1機制還是SN2 機制,將依賴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判斷。
一、鹵代烴的結構影響
烴基的結構對SN1和SN2的不同反應歷程影響很大。一般來說,烴基的電子效應對SN1 反應的影響更大,烴基的空間效應則對SN2 反應的影響更顯著。在SN1反應中,決定反應速率的是碳正離子,具有推電子的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的取代基都可以穩(wěn)定碳正離子,同時在SN1反應中具有四面體結構的反應物會變成具有平面結構的碳正離子中間體,使空間擁擠程度減小,尤其是叔丁基鹵化物生成碳正離子后,基團間空間擁擠程度減少得更多,更有利于SN1歷程反應。而在SN2 反應中,烴基的空間效應影響占主導地位,?琢-碳或?茁-碳上的支鏈增加阻礙了親核試劑從離去基團的背面進攻,且造成了過渡態(tài)擁擠程度增加,從而降低了過渡態(tài)的穩(wěn)定性,使反應速率下降。
綜上所述,叔鹵代烴、極性溶劑、強離去基團,有利于SN1;伯鹵代烴、強親核試劑、非極性溶劑,有利于SN2。當然關于鹵代烴取代反應的判斷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根據以上所述觀點,還要針對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具體分析,才能對反應歷程作出正確的判斷。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