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美的語言是一篇好作文所不可缺少的。尤其是記敘文,對事物的描述講究具體、生動。有些同學的作文,語言單調(diào)、枯燥。如:“我生來就膽小,因為我是鼠年生的?!钡降仔〉绞裁闯潭饶??沒有具體的事例,難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這樣來寫:“我生來就膽小怕事,什么都怕。盛夏怕震耳欲聾的雷聲,嚴冬怕凜冽刺骨的寒風;白天怕咬人的野狗,黑夜怕吸血的妖魔;在家里我怕見生人,上學后我怕碰見老師。唉,誰叫我是鼠年出生的呢!真是膽小如鼠!”通過一組排比句來具體描繪膽小的種種表現(xiàn),這樣一來,雖然還是寫膽小,卻讓人感受到小作者膽小得有點可愛了。
文章語言形象生動要靠形象化的語言。所謂形象化的語言,就是能夠把事物、人物性格和情景等具體地、生動地描寫出來的語言。運用這樣的語言,能夠生動地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繪聲繪色地描寫出客觀事物、景物的特點,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自己的某一種情感,生動逼真地再現(xiàn)某一生活畫面。
那么,如何使語言形象生動起來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練習:
一、用含義具體而有形象感的詞語。
運用具體而有形象感的詞語,會使文章自然流暢,優(yōu)美動人。例如魯迅的《藥》中對康大叔動作的描寫: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zhuǎn)身去了。
這里表述手的動作一共用了13個動詞,其準確程度、生動程度幾乎達到了無人能比的地步。一個“攤”字把劊子手索款的架勢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了出來;而“搶”“扯”“裹”“塞”則既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手所觸到的四個不同對象,又貼切地反映出動作的急迫利索。對于洋錢,只一個“抓”字,就可以看出此人是在訛詐。
避免用詞的重復(fù)、單調(diào),也是取得生動效果的一個方法。如賈誼的《過秦論》中:“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边@里“席卷、包舉、囊括、并吞”都有“全部占有”的意思,“天下、宇內(nèi)、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兩組同義詞互相搭配,組成四個同義詞組,連續(xù)說出,既增強了語勢,又起到了反復(fù)強調(diào)的作用。“意”與“心”也是一對同義詞。這些同義詞交替出現(xiàn),促成了詞語的互文錯綜,生動活潑而富有變化。
二、用“五覺法”,多角度進行描寫。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人物的感受就不同,而對同一對象的描述角度也不一樣。所謂“五覺法”,就是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膚等)充分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即光、聲、味等)對物體進行多重感知。寫景狀物時,視覺描寫、聽覺描寫是最主要的兩種方式。如果五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并用,便會取得更為逼真的藝術(shù)效果。如魯彥的《聽潮》一文中是這樣來描寫大?!昂ㄋ睍r的情景的:
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
這段文字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全面而立體地展現(xiàn)了一幅“海睡圖”的形象,化陌生為熟悉,化抽象為具體,逼真地突現(xiàn)了大海的特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得到了充分的抒發(fā),也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趣味性。
三、用“分解法”,也可以使語言生動起來。
所謂“分解法”,是指在描寫場面、寫景狀物、敘述動作時,分解為若干個細小部分來進行描寫的一種方法。這樣的描寫,能使描寫對象具體逼真,富有層次。我們來比較一下下面兩個句子:
①羅納爾多帶著球,飛速沖進球門,猛地一腳,把球踢入網(wǎng)底。
②羅納爾多在中場用胸部熟練地接住同伴傳來的球,習慣地用大腿輕輕一顛,將球巧妙地跳過對方防守隊員的頭頂,接著以靈活逼真的假動作一連晃過四名后衛(wèi)的阻擊。最后避開已經(jīng)撲到跟前的守門員,幾乎連人帶球一齊撞進網(wǎng)內(nèi)。
①句寫得非?;\統(tǒng),而②句則把進球的全過程進行了分解:接到球、用腿顛、跳過對方、進球,然后分別進行描寫,這樣就使得內(nèi)容更加具體生動,也使讀者如見其場面。
四、文章中恰當?shù)厥褂眯揶o手法,可使語言生動、準確、鮮明,并增強語勢,令閱卷老師刮目相看。
對偶句整齊明快,朗朗上口;排比句內(nèi)容廣博,氣勢磅礴;反問句觀點鮮明,鏗鏘有力;比喻句形象生動,可讀性強;引用詩詞、名句,可以增加文化底蘊。此外,句式的靈活運用和搭配也能使語言生色。肯定句與否定句、短句與長句、整句與散句、常式句與變式句、主動句與被動句,它們有序合理地組合,能使語言多姿多彩,曲盡文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使語言形式多樣,活潑靈動,富有韻味。如羅青的散文《三月冊:春》中這樣寫道:
小溪發(fā)條條潺潺的請柬以游魚,游魚邀長長飄蕩的水藻以柳岸,柳岸摟款擺細腰的青草以微風,微風妙填一闋蝶戀花以園林。園林呵園林,園林之中,春風順著四射的噴泉,不斷地噴來,噴來;噴向人家噴向墻,噴入墻內(nèi)噴向瓦。瓦下草上,春光在小巧的雀翅下,以玻璃窗之熠熠為天氣打拍子,而每一拍之內(nèi),都反映著一朵白白的云;春光在黃狗的小眼中,以蝶翼之多事為蓓蕾開Party,而每朵花苞之中,都包藏著瓣瓣芬芳的情書。
凡樹根,皆愛對土地獻殷勤;凡土地,皆愛對樹種子飛媚眼;凡山,山皆嫩然;凡水,水皆躍然。
這兩段文字,語言真切、傳神,讓人嘆為觀止。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千姿百態(tài),韻味無窮。開始以頂真的形式,把小溪、游魚、柳岸、微風、園林的活動串聯(lián)起來,給這童話般的景象增添了如詩如畫的韻味。整齊、勻稱的句式也有助于情景的描寫和情趣的傳達。第二段,讀來,給人激情;聽來,給人想象;想來,妙處難以言傳。還有疊詞的巧妙運用,“條條”“潺潺”“長長”“熠熠”“白白”“瓣瓣”……這些更增添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石蘊玉則山朗,水含珠而川媚?!蔽覀儽仨氈匾晫φZ言文字的學習和錘煉,學會使用語言文字的技巧,力求使語言形象生動,從而提高我們的文章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