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地處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qū)。該區(qū)域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慶黔江開發(fā)區(qū),貴州銅仁地區(qū)等,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2100萬。湘鄂渝黔四?。ㄊ校┻厖^(qū)的共同特征——老少邊山窮。老——革命老區(qū);少——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邊——各省(市)邊遠地區(qū);山——云貴高原東端的武陵山區(qū);窮——全國18個貧困片之一。
“十萬大山,百年匪患,千年封閉”是湘西的歷史寫照;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jīng)濟貧困,社會發(fā)展落后是湘西的現(xiàn)實寫照。國家已將湘西州納入西部大開發(fā)范圍。
吉首大學圖書館建館于1959年,現(xiàn)有館舍面積2.9萬平方米,館藏文獻155萬余冊,正式員工81人。目前是全國民族高校圖工委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高校圖工委常務理事單位。由于近年來圖書館在辦館特色、學術科研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業(yè)績,在業(yè)界聲名鵲起,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去年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得到各級評估專家全方位的肯定評價,各項評估指標達優(yōu)。日前,記者遠赴湘西采訪了吉首大學信息資源研究所所長、圖書館副館長劉泳潔研究館員。
記者:吉首大學地處老少邊窮地區(qū),與外界的交流有較多困難,知名度也不是很高,甚至有人問我吉首大學是不是民辦大學。在這樣信息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中,你們的信息資源研究所卻在近五年中獲取了五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立項資助,這樣的成績在全國圖書館界實屬罕見,你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劉泳潔:吉首大學地處湘鄂渝黔四?。ㄊ校┻厖^(qū),是全國18個貧困片之一,我們感知到貧窮,更切膚體驗到貧窮帶來的愚昧和痛楚。正因為貧窮時刻威脅、刺激著我們,從而激發(fā)出改變現(xiàn)狀的沖動與激情,有了心中萌動的感覺再秉承湘西人的憨厚務實的基因推動,就有了落于現(xiàn)實的行動追求。
為了提高圖書館的辦館水平與質量,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效率,我們尋找著突破口,最終我們選擇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學術科研為平臺,以服務質量與水平的提升為評價目標的發(fā)展路向和策略。在“人才強館,服務名館,突出特色,創(chuàng)立品牌”的辦館理念指導下,將圖書館定位于: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是直接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方性、綜合性特色,在國內(nèi)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校圖書館。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在研究所及圖書館全力倡導:艱苦奮斗的“背簍”精神,服務讀者的“人梯”精神,敢為人先的“黑馬”精神,雄強進取的“不服輸”精神。
有了在理念與精神層面上的引導與教化,余下來的就是結合人性的現(xiàn)實需求來規(guī)劃設計制度。人是具有很強惰性的,但人也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如何激發(fā)出人的潛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制度設計的科學與否。在制度設計上我們著重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制度及機制的強迫性。具體規(guī)定是各級職稱人員每年應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并將該任務納入年終的年度考核指標體系中;二是機制的激勵性。對取得相應科研成果的給予物質獎勵,并在晉職、晉級中予以加分。
具體措施有:①聘請國內(nèi)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傳授治學的態(tài)度與經(jīng)驗;②組織館內(nèi)業(yè)務骨干,外出參觀學習;③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館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④制度規(guī)定,每月有一個星期的下午是學術研討時間;⑤制定課題立項、成果獲獎、論文發(fā)表等的獎勵措施。
通過實施以上的發(fā)展策略與措施,近五年來,我所共獲得5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0項省級課題、20余項校級課題的立項,是學校唯一非教學院的科研先進單位,三年來共公開發(fā)表論文239篇,其中核心期刊45篇,出版著作6部??蒲谐晒@中國圖書館學會、湖南省圖書館學會、湖南高校圖工委的獎項達29項。
由于課題和科研論文均緊扣圖書館如何為學校教學與科研服務,為地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服務而展開研究的,這對圖書館的實踐工作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指導作用,對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層次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有了科學適用的制度和機制,還要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為此,為了使全校的圖書情報工作者有一個溫馨的學術之家,整合校內(nèi)圖書情報的人力資源,我校特成立了信息資源研究所,其職責主要為組織開展各項學術活動;為我校圖情事業(yè)的發(fā)展拓展生存空間。
記者:湘西是一個美麗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自古以來,特別是近代這里發(fā)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沈從文、黃永玉等文化名人是你們的寶貴財富,同時對你們的資源整合能力也形成一種挑戰(zhàn)。從你們所獲得的課題立項以及發(fā)表的科研成果中,不難看出貴館具有鮮明的辦館特色,請介紹一下你們的具體經(jīng)驗和做法。
劉泳潔:我館的辦館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二個方面:一是人才隊伍建設;二是館藏特色。人才強館既是我館的發(fā)展指導思想之一,同時也是身處老少邊窮地區(qū)的無奈選擇。眾所周知,事業(yè)要發(fā)展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而在落后地區(qū)恰恰是人才匱乏的地區(qū)。為了改變?nèi)瞬湃狈Φ默F(xiàn)實狀況,我們制訂了“立足自我培養(yǎng),適度引進帶動”的人才隊伍建設方針,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培養(yǎng)模式。在短短的五年中人才隊伍建設得到跨越式的發(fā)展,在目前81名正式員工中,具有正高職稱四名,副高22名,副高職稱以上人員占總人員的比例達32%,本科以上學歷所占比例為71.5%。我館不僅重視學歷的提升,同時也積極促進非學歷的教育,每年選送1名人員到著名學府進行高訪深造,他們學成歸來后不僅將新觀念、新知識學了回來,同時也將外面激烈競爭的意識感染給館內(nèi)其他同志。
我館在立足自我培養(yǎng)的基礎上,還堅持“人才不一定為我所有,但可為我所用”的用人觀。適時適度的外聘國內(nèi)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學者來校任教,外聘人才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新觀念、新知識,更為重要的教會了我們處理問題的新思維與新方法。
通過幾年的引進與培養(yǎng),目前,我館已建立了一支學科配置科學,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年齡、性別搭配適度,具有一定實力的精干團隊。
我館的另一特色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民族地方文獻館藏特色以及民族文化博物館和黃永玉藝術博物館。我館重點收藏了湘、鄂、渝、黔、滇五?。ㄊ校┻厖^(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方志、地方名人作品及相關研究資料??偸詹亓窟_5萬余冊,是四?。ㄊ校┻厖^(qū)收藏最多最全的館。在擁有特色館藏的基礎上,對特色館藏進行深度加工、二次開發(fā)。先后編輯了《沈從文百年誕辰研究資料》、《里耶考古研究資料》、《大湘西旅游開發(fā)資料》(上、下卷)、《湘西原始宗教文化研究資料》等近10種資料集,服務于我校的重點學科和強勢學科,得到師生的高度贊譽。
為了將文獻與文物互證來開展研究,我館在學校的支持下,還先后建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館、黃永玉藝術博物館,收藏文物及字畫2000余件(幅),形成了以紙質文獻和文物構成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層次的信息保障體系。
記者:吉首大學圖書館近幾年來在國內(nèi)圖書館界小有名氣,在省內(nèi)業(yè)界聲名鵲起,成為湖南省圖書館界的一匹“黑馬”。貴館在學術科研和辦館特色上已經(jīng)有了較好的發(fā)展基礎,為了更上一層樓,你們今后的發(fā)展路向如何?
劉泳潔:作為高校圖書館,其主要職責是為了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服好務,信奉的宗旨應該是:“讀者第一,服務育人”。基于此,我館首要任務應該是夯實常規(guī)服務,強化特色建設。在常規(guī)服務中,應提高服務的質量與水平,使讀者在微笑中得到文獻需求的滿足。源于我校的信息資源狀況,更要加強文獻傳遞服務,提高文獻的保障率。在特色館藏建設上,應加強沈從文文獻收藏中心的建設,將本區(qū)域兩位頂尖級大師(沈從文、黃永玉)的文獻作為收藏的重中之重,力爭成為世界研究兩位大師的文獻資料中心。
在學術研究的平臺上,加強信息資源研究所的建設,不僅要吸納本校、本地區(qū)的圖情人員參與,而且應輻射到相關優(yōu)勢學科的拔尖人員的參與,壯大學術陣容,拓展研究領域,推進研究層次與深度。
當然,我們深知自己的基礎差,起點低,創(chuàng)新的難度大。惟其如此,我們只能是橫下一條心,以十分的虔誠,百倍的努力,來換取千年的期盼,萬家的認同。也許,我們的成績微不足道,但愿將我們的辛勞融入到我們共同的圖書館事業(yè)中,再創(chuàng)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