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把中國卷到了世界經濟活動的中心。中華民族正在把一百六十五年開始的屈辱歷史拋在腦后,大步地向前走。人們在探討大國的崛起的同時在議論著如何使得中國走上長盛不衰得興國之路。其實任何一個興起的大國的背后都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企業(yè)和商業(yè)的力量對于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興盛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中國過去近30年的崛起沒有企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中就有著各種商業(yè)和商人的興衰,而引致的一個地域的經濟和文化的興盛和衰落。晉商在中國的近代的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晉商的發(fā)展的歷史是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和企業(yè)家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人們已經開始記錄21世紀的歷史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國晉商五百年的崛起、興盛和衰敗的歷史,對于我們探討興國之路,大有裨益。
周建波教授多年一直從事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有很深的研究功底。周建波教授同時在光華管理學院授課,非常受同學歡迎?!冻蓴x商》一書是周建波教授多年潛心研究的結果。
周建波教授的《成敗晉商》一書不是簡單的把有關晉商的史料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于歷史事件的精心梳理,得出一些非常有用的對于現實社會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和教訓。例如,當前中國社會中,農民貸款難、城市工商個體戶貸款難、大學生上學貸款難、中小企業(yè)貸款難等問題喊了很多年了,就是解決不了,成為社會的痼疾,而為低收入階層提供資金支持這個問題早在數百年前的明清時期,就被晉商成功地解決了,這對當前的金融民間化很有啟迪。
周建波教授還特別分析了當時晉商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歷史背景,這對于政策制定者和企業(yè)家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實際,采納有關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幫助很大。周教授指出,明清時期晉商的崛起、興盛得益于三大要素,一是商品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二是官商結合的壟斷,三是政治中心北方、經濟重心南方的區(qū)域格局的作用。正是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使明清政府看到了蘊藏在商人中的巨大力量,開始改變以往的親自經營(國營)的政策,向國家擁有重要山川資源的所有權,但向民間開放經營權(國有民營)的方向轉變,這種官商結合發(fā)展經濟的體制,在西方被稱為重商主義。而政治中心北方、經濟重心南方的區(qū)域格局的形成使明清政府政府將重點放在北部邊疆,這使得長期活動于北部邊疆,習慣于跟邊軍、游牧民族打交道的晉商,自然而然地被選擇為執(zhí)行政府戰(zhàn)略目標的最佳合作伙伴,晉商的發(fā)跡由此而來。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商品經濟是天然的革命派,總是以不斷地破壞舊制度,來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商品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加速,一方面要求以沿海來聯系內地,進而聯系整個世界,這使得政治中心北方、經濟重心南方的地理格局發(fā)生動搖;另一方面又要求打破官商結合的壟斷,走向自由競爭,這樣就使得商運的天平開始向不利于晉商的方向傾斜,并最終驅使它走向衰敗。當然,商品經濟全球化的再進一步發(fā)展,又要求以沿海經濟帶動內地經濟的發(fā)展,當前的西部大開發(fā)、東北振興等國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這又給新晉商的再次崛起提供了很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