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搭車客——美國都市傳說及其意義》
本書搜集了流傳于美國都市中的最著名的一些傳說,并揭示出這些當代的民間敘事的模式以及這些新傳說中主題的心理意義。這是一本雅俗共賞的讀物,所以既“學術”,又“暢銷”。而譯者純熟的翻譯技巧,不僅“辭達”,而且“傳神”。
《一個記者能走多遠——艾豐評傳》
在新聞界,艾豐的理論水平是公認的。他開始新聞生涯是在1981年,先后供職于人民日報和經(jīng)濟日報,這是兩張曾經(jīng)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中央級主流報紙。而艾豐在這樣的平臺上所進行的經(jīng)濟報道,自然與改革開放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關系。我們讀到的就不僅僅是一位名記者、經(jīng)濟學家的個人風采,而是以他的視角記錄的30年改革開放史。
《〈宋書〉復音詞研究》
近年來,隨著中古漢語研究的發(fā)展,魏晉南北朝史書語言研究的深入,涌現(xiàn)出一大批以專書、專題為對象的研究成果。這本《〈宋書〉復音詞研究》(下簡稱《研究》)就是漢語史研究中的又一部新作。魏晉南北朝史書內(nèi)容廣泛,詞匯量巨大,其中除去當時產(chǎn)生的大量新詞外,來源于以往載籍的復音古語詞也占有很大比重,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成敗晉商》
晉商在中國的近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晉商的發(fā)展的歷史是中國近代經(jīng)濟發(fā)展和企業(yè)家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周建波教授多年一直從事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有很深的研究功底。本書得出一些非常有用的對于現(xiàn)實社會有指導意義的經(jīng)驗和教訓。
《穿越死亡》
即使和平和發(fā)展成為了今日人類生活的兩大主題,軍人的使命和由此被決定的他們的命運仍沒有改變。本書試圖通過這樣一批軍人的死寫他們今日的生,又通過戰(zhàn)后的生寫他們永遠的死。它描摹的不是一個人或一小批人的命運,而是整整一代軍人的大命運。
《民國年間那人這事》
本書是作者在《南方都市報》開設的“民國故事”專欄文章的合集。它用講故事的形式縮寫了民國年間的歷史,它以人物串接了歷史的進程。五色旗在城頭不斷變換,輩出的文人、學者的呼風喚雨,新聞人士、商家甚至藝人在國仇家難中的沉浮,奠定了這本書的悲壯基調(diào)。
《秋瑾——競雄女俠傳》
今年是秋瑾女士遇難100周年?!肚镨傂叟畟b傳》這部新書是由一位日本建筑學家永田奎介先生著的。作者是在占有大量的中國和日本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了這部凝重而多彩的著作。特別是作者把秋瑾的一生放在中國的歷史背景與中日關系的交流背景下來敘述,這又出自一位日本的建筑學家之手,更是難能可貴。
《讀三國說英雄》
該書從燦若群星的三國人物中,選擇了曹操、劉備、司馬懿、諸葛亮、關羽、張飛、周瑜等七位顯赫的英雄,解說英雄們超凡的精神、能力與行為,也解說他們難以脫俗的感情和弱點。讀三國,品英雄,不僅是仰慕英雄的品格與偉力,也是在通過英雄的人生來反觀我們自己的生命。
《通往蜘蛛巢的小徑》
本書為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47年。在這部猶如歷險記、流浪小說或傳奇的長篇小說里,作者講述了一個叫皮恩的小男孩從一個超級混蛋變成一個消極革命者的故事。代表的是任何一個卑微又充滿戲劇性的人生中保有的一份自我,以及對現(xiàn)實社會及其意義的保留看法。
《永遠的珍藏》
這是一套叢書,包括《冬兒姑娘》、《阿麗思小姐》、《歌孩》及《問?!?本,作者分別是冰心、陳伯吹、嚴文井和葛翠琳,可謂是中國百年兒童文學史的一個縮寫。囊括了最能代表四位名家成就的中短篇小說、散文、童話、寓言、詩歌等精品。
《中國淑女》
作為一個了解中國文化底蘊,又在西方生活、工作過的國際女性,靳羽西所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和感受,是我們無法從西方人身上照搬就能得到的,是最適合中國人的。她用自己工作生活的經(jīng)驗、生動的圖片和幽默的文字,向中國女性細說如何成就一個國際化的“中國淑女”。讀者可以感受到羽西對中國女性的真誠和幫助她們走向世界舞臺的決心。
《莫奈》
莫奈不僅是“印象主義”風格奠基人,也是印象主義的主將。印象主義不僅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也宣示著一種文化精神。它不但改變了繪畫自身,也改變著雕塑、音樂、文學和人們的生活,就是在今天,它的光輝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