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贝笳軐W家康德的墓志銘也寫道:“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人類以理性為基礎,以精神的“終極關懷”為對象,將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暫時與永恒、現實與理想、現象與本質、理論與實踐、量變與質變、此岸與彼岸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通過實踐檢驗不斷使真理和認知升華。從而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關系,形成以人為本,以民生為務,在實事求是基礎上構建民主法治的政治架構、公眾心理和價值體系,這是一個大國走向崛起必須具備的思維科學和理論基礎。
毛澤東指出:“哲學就是認識論?!笔聦嵣?,每一種戰(zhàn)略背后都有一種哲學支撐,在思維方式、思想的深度和廣度、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等方面,哲學都有獨特貢獻。戴高樂曾說,在亞歷山大的行動里,我們能發(fā)現亞里士多德;在拿破侖的行動里,我們能發(fā)現盧梭和狄德羅。從普通木匠成長為國家政協(xié)主席的李瑞環(huán)在他哲學論著中說:“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p>
哲學在國外成了普識教程。哲學是法國高中的必修課。學生參加高考,不論選哪個方向,都要考哲學。然而這些年在我國,很多人文社會學科成了冷門,哲學是冷門中的冷門。在過度急功近利的氛圍中,整個社會增長最快的不僅是經濟,還有種種欲望無邊際地擴張著,甚至成為設計各種社會機制的基礎。不唯是富豪階層、中產階級追求的目標,亦是有的政府部門及其官員們的行為取向。
美國某機構分析中國未來發(fā)展的報告說,中國經濟雖然連續(xù)4年兩位數增長,但發(fā)展?jié)摿Φ蔫滂羰侨瞬牛J為中國缺乏視野、能力、觀念都超強的領軍人物的人才儲備。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一本著作中強調:“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彼麄兊恼摂嘟^非辯證的哲理,但至少可以提示我們,要認真檢視一下社會的知識價值體系,反思一下以市場為取向的高校專業(yè)設置的弊端,省察一窩蜂跟著市場走形成的文史哲學科的生存危機,從而警惕“術”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于形成思想領域出成果出大師的長遠傷害,斷然采取特殊措施保護文史哲等基礎性學科,為社會、為國家、為未來培養(yǎng)和儲備具有哲學思維的優(yōu)秀人才。
國家和民族需要哲學,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不能沒有哲學的引領和照耀。在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各個層次的決策者都應當下功夫在自己的腳下撐起哲學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