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情感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品質和諧發(fā)展,使學生的認知、智能與情感達到和諧統(tǒng)一。下面就此方法談談我的體會。
一、以境激情,以情激趣
新穎的刺激往往能喚起人們的注意,引發(fā)人們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這一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去構建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面,給學生視覺、聽覺以全新的刺激。這一切連同教師的神態(tài)、語言、情感及教學內容、課堂氣氛形成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
二、情“境”交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責任感
中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在他們的思維中,感情占上風。因此,教師傳授知識時必須要有相關感情材料的支持。課堂中的情境設置,如投影、漫畫、錄像等,直觀性要強,要使抽象的書本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具體而熟悉的場景,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化為生動豐富的形象,從而讓學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環(huán)境中,更直接地去感悟教材中的思想內涵。同時,學生在思考與分析的過程中,不但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以情動情,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
在教學中,教師的真情實感和所運用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激勵方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感染力;而學生間積極情感的相互感染,又會擴大情感的受益面。師生情感的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緒氛圍,又反作用于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感。所以教師應將教學內容中蘊含的積極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來,通過聲情并茂的講授和學生富有激情的表演展示出來,從而使學生廣泛參與,更主動、更積極地接受所學知識。
總之,教無定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去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與學達到和諧統(tǒng)一,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而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
(責 編曉月)